杜绝酒驾醉驾
开车不喝酒
喝酒不开车

什么是酒驾、醉驾
珍爱生命,杜绝酒驾醉驾
酒
驾
醉
驾
根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机动车驾驶人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毫克、小于80毫克的,属于饮酒驾车;驾驶人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及以上的,属于醉酒驾车。
饮酒状态:
一个成年人在饮用一纸杯啤酒后,立即进行抽血化验,血液酒精含量就可达到20mg/100ml以上。

01
常见误区

误区一:酒后骑单车、摩托车不是酒驾
“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的轮式车辆。摩托车属于机动车,酒驾同样违法。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第三项之规定,在道路上不得醉酒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也就是说,如果饮酒后达到醉酒程度,骑自行车出行也涉嫌违法。
误区二:酒后隔餐、隔夜不算酒驾
中午过量饮酒后夜间开车,或是晚上“喝高了”第二天早上开车,不能想当然地就认为“没事了”,如果血液中仍然含有大量酒精,仍然有可能构成酒驾或醉驾,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隔餐醉”或是“隔夜醉”。
误区三:只要不喝酒就一定不会酒驾
有时驾车人确实不曾喝酒,但因疏忽大意食用含酒精的食物而被交警测到酒驾甚至醉驾的事例屡见不鲜。酒酿丸子、豆腐乳、酒心巧克力、醉虾、藿香正气水等用酒做辅料的食物、药物都能成为酒(醉)驾的“罪魁祸首”。因此,开车前的饮食也要谨慎,提防酒从口入。
误区四:酒后挪车不是酒驾
驾驶员发动汽车并发生移动,即处于驾驶行为当中。所以只要车动了,不管速度快慢都算开车,就算挪车也是违法。
误区五:乘坐酒驾车不用担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强迫、指使、纵容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对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明知司机酒驾依然搭车,或者劝酒后纵容司机开车的,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在自己远离“酒驾”的同时,不仅要对饮酒后驾车的同伴及时劝阻,更不能为图方便、顾面子搭乘“酒驾”车辆。
02
酒驾醉驾将接受哪些处分?
酒驾醉驾是对他人生命的漠视,对公共安全的挑衅,对纪法尊严的践踏。近年来,严肃整饬,“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已成为共识,但仍有个别人我行我素、顶风违纪、以身试法,最终身陷囹圄、付出惨痛代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发生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逃逸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不出事故:二次酒驾或醉酒后开车,即使不发生事故也会失去人身自由,面临最高15天的行政拘留或最高6个月拘役的刑事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
1.饮酒驾驶机动车:
扣证6个月+罚款
再次酒驾:拘留+吊销驾证+罚款
2.醉酒驾驶机动车:
约束至酒醒+吊销驾证+刑责+5年内不得考证
3.饮酒、醉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事故:
构成犯罪的负刑责+吊销驾证+终身不得考证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第三十条
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有刑法规定的行为,虽不构成犯罪但须追究党纪责任的,或者有其他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违反治安管理等违法行为,损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应当视具体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
《中国共产党章程》
第四十条
严重违纪、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必须开除党籍。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第十七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03
算算酒驾醉驾这笔账
1
政治账

追究刑事民事责任
接受党纪政纪处分
算算政治账你怕吗
2
经济账

花尽积蓄缴纳罚款
债台高筑承担损失
算算经济账划算吗
3
法律账

酒驾被抓吊销驾照
醉驾被查刑事拘留
算算法律账严重吗
4
前途账

多年奋斗付诸东流
事业前程毁于一旦
算算前途账难过吗
5
家庭账

父母亲人以泪洗面
幸福生活支离破碎
算算家庭账担心吗
6
朋友账

喝酒逞能最无能
劝酒害己又害人
算算朋友账义气吗
7
身心账

想当初后悔万分
酒醉驾贻误终生
算算身心账后悔吗
8
安全账

撞到自己受伤丢命
撞到他人悔恨终生
算算安全账能行吗

温馨提示
心存侥幸,必遭不幸
滴酒不沾,出行平安
千言万语一句话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监制/计宏亮
原标题:《交管小课堂丨酒驾醉驾危害大,切勿心存侥幸!》
阅读原文
来源:固原交警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