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汽车行家综合
在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向电动化迈进的大背景下,拥有130年历史的汽车品牌斯柯达不得不在近日做出裁员的决定,以应对转型带来的成本压力。
据报道,大众集团旗下的捷克汽车制造商斯柯达(Škoda)计划扩大电动汽车(EV)产品线,并计划今年实现8%的销量增长。不过,为了管理与电动汽车转型相关的成本,斯柯达还计划裁员8200人。
斯柯达首席执行官Klaus Zellmer在行业会议上表示,计划裁减20%的工作岗位,裁员计划是为了优化运营效率,同时扩大电动汽车产品线。
这家隶属于大众集团的捷克汽车品牌目前拥有4.1万名员工,此次裁员波及约8200名员工。
斯柯达此次选择了相对温和的自然减员方式来达成裁员目标,主要依靠员工正常退休、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等自然流动途径,逐步实现团队规模的缩减。

斯柯达创立于1895年,1991年被大众集团收购,成为欧洲主流品牌之一,随后在2005年被上汽大众引入中国市场,开始国产化制造,首款车型明锐于2007年6月正式上市。
因为与上汽大众共享平台及核心零部件,但售价往往比同级别的大众品牌车型便宜一些,在中国市场一直被当作是大众品牌的平替,一度很受消费者欢迎。销量也逐年攀升,2018年达到巅峰后,在自主品牌和新势力的冲击之下,加之“价格战”后大众品牌的降价让斯柯达的性价比优势不再,其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被快速蚕食,销量连续六年下滑,声量日渐式微。
2024年中国汽车销量超过3000万辆,斯柯达与之形成巨大反差,2024年全年仅交付1.75万辆,同比下滑23.1%,相较于巅峰期2018年的34.1万辆,销量大幅下滑。中国已经成为斯柯达全球份额最小的主要地区。
面对在华的艰难处境,近两年斯柯达退出中国市场的声音不绝于耳,最终在去年9月,上汽大众选择将斯柯达并入大众的销售网络,采用联营的模式继续在华运营。
目前斯柯达国内在售的7款车型均为燃油车,并没有引进新能源车型,而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达到47.6%。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