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方向盘都造不出?俄罗斯汽车工业贴牌中国技术暴露产业空心化危机

    当俄罗斯总理对着国产新车质问“方向盘是不是中国造”时,这个曾诞生过拉达、伏尔加等经典品牌的工业大国,正在经历一场无声的产业崩塌。

    2023年5月,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在下诺夫哥罗德车展上,面对贴着“伏尔加”商标的新款轿车,突然发问:“方向盘是俄罗斯制造吗?”

    企业负责人尴尬的沉默,揭开了俄罗斯汽车工业的残酷真相——这款“国产车”的4500个零部件中,超过70%来自中国供应商,连方向盘都依赖进口。

    这场尴尬的视察,被俄媒称为“方向盘之问”,直指俄罗斯产业升级的致命软肋。

    俄乌冲突后,西方车企集体撤离俄罗斯市场,2023年该国汽车产量暴跌至32万辆,仅为战前水平的40%。

    为填补市场空白,俄罗斯紧急引入中国车企“贴牌代工”——奇瑞星途摇身变成“伏尔加V7”,吉利博越换标为“莫斯科人”,但这些“换壳车”的国产化率始终徘徊在30%以下。

    俄罗斯工业贸易部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产业对华依赖度不降反升,关键零部件进口额同比激增58%。

    在乌拉尔机械厂的会议室里,中俄技术谈判常陷入僵局。俄方要求中方转让电驱系统专利,却只愿提供市场准入作为交换。

    “他们总说‘轻资产合作’,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生产线和图纸。”参与谈判的俄方代表私下抱怨。

    这种矛盾在2024年达到顶峰:长城汽车暂停在鞑靼斯坦的电池工厂建设,因俄方拒绝开放稀土开采权;江淮汽车则因技术泄露风险,将电机总成生产线撤回安徽。

    为逼迫外资技术落地,俄罗斯在2023年祭出“汽车报废税”杀手锏——进口车税费高达车价的1.5倍。政策立竿见影:2024年上半年平行进口车暴跌82%,但本土产能仅微增7%。

    更讽刺的是,俄企为绕过制裁,通过哈萨克斯坦走私中国方向盘,导致零件成本上涨34%。

    这场“国产化运动”陷入死循环:越封锁越依赖,越依赖越脆弱。


    当俄军坦克因缺乏精密轴承趴窝时,俄罗斯才痛悟工业衰退的代价。2024年库尔斯克战役中,俄军T-90M坦克因变速箱故障率激增,被迫启用封存的T-62。

    军工专家拆解发现,法国退出合资企业后,乌拉尔机车厂至今未能攻克双流传动技术,关键齿轮仍需从印度转口中国零件。

    方向盘困局背后,是一场关乎国运的产业突围战。当俄罗斯用能源收入疯狂补贴进口替代时,中国车企已攻克固态电池和线控转向技术。

    历史反复证明:真正的产业自主,从来不是靠市场换技术,而是用创新打破封锁。

    数据来源:

    俄罗斯工业贸易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路透社 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华尔街日报》

    次阅读
    25评论
    29赞同
    收藏
    分享
    25评论
    29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