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车市成绩单一出,新能源车的“光环”似乎有点暗淡。乘联分会数据显示,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41.5%,要知道,2024年下半年新能源车渗透率可是连续5个月突破50%的“高光时刻”,怎么一到2025年开年就“掉链子”了呢?
新能源车“降温”,燃油车“回光返照”?

乘联分会给出的解释是,春节前后是县乡市场购车高峰期,燃油车需求偏大,新能源车渗透率下滑是“正常季节规律”。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但仔细一想,新能源车不是一直号称“未来趋势”吗?怎么一到关键时刻,还是被燃油车“抢了风头”?
再看看数据,1月新能源车零售74.4万辆,同比增长10.5%,但环比却暴跌42.9%。相比之下,燃油车虽然也在下滑,但新能源车的“降温”速度显然更快。难道说,新能源车的“未来”还没来,燃油车的“过去”还没过去?
燃油车:别急着给我“判死刑”
虽然新能源车风头正劲,但燃油车依然有它的“倔强”。乘联分会指出,2024年燃油车出口表现大幅强于新能源车,全年燃油车出口440万辆,同比增长26%,而新能源车出口201万辆,同比增长12%。燃油车的“老本”还在,尤其是国际市场,燃油车依然是“香饽饽”。

更让人意外的是,乘联分会还提到,石油枯竭论已经被“打脸”了。自然资源部最近宣布了10个亿吨级油田的发现,石油储量不仅没枯竭,反而还在增加。这意味着,燃油车的“命脉”短期内还不会断。新能源车虽然环保,但燃油车的“续航”能力依然不容小觑。
新能源车:渗透率下滑,但未来依然可期
当然,新能源车的“降温”并不意味着它的未来就黯淡了。1月新能源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表现依然亮眼。
乘联分会预测,2025年新能源车零售预计将达到1330万辆,同比增长20%,渗透率57%。虽然1月的渗透率下滑,但长期来看,新能源车依然是车市的“主力军”。只不过,新能源车的“未来”还需要时间来证明,而燃油车的“现在”依然有它的市场。
“油电同强”,车市的未来不是非此即彼

值得一提的是,乘联分会呼吁“油电同强”,减少对燃油车的歧视性政策,实现税费公平化、取消不合理限制等。毕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可以共存、互补的。燃油车的技术升级和新能源车的创新突破,都是车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所以,别急着给燃油车“判死刑”,也别对新能源车的“降温”过于悲观。车市的未来,不是非此即彼,而是“油电同强”,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写在最后:
1月新能源车渗透率下滑,燃油车依然有市场。车市的未来,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油电同强”,需要共同进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