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一:
2.5混动最舒服 行星齿轮组没档位 丝滑得很
如果说动力, 涡轮多吸气多喷油, 动力和物理排量的关系不大的. 只要材质能承受, 2.0t说不定能超过1000马力, 但是这种还算不算2.0排量?很难说。
车主二:



当前技术背景下,当然是2.0T的体验更好,涡轮迟滞比较小,扭矩请求不大的工况下几乎没感觉,绝对动力也比自吸更好。
都2025年了,至少对于我国城镇家庭用车来说,电车、涡轮机是首选,什么自吸、手排,都是20年前就淘汰的东西,没市场没销量,就没有后续的研发投入了。
车主三:
对比之下的动力体验:感知的差异源于驾驶习惯
在探讨汽车动力性能时,我们常常会发现,所谓的“弱”与“强”其实并非绝对,而是相对的概念。没有对比,我们就难以准确感知动力的强弱。例如,网上常有声音批评某款车型的动力不足,但深入车主群体后,你会发现他们其实开得相当惬意。
以森林人的2.0排量为例,虽然有人抱怨其动力孱弱,但在中年大叔车主们的手中,这款车型却展现出了不一样的风采。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驾驶,不盲目追求速度与激情,反而能在日常驾驶中享受到舒适与乐趣。即使面对2.0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只要保持平稳的驾驶风格,他们依然能感到满意与愉悦。
同样,驾驶宝马的2.5或2.0自吸车型时,如果你有自己的驾驶节奏,那么无论是高速行驶还是国道巡航,都能体验到行云流水般的驾驶感受。在140公里/小时以内的速度范围内,你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驾驶。然而,一旦你试图与其他车辆竞速或打乱了自己的驾驶节奏,体验就会大打折扣。特别是在需要急加速超车时,如果前方车辆也突然加速或你预留的超车空间不足,那种紧迫感与挫败感就会油然而生。
因此,驾驶的舒适度与满足感并不完全取决于车辆的排量或动力性能,而更多地与你的驾驶习惯和性格有关。对于温文尔雅的中年大叔大姐来说,2.0的排量可能都已经过剩,他们或许更倾向于选择1.4自吸甚至0.9排量的车型,以追求更加经济、环保且符合自己驾驶风格的出行方式。
综上所述,动力的强弱并非绝对,而是取决于你的驾驶习惯与需求。在选择车型时,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实际需求与驾驶风格,而非盲目追求所谓的“高性能”。
车主四:
推重比几乎一样,E300L 129ps/t 锐志125PS/t
仅从动力感受上非常不同,同样舒适模式下,奔驰的动力来的非常直接,低速轻踩油门就会窜出去,转速拉的很快,升档积极,速度起的也很快。
锐志在城市低速起步则慢一点,动力倒是非常线性,但是提速较慢,升档不算积极。
在80-130区间,两车动力都非常充沛,没有什么中后段之分,都需要含着油门跑,否则一踩就超速
但是如果2.5 4缸或者混动则另当别论,开过八代凯美瑞的混动非常之肉(但是同门的ES300h很快),马自达阿特兹与锐志同马力的2.5发动机也不算动力充沛。
结论:如果是纯市内场景占80%以上,2.5(V6)/新款混动,在跟车和驾驶体验上更好,2.5 4缸差点意思,2.0T更适合跑国道/高速等场景等不需要频繁启停的场景。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