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奇瑞旗下子品牌的iCAR,于12月16日晚正式上市了第二款车新车型—— V23,与ICAR 03一样主打年轻消费市场,全系目前共推出301两驱青春版、401两驱进阶版和501四驱高阶版三款车型可选,官方指导价区间9.98万-13.98万元,其中301两驱青春版预计2025年3月开启交付。新车定位于纯电动紧凑型SUV,提供后驱和四驱动力版本,401两驱进阶版和501四驱高阶版,工信部纯电续航里程分别为401公里和501公里。

● 外观:硬派复古,玩乐主义
iCAR V23(图片|配置|询价) 全系共提供了6种车身配色可选,其中橙、深灰色为普通漆,黑、银、绿为金属漆,白色为珠光金属漆。除此之外,官方后续还将推出其它拼色类型,且车身侧面尾窗给车主留出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iCAR V23整体看起来更像是一台男人的“大玩具”,横平竖直的方盒子轮廓,容易让人想到Jeep牧马人、奔驰大G、铃木吉姆尼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使用经典设计元素的车型。虽然车身尺寸不占优势,但依然可以感觉到强烈的力量感,这点倒是和吉姆尼十分类似,开在大街上不乏回头率。

车头部分复古气息十足,高耸的机盖和前杠像是老款北京212,中网与大灯部分又像丰田兰德酷路泽BJ40,总之满满的硬派气息。由于iCAR V23前机盖不支持打开,所以在机盖两侧的分别预留了黑色的玻璃水加注口和探照灯扩展接口。无条幅设计的中网将两侧大灯包进去,iCAR车标巧妙的镶嵌在中网一侧,这种设计颇具新意,官方还提供了另外两款中网选装。圆形复古大灯罩内部采用时下主流的LED灯组,集成了远近光灯和上下两条LED日间行车灯带,支持自动大灯功能。此外在保险杠两侧区域还集成了毫米波雷达,做到了复古与现代科技相融合。

车身侧面,该车承袭了经典越野车们的精髓——短小精悍。iCAR V23的长宽高分别为4220/1915/1845mm,轴距2730mm,接近角41°,离去角35°,最小离地间隙210mm(四驱版),越短的车身意味着接近角、离去角和通过角容易做得更大,带来更好的通过性。平时上下马路牙子,或者是自驾游跑一跑简单的非铺装路面应该不在话下。
受限于方盒子车身的风阻较大,为了优化车内噪音,前排侧窗采用了双层隔音玻璃。车门把手虽然采用了隐藏式造型设计,但依然是机械结构,表面集成的小块LED灯珠,能够在夜间解锁和充电时点亮,标配NFC/RFID钥匙。前后排车门均支持无钥匙进入,401两驱和501四驱版本标配固定式上车踏板,对于iCAR V23这种高度的车型而言还是很有必要的。

iCAR V23提供19英寸和21英寸轮辋选择,就日常SUV车型而言,19寸轮毂就已经算不小的了,更何况像iCAR V23这种车长还不到4.3米的车型,装上21英寸轮毂视觉效果相当突出。轮胎均匹配朝阳品牌,规格分别为255/55 R19和265/45 R21,其中19英寸轮辋还可选装尺寸为255/55 R19的AT胎,制动类型为前通风盘、后实心盘,车内标配胎压显示,但没有提供备胎。

车尾配备了一个偏右边设计的“小书包”,不能从外部打开,而是和内部贯通的,左边则给牌照架留出了位置。尾灯位置和造型都有些借鉴现款奔驰大G的设计风格,高位刹车灯则集成在小书包上沿,点亮后效果精致。全系标配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
● 内饰:科技与实用结合,外刚内柔

内饰方面,iCAR V23车内虽然细节沿用了当下新能源车风格,但并没有完全随大流,依然保留了不少实用性和硬派元素。例如极窄的中控台设计,配合表面平直的线条,以及贯通式前排座舱,将车内空间尽可能的最大化利用。中控台下方拥有大量的物理按键和旋钮设计,并且旁边还可以看到裸露的铆钉,在方便常用功能操作的同时也很好地提升了内饰的质感。空调出风口附近的铆钉金属铭牌“生来为玩”,以及方向盘旁边的越野图案等,处处彰显着这款车的个性风格。

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造型简约时尚,两侧按键与拨轮看起来很有质感,握柄处采用皮质包裹,方向盘仅支持手动上下调节。全系均没有配备传统仪表盘,与特斯拉车型一样集成在中控屏幕内,不过支持选装一块小巧的圆形单色屏幕,且已经预留好接口,能够显示一些常规信息。

iCAR V23配备15.4英寸2.5K中控触屏,搭载高通骁龙8155芯片,支持CarPlay、车联网以及语音控制,系统界面简洁明了,操作流畅度也不错。屏幕下方的四个旋钮分别控制驾驶模式、音量、温度、风速,底部还保留一排常规功能拨杆。401两驱和501四驱版本标配自动热泵空调,包括空调出风口和车内缝线等细节处均采用了黄色点缀,黑黄双色的效果格外醒目。

主被动安全方面,全系标配前排正面和侧安全气囊,除了时下常见的基础配置外,401两驱和501四驱版本支持选装科技舒适套装,包含360全景影像、内置行车记录仪、前方碰撞提醒、车道偏离预警、变道辅助、后方碰撞预警、后向交通穿行预警、前向横穿预警、开门预警、盲区预警、道路交通标识识别、自动紧急驻车、车道居中保持、自动泊车、拨杆变道、全速自适应巡航、循迹倒车、自适应远近光等一系列辅助驾驶功能,达到目前主流L2级别,选装价格一万元,整体看起来还是比较划算的。
● 空间:越级空间,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空间方面,得益于电动化平台优势,如今的新车型在空间方面都表现的相当亮眼,iCAR V23在这方面也不落下风。车内前排采用了少见的贯通式地台设计,这样有利于前排乘客在外边拥挤情况下通过另侧车门上下车。由于该车取消了传统的副驾驶位手套箱,在前排座椅底部设计了小抽屉,用来放女士的高跟鞋或一些日常用品。
虽然该车定位于五座布局,实际上后排仅设计了两个宽大的座椅,目的是考虑到三人同时乘坐的时候毕竟是少数,还不如让四人乘坐时得到更好的舒适性。401两驱和501四驱车内座椅表面采用仿皮材质,前排主副驾驶位均支持多向电动调节。由于车身轴距达到了2735mm,而且车顶采用的是平直化设计,后排头部和腿部空间都有着越级般表现,相比时下主流的中级燃油轿车也丝毫不落下风。

iCAR V23全系没有配备天窗,后备厢常规容积234L,后排座椅放倒后主打可扩展至744L。新车尾门将采用侧开方式,对于经典越野车型来说这是为解决外挂备胎太重,尾门难以向上掀起而采用的一种设计,而对于iCAR V23来说则是为了方便取用“小书包”里面的物品。在尾门内侧写着“SAFETY BOX”,里面装着三角牌、千斤顶一类的应急工具,旁边还有一个比较浅的网兜,可以放一些零碎的小物品。iCAR V23车内也提供多处预留接口、支持功能拓展,包含前排座椅靠背结构接口、车顶横梁接口、中控支架接口。

动力方面,iCAR V23提供单电机后驱以及双电机四驱版可选,其中401两驱进阶版搭载的电机峰值功率100千瓦,匹配59.93千瓦时的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CLTC纯电续航里程为401公里。501四驱高阶版车型前电机峰值功率55千瓦,后电机峰值功率100千瓦,匹配81.76千瓦时的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CLTC纯电续航里程501公里。此外,新车还支持快充、3.3千瓦对外放电等功能。
iCAR V23虽然长得像硬派越野车,不过官方给这款车的定位是“轻越野”,新车高配车型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相较于传统燃油车,这种布局可以做到前后轴独立驱动,iCAR V23并未配备差速锁,采用的是电子限滑系统,电机的动力经过开放式差速器传递至左右两个车轮,如果遇到单侧车轮悬空/打滑的情况,电子系统可以控制打滑的车轮刹车,这样动力就能传递到有附着力的车轮上,帮助车辆脱困。除了限滑方式以外,新车的车身采用的也是承载式的结构,悬架结构为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挂。
● 竞品车型
iCAR V23作为一款主打年轻市场的玩乐主义车型,单就风格而言,在国内市场中很难找到和它定位完全一致的竞品车型。但就价格而言,这款车的主要竞品车型有比亚迪元PLUS和吉利银河E5。同样都是家用电动SUV,这两款车在车长和轴距方面略占优势,不过在高度和宽度方面则是iCAR V23略胜一筹,相较于车内空间的提升,实际体验不分伯仲,且更高的车身和较宽的轮距,让iCAR V23更有经典越野车味道。
其它方面,比亚迪元PLUS和吉利银河E5比iCAR V23多了后排出风口、全景天窗、360度全景影像、L2级智驾辅助系统等配置。而iCAR V23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驱动形式方面,高配车型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对于非铺装路面和冰雪路面适应能力更强。
总而言之,在iCAR V23面前,比亚迪元PLUS和吉利银河E5显然更中规中矩一些,属于扮演好经济适用型角色,而iCAR V23在照顾好家用的同时,硬派复古的造型能够带来更多情绪价值,且优秀的车身通过性和四驱系统加持,又能满足一些轻越野需求,让年轻消费者在忙碌后的闲暇之余适度撒欢玩乐。
● 写在最后
就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而言,高端车型的竞争已经趋于饱和,在10-15万元的家用车价格区间,虽然仍是传统燃油车居多,但挡不住电动车的发展势头强劲。单纯的就性价比而言,电动车很难在该领域与燃油车在该价位厮杀,于是对于车辆的个性化、可玩性以及文化属性的开辟,或许是一个更好的捷径。
iCAR V23就是为这些消费者打造的一款车型,复古的外观让它在一众新能源车型中脱颖而出。截止至11月15日晚,iCAR V23的预售订单已突破31000单,除了与正式上市前的大力宣传有关外,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国内消费者对该价位车型的个性化追求。作为年轻人的第一辆车,iCAR V23在驾驶乐趣和空间表现方面足以胜任;作为家庭除燃油车外的第二辆车,iCAR V23又能够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且兼顾不错的性价比。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