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瞎聊车
都说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
我这个早买的新能源车主,享受是没有享受到,但是,“背刺”却是一波又一波,难受肯定是真的。
买车短短两年半,安全行驶2万公里。
前几天准备去四儿子店准备置换,让给估个价,我滴乖乖,落地将近23万的新车,上牌一年半时间,只给16万过一些?
不过,仔细想想,其实也正常。
因为,提车没多久,这款车型就开始降价,先是降价1万,改款车型上市以后,售价直接跌破20万,下探到了18万多,落地可都不到20万。
这不就意味着,老车主面对的不光是二手车的贬值,还有新车降价所带来的二手车贬值,新车降价3万,二手车肯定也会跟着降价3万,然后,再加上二手车贬值率,随随便便就损失6万+。
其实,大幅度降价的并不是某一个车企,大部分车企最近都在疯狂降价,其中,既有燃油车,也有新能源汽车,而燃油车能够大幅度降价,主要也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内卷严重。
像以前卖25万左右的B级燃油车,现在只卖十七八万,比如,大众迈腾、还有凯美瑞等,入门级车型乃至于已经下探到了15万。
而新能源汽车,价格目前来说还算坚挺,特别是新上市的新能源汽车,定价并不低,动辄都是30万+,当然,也有一些定价比较低的竞品车型,像智界S7(图片|配置|询价)等车型,配置高,智能化程度高,但是,售价并不高,只卖24.98万元。
如果拿这款车型与同样卖24万左右的比亚迪汉EV去对比,就会发现两者差别还是挺大的。
我们选择官方指导价25.98万的2023款汉EV冠军版715KM尊荣版与入门款的智界S7对比。
看得出来,在很多配置上,汉EV都要逊色一些。
比如,智界S7采用的是后驱模式,而汉EV采用的是前驱模式。
智界S7底盘也要更好一些,采用了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一般豪车才会采用这一套悬架系统),而汉EV则采用了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后多连杆(三连杆)悬架,也就是所谓的“筷子悬架”,要比智界S7落后一些。只不过2023款冠军版又增加了铝合金以及加粗设计。
像什么其他配置,电动吸合门、感应后尾门、自动泊车入位、800V高压快充,更快的充电速度等,都是智界S7所拥有,汉EV没有的配置。
就连驱动电机,智界S7的功率也更大一些,达到了215kW,汉EV驱动电机只有180kW,很明显,智界S7的动力更强,这也直接体现在其百公里加速时间上,智界S7百公里加速只要5.4s,而汉EV百公里加速需要7.9s,很明显汉EV要慢了不少。
所以说,光就从配置上来看,很明显智界S7的各方面表现都要更强一些,比亚迪汉EV很明显已经落后了。如果,拿顶配的智界S7与顶配汉EV来对比,这种差距可能会更大,因为,智界S7搭载了华为最顶级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目前,也是处于遥遥领先地位。

综合以上分析,比亚迪目前在售车型,除了三电系统外,在其他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如果,新能源汽车继续这样“内卷”下去,那么,各大车企可能还会继续降价来打价格战,像15万的比亚迪汉可能也就不会远了,毕竟,21年上市的秦Plus Dmi入门款就卖11.38万,现在新出的秦Plus Dmi入门款只卖8.98万(降价1万)。
所以说,汉Dmi还是有降价空间的。
估计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在2024年),秦、汉都会迎来大改款,毕竟,Dmi车型推出已经3年了,是时候改款了,如果,再不改款,其竞争力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当然,这种影响肯定会直接反映到销量上的。
总之,2024年,新能源汽车内卷只能更严重,价格也会更低,还没有买车的朋友也可以再等等,等等党永远不会亏。
最后,也希望比亚迪汽车能够在保持三电系统持续领先的基础上,补齐其他短板,然后,让自己的车型能够持续大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一下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