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烧光350亿,三次上市均无果,这家“新势力”申请破产重整,凉凉

    看财经头像看财经头像
    看财经2023-10-11

    烧光350亿,三次上市均无果,威马汽车申请破产重整,包括百度、腾讯、红衫以及各路国有资本全部充当韭菜。

    10月10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威马汽车申请破产重整,申请人是威马汽车自身,办理法院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至此,曾经跟“蔚小理”齐名的威马汽车,在经历了数次自救均无果后,最终还是倒下了!

    时间回到2020年年初。

    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发了这样一条消息:

    “愿意和王兴兄弟打个赌,请众网友做见证,威马一定会是Top3之一。当然,我也很看好理想,期待未来道理上能并肩前行。”

    如今回过头再看,确实在广大网友的见证下,威马汽车从领先到落后再到如今申请破产。一步步走来,令人唏嘘。

    这里交代一下当时的背景。

    彼时,理想投资人王兴公开称“中国车企格局基本是3+3+3+3角逐下两轮,3家是央企,3家是地方国企,3家是民企,3家是新势力”。重点是,在“3家新势力”里,王兴没有提到威马。

    于是,便有了前面的赌局!

    老实说,从当时的情况来说,威马的赢面其实最大。

    2018年,威马交付量3844辆;2019年,威马销量同比翻了近两番,销量达到1.69万辆,仅次于蔚来排名行业第二;2020年和2021年,威马年销量分别为2.25万辆和4.42万辆。从这个角度说,威马确实有打赌的底气。

    那么,为什么一副好牌会被打的稀巴烂呢?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威马汽车共进行了A轮-D轮12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350亿元,投资人包括百度、腾讯、红衫以及各路国有资本。

    什么概念?

    即便以烧钱著称的蔚来,在IPO上市之前融资金额也没有超过200亿元。当然,有一说一,蔚来的上市时间比较早,否则靠一级市场也撑不住。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没钱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威马衰败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有这么两点。

    第一,威马一直以来“重营销、轻研发”。

    跟威马相似,蔚来跟小鹏的亏损也非常夸张,但依旧被市场看好,为何?因为,这两家公司尽管各自存在问题,但是在研发上却不遗余力。但是,反观威马,2019年-2021年研发投入均未超过10亿元,甚至还出现了同比下降的情况。

    以2021年为例,威马汽车的研发投入为9.82亿元,而理想和小鹏的研发投入分别为32.9亿元和41.1亿元。

    有一说一,对威马汽车来说,威马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并不低,但正所谓“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威马的骨子里就是“重营销,轻研发”,销售费用远高于研发费用。要知道,大家一开始的时候其实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谁也谈不上遥遥领先。

    第二,顶着巨额亏损给自己发12亿天价年薪。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主要针对的是高管和核心员工,老板是不参与的,另外,像特斯拉奖励马斯克,也是在达到了设定的业绩目标、市值大涨的前提下。

    但是,威马不是这样。

    2021年,威马亏损82亿元,但是这一年仅董事会总薪酬就超过了17亿元,其中董事长沈晖个人拿走了12亿元。尽管说这里面主要都是股份激励,但是,这种做法很能够说明问题,或许,当时沈晖心里的算盘是,只要公司能够顺利上市,那么自己的口袋就能够装满。

    2020年9月,威马宣布完成中国汽车有史以来最大单笔的100亿元融资,如今回过头再看,这里面的投资者会不会恍然大悟,原来一开始就被算计了,自己成了那颗大韭菜。

    10月9日,沈晖更新了一条关于杭州亚运会的微博,IP显示地为北京,但是,据威马汽车工作人员透露,沈晖近期并不在国外,而是一直在海外寻求新的支持。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寻求支持还是“出走”国外,或许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