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看技术演进,再看增程车销量增长和跟进增程技术车企的增多,也从侧面证明,在现阶段快充技术没有大突破的情况下,增程可以说是当下混动的最优解。从能解决当下纯电里程焦虑问题,结构简单,大道至简的角度,也可以说是目前最先进的现实选择。

增程结构简单,拿掉发动机其实就是纯电车,还没有纯电里程焦虑,和电车比,先进还是落后?
先简单看汽车发展过程中主流�技术演进:
【�油车】发动机+变速箱
优点:技术成熟,
缺点:结构复杂、故障点多、保养项目多,�烧油费钱、噪音大,这些被新能源取代的重要原因。
【纯电】电池+电机
优点: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动力强、提速快,关键充电便宜;行驶安静,但还要看具体车型隔音水平。
缺点:续航焦虑短期内难以克服
【PHEV】�发动机+变速箱+电池(相当于油车+电池)
优点:纯电驱动时电车优点它都有
缺点:�油车的缺点,它基本也都有,就算专门开发的混动变速箱,也难掩油车平台的复杂性和缺点。
【增程】电池+电机+发动机发电(相当于纯电车+发动机发电)
优点:电车的优点它都有,基于电驱动平台,但电车的续航焦虑它没有。
缺点:高速油耗比PHEV高?这个还真未必

不要低估纯电平台的意义
大家纠结PHEV和增程的高速油耗表现,是论二者先进与否的关键,那咱们就掰扯一下二者的油耗:
PHEV�直驱:由于变速箱多档位变速机构的存在,传动路径长,传动过程能量损失多;高速就算挂上高档,随着速度攀升区间大,发动机转速攀升区间就大,难保都在是高效能。
增程:油电转换有能量损失,但没有PHEV直驱档位和发动机刚性连接,发动机不用像直驱挂上最高档后,随车辆速度提高就要按高档速比提高发动机转速,增程发动机可以更多在高效能区间转速运行,来弥补油电转换损失,还抵消一部分直驱长路径传动能量损失。
所以不论是理论还是现实量产车,同级增程和可直驱PHEV,甚至油车的高速油耗并无明显差距,因为本质上讲,在高速工况,它们基本都等同于一辆油车,还要背块大电池,高速油耗对同级油车都没有优势可言,只能说有了电池电机辅助,小排量可以提供大排量的急加速综合扭矩输出。
退一步说,高速工况对大部分人来说,行驶里程不到城市行驶里程的10%,就算有点差距,也无关痛痒,而且由于增程结构更简单,油耗又没有明显劣势,所以这就是不少车企纷纷跟进增程的根本原因,不乏有DHT变速箱的车企也开始做增程更是明证。
简单说PHEV是油车里塞个大电池,增程是纯电平台电车里塞个发动机当充电宝。如果你认同简单的纯电平台比复杂的油车平台先进,那么增程是纯电平台+充电宝,还解决了纯电的焦虑,当下比纯电先进对吧,那比油车+电池组合先进就不言而喻了吧,将来快充技术成熟了,拿下发动机,换上更大电池就是纯电啊,技术迁移是不是容易的多?从这个角度上说架构简单,好迁移不就是先进吗?纯电比油车先进不就是因为大道至简,结构简单吗?
还有很多人忽视了四驱平台的重要性,�很多增程是基于纯电四驱平台研发的,前后轴重量分配更均匀;PHEV车型由于插混变速箱的存在,还要照顾前驱车型,重量集中在前轴,就拿我那拿铁PHEV为例,重量主要在前轴,四驱车型后轮都不能给大扭矩,后轴重量轻,扭矩大容易打滑,拿铁PHEV前桥530牛,后桥232牛;四驱平台的理想L7前桥220,后桥400牛,这就是平台不同,前后轴重量分配不同导致前后桥可以分配的扭矩不同,总扭矩620牛的L7更重,总扭矩762牛的拿铁PHEV,更轻,零百加速能力基本一样很能说明问题,拿铁PHEV前轻后重,急加速抬头无法全力释放扭矩,这就是平台差异导致极限加速潜力的不同。

个人认为�PHEV和增程只能说是技术路线不同,先进与否,每个人心里有自己的答案,并不一致,而且对选择一辆整车来说,也没有那么重要。具体到车型还要看厂家调教能力,不能简单说技术原理先进,车辆综合性能就好,毕竟纯电车的静谧性都不一定比混动好,看隔音水平,我的model3没有拿铁PHEV和L7静谧性好就是明证。增程、混动也有调校差的车型,噪音大的一比,也有调校好的,噪音小的,最终买一辆车,具体车型具体分析,需要提醒的是看整体、看总分,不要被个别突出的指标迷了眼,而捡个芝麻丢个西瓜。
最后总结:增程是基于纯电平台研发的,增程相当于买了一个电车+发动机充电宝,电车的行驶品质,油车的无续航焦虑。新能源技术路线多年的探索实践,发展到今天的格局,最终发现,大道至简,早期不被看好的增程技术,才是目前解决纯电焦虑的最优解,也是众多车企开始纷纷跟进,推出增程车型的根本原因。
欢迎在下面评论区留言交流,关注老陈,买车、用车不迷路,迷路再给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