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产汽车中国区2022年十月销量快报发布。
销量为88868辆,同比下滑11.50%。
上一期也是在下滑且幅度相当,并且这个销量数据还是包括了东风日产、郑州日产、英菲尼迪和启辰汽车四个品牌的总数据;包括商用车型;很显然,日产尼桑的颓势已经非常明显,综合本田的表现和强弩之末的丰田,整个日系汽车阵营的衰落是显而易见的。

日产究竟败在哪呢?
日产汽车山崎庄平表示销量的下滑是因为“持续的芯片和零部件短缺和新冠疫情加剧导致”,这个说法说不通,因为近几个月里实现销量持续增长的自主品牌不是一家两家,而且都是以新能源智能汽车为主;日产尼桑旗下没有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极低,以燃油车为主显然不适用这个理由。
其实尼桑失败的真正原因还是产品力太弱,而且搞不清楚品牌定位,并且过度依靠一辆车。
轩逸的十月销量为40504辆,日产品牌的销量为75226辆。
轩逸的销量占日产品牌总销量的53.84%!这个占比太高了。
当一个品牌的销量支柱只是一台车的时候,这个品牌会非常的危险;因为这辆车的销量走势会直接影响整个品牌,如果该车冷门则整个品牌都会下沉;同时该车的形象和气质也基本等于整个品牌的形象和气质,那么在这辆车的人设崩塌之后,整个品牌的形象也就可想而知了。
轩逸仍旧热销,为何日产还在下沉?
这就要从轩逸轿车的形象角度来分析了,轩逸的热销不等于这辆车的“形象佳和气质好”,可以说这台车的销量越高则整个日产尼桑品牌就显得越掉价。

轩逸共有三个系列,分别为:
- 经典款
- 新款
- e-POWER(三缸增程版本/新款设计)
新款主攻10-15万区间,用的是1.6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的是无级变速器;可以说在这个价格区间内,这种动力传动系统的组合就是最低级的,能看齐的只有使用小排量增压机匹配干式双离合的德系车。要动力没有动力,要省心不够省心(变速器),所以该版本就不可能热销。
但不能否认的是该版本的油耗确实偏低,只是想要省油的前提还是要养成“轻踩油门”的坏习惯——加速慢,车速慢,势必影响其他正常驾驶的车辆的正常通行。

e-POWER版本是增程汽车,耗油量比1.6版本还要低;但是它使用的是三缸机,怠速抖动的缺点大幅降低了车辆的品质;而且该车不具备纯电动驾驶能力,任何使用用车都需要启动内燃机。
而价格与其重合的国产插电混动轿车却能够做到纯电动驾驶上百公里,平时充电用车的成本远低于e-POWER的轩逸;重点是以油电混合模式运行时的耗油量仍旧比该版本的轩逸低,并且动力遥遥领先。所以技术比较差的e-POWER轩逸的销量也很差,那么轩逸就只能依靠经典款了。

经典款就是老款,轩逸一直是三个系列的新老款一起卖。
老款的价格最低,用的是与新款燃油版相同的发动机和变速器,发动机的功率略低;这一版本的指导价看似也偏高,但降幅很大,入门级车的门槛在部分城市里能跌破7万。
而老款轩逸的轴距至少还有2700mm,这个标准符合网约车的准入门槛。
于是价格低廉的轩逸就成为了网约车里最常见的选项,不过大多数都是没有持证的网约“黑车”。
日产旗下唯一的热销车成为了网约车的首选,而且还是以无证车辆为主,这就会让整个品牌都显得比较“low”;同时这些车的用户往往会在车辆偷摸运营几年后,把车辆内外翻新修一下再当做私家车出售,这是赤裸裸的销售欺诈,可是在轩逸的圈子里已经是“常规操作”。这些车主的形象也让日产尼桑的形象更加“饱满”,那么这个品牌还有未来吗?
除了轩逸以外,逍客同期销量为14930辆,天籁12068辆。
加上轩逸共计67502辆,天籁在网约专车里也比较多见,逍客倒是家用车为主。
不过日产还有骐达,蓝鸟,劲客,奇骏,奇骏·荣耀,楼兰,途达,艾睿雅,这八辆车的总销量只有7724辆!很显然这些车都是冷门车,整个SUV阵营只能依靠逍客;可随着轩逸形象的变化和国产插电混动汽车的消费门槛的不断下探,逍客的基础也不够稳固了。
剩下的英菲尼迪、启辰和郑州日产,总销量是13642辆,三个品牌的一系列量产车加在一起不如逍客,结局也很清晰了。对于日产尼桑而言,一旦轩逸被市场淘汰,这个品牌也就走到尽头了。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