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9发布于:宋PLUS DM车友圈
好多人都在纠结51顶配还是110顶配,我也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首先说一下我的选择,51顶配,预售转定。如果不在乎1.3w的话,可以选择无脑顶配。 51和110之间差价1.3w,明面上多出来的配置值钱的也就电机动力与电池容量。有人说110的做工会比51的好,这种目前谁都无法确定的事情不在讨论范围内。 首先在电机动力方面,110比51强。强多少呢,就是百公里加速差了0.6秒,因为110多出来的东西是为了能拉动多出来一倍的电池重量,而不是为了性能提升,所以差距并不明显。本身车型就不是运动型,也不是8.5s和3.9s的差距,所以对我来说电机动力方面忽略不计。 然后电池容量方面,其实大家在意的也就是纯电续航方面。不过首先要说明两件事。 其一,我认为51和110在乘车体验方面是没有区别的,因为结构上没有本质区别,比亚迪所宣传的快静顺体验也是在插电混动的前提下,而不是纯电模式下。 其二,51和110相比只是纯电里程少了59km,并不是没有纯电里程。但是很多人直接把51的按燃油车和110按纯电动去对比,这是不对的。对同一个人来说,充电环境不会因为你买的是51还是110而发生改变的,能充就是能充,不能充就是不能充。 看到有人说他每天上班跑100km,跑个一年也就2w多公里了,两年就能回本。这说的回本就是拿51纯油和110纯电去对比,并且能装私桩,用的谷电。要注意哦,这期间如果跑的距离超过了110km,烧了油,那回本时间就又要拉长了。 综合一二来看,要通过纯电行驶来弥补这1.3w元之间的差距,两年想要弥补是不可能的事情。至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弥补回来,这个就不好说了。毕竟现实生活中影响的因素太多了油价,电价,长途需求,电池衰减,报装私桩费用,充电停车费等等都会影响你的使用成本。 作为参考,按今天的油价6.75/L,以及官方公布馈电油耗51km为4.4/百公里计算1.3w元用油可以跑43771km。 再往深一点点考虑的话,多出来的1.3w属于流动资金,因人而异在你准备纯电回本的好几年时间里有人可能能拿着1.3w去投资理财。如果按照去年的基金行情,随便就是百分之几十的收益率,百分百以上也有可能。最差最差,拿去余额宝每年也能有个两三百快收益,也会影响回本时间。 所以综上所述,如果你只是仅仅只是想用纯电行程能弥补价格差距的话,从而达到省钱的目的的话,我个人觉得这是很难实现的。 最后从上面的影响因素可以看到,想完全通过纯电行驶来弥补价格差距的话,需要考虑的情况很多,也就是会平白给自己设定了很多限制。就像纯电动车开着担心趴窝一样,尽管你买了没有里程焦虑的插混车型,却依旧要为用电而焦虑。个人觉得得不偿失。买这款车本身就是为了享受纯电的体验却不用担心纯电的缺点,人为的将这个缺点再加回来的话,那为什么要买插混呢? 欢迎理智讨论,拒绝无脑喷子。
确实,很多人拿51油耗比110纯电算钱,本来就不合理,51也能跑纯电,只不过少一些。考虑保电和实际路况,两者纯电里程差肯定少于59公里,也就40公里的样子。 也就是多出来的纯电里程才能做到往回跑差价,但实际是:如果都不充电,两者没区别,51版轻一些还略省油。如果都能充电,假设每天都跑纯电,如果是每天跑不到40公里,你永远没机会靠多出来的续航跑回差价。只有超过40才行。然而40一天,一年也接近1.5万公里了,大把的人跑不到这个数。 最后,这车考虑纯电有点关注点偏了,我反正打算长期开hev。
嗯,能举出数据睡服力就是不一样。我也是打算长期hev,充电随缘,这才是插电混动车该有的样子。很多人就是看着表显续航有110了,就觉得我可以纯电了。既不考虑soc25%的最低限制,也不考虑电池的自然衰减与冬季衰减,就以为自己能一直纯电。还是太年轻了。
我细算过,按比较有利于回本的方式计算的,每次都完全发挥出110版的纯电续航优势再去充电,110版要比51版多充电接近1000次才能跑回差价。 要是每天跑50公里,这四万多公里纯电得从50-40,也就是每天10公里往回扣。 其实很简单一句话也能说明:都已经打算靠这一点纯电续航省钱了,何不买个纯电,17万买个110续航的车,只是为了偶尔用下油,岂不是很冤。
@不在的那些日子:嗯,能举出数据睡服力就是不一样。我也是打算长期hev,充电随缘,这才是插电混动车该有的样子。很多人就是看着表显续航有110了,就觉得我可以纯电了。既不考虑soc25%的最低限制,也不考虑电池的自然衰减与冬季衰减,就以为自己能一直纯电。还是太年轻了。
本来我也是打算110高配的,后来想了想没必要,动力也差不多,还是51高配了
在发布会前我也是打算上110,我的需求不在续航上,看到51高配有l2,有移动电站,还有多了我原本预定没有的座椅通风加热氛围灯等等,我就立马51了
51高配跟110高配差的都是无关紧要的,而且全系移动电站没有想到。
@不在的那些日子:在发布会前我也是打算上110,我的需求不在续航上,看到51高配有l2,有移动电站,还有多了我原本预定没有的座椅通风加热氛围灯等等,我就立马51了
第一:去年的基金行情不是年年有的,所以考虑1.3万拿去理财可以收益率能百分之几十,就不要做梦了。 第二:51公里和110公里的区别,的确就是纯电的区别。比亚迪dmi系统是自动油混的系统,而且是根据你的行驶里程和行驶速度综合计算的。它有3种模式,纯电模式,以油充电然后电驱动模式,纯油模式。这3种模式是根据你行驶里程和速度汽车自己自动切换的,不是车主自己可以设置的,哪怕大家把电池设置成百分之75,它也不会完全按照纯油模式去驱动,如果是在城市内短途中低速,汽车会选择以油充电的模式去行驶,而不是大家想的纯油模式。纯油模式只有在高速长途的时候才会启动。 第三:按照这4款售价和配置相比较而言,最让人满意的是顶配,性价比最高的是次顶配和51的顶配。如果日常通勤路程超过60公里,低于120公里。偶尔远途,那就是110次顶配性价比最高,因为110带支持外面公共充电桩的快充。 如果日常通勤在60公里以内,偶尔远途,可以在自家门口充220v的模式,那51顶配性价比最高。 很多人想着买了51的,把它当油车,首先这是一辆混动车,它之所以有4L的油耗是因为它是混动模式,如果长期亏电把它当纯油车开,车子真的不会出问题嘛?有没有前辈实践过?其次,如果人为的长期亏电,导致电瓶出问题,这种情况,比亚迪的质保政策适用嘛?最后,这辆车的油电模式是自动的,如果长期市内行驶,我们不充电,汽车也会自动用油充电,可靠性怎么样并不清楚。 所以,大家考虑的时候还是多考虑实际路况,不要总想着买来当油车,如果真的要油车,直接去买日本车好了,起码油耗低,毛病少,二手车还保值。混动车子,买来当纯油车用,车况稳定性不确定,二手保值率极低,油耗和日本同级别的差别不大,也就1L油,大家还要去承担汽车故障率的风险……何必呢。
这玩意设计初衷,就能馈电模式一直开啊,对标本田混动
对标是这么对标……实际那不是还没有人前辈实践过呢,大家的钱都不容易,去冒风险,不合算啊
@Vane先森爸爸:这玩意设计初衷,就能馈电模式一直开啊,对标本田混动
个人认为,电机区别可以忽略,就如楼主所说增加的功率和增加的重量抵消。但是冬季气温低的时候,刀片电池比三元锂电池衰减更为明显,甚至要比普通磷酸铁锂要衰减多于10%左右。如果大小电池包都衰减至六成,大电池剩余11度电,而小电池包仅剩五度不到。电池有个放电倍率的问题,电池储存量越大放电倍率越大,放电功率也越大,换句话说电池在冬季是会影响到功率输出的,大电池包受影响相对少些,不管你是在EV或是HEV模式都是如此。 说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说本田IMMD电池还要小不是照样开,首先本田不是磷酸铁锂而是三元锂电池,冬季相对不是很敏感。二是本田和DMi的混动逻辑稍有不同。三是本田1.5T的发动机本身动力充足。 相信我,选大电池没错的。
soc调高不就好了?没必要总是把电量用到很低
SOC指的是实有储存量的设定值而不是标称储存量的设定值,在冬季实有储存量本身就会打较大折扣,相应的SOC值对应余存量也会等比例打折扣,影响动力输出是必然的,这时候谁电池大谁划算。同时冬季电池余存量的多少也会影响HEV发动机的运转状态,比方说启动次数,启动持续时间,输出功率分配等等,对油耗也是有直接影响的。 补充一点就是大电池包的直流快充转接功能,作为用电为主的车,应急充电不会是很少有的应用场景,商充九成以上是直流快充,不要到用时方恨少啊。
@不在的那些日子:soc调高不就好了?没必要总是把电量用到很低
有一部分同意,想拿110回本是不可能的,但是110有自己的性价比。 但是楼主说的动力忽略不计是不正确的,因为电池的容量不只是影响续航里程而已,还影响低电量时的动力。比如说25%电量的时候 55的是10组刀片,110的是20组,那么急加速肯定20组电芯的动力好很多。因为剩余电量多,简单的说就是110的电量更实
毕竟我这边说的也就是回本这件事情而已,因为其他原因而选择110也是完全没有问题,我并没有否定110顶配这个版本。 然后你说的是动力方面的话,我不是很懂这个,不过我觉得你说的也有问题。就像我说的,110的电机功率增加是为了对应电池重量的增加。你说51续航剩10组,110续航可以剩20组。但是110重量上去了啊。而你所谓的急加速能在瞬间把10组电的电量消耗一空吗?不可能是吧,那不管剩10组还是20组,都没有区别。动力多少并不是根据电量多少来决定的,只要满足最低用电需求,电量多少就不是决定因素。并且在馈电的时候,发动机需要为电池充电,同样的百分比需要使用更大的功率去补充110的电池,这样动力是不是反而就下去了?
可以把51的soc调到70%,智能保电,就当油车开,这样用电的时候电量也足,起步肯定比25%电量时动力足
从秦与宋的定价策略看,比亚迪对于dmi主推的是15万左右的价位(性价比最高)。你想多省点买丐版,对不起,不是暂时不生产就是简配得惨不忍睹,所以秦只有唯一选择120顶配;但宋全系配置平均(紧紧围绕15万价位),110的顶配也没啥突出亮点,你想多花点钱上配置只有等唐了;至于51顶配和110顶配的取舍,以我在北方冬天开电动车的体验,您就踏踏实实的全都当油车开吧,根本没区别,所以我选51顶配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