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问界新M7por,提车裸价252800,保险,冲电桩,携带式冲电器,车衣车膜,脚垫360,头枕,全办完276000元。 提车1个多点月,行驶4100公里,今天刚做完首保。谈一谈用车感受 1、智驶方面,目前国内绝对遥遥领先,遥遥领先,高速上基本能处理各种情况,不需要人工主动介入。 2、内饰方面,豪华轻奢。绝对能媲美四五十万的BBA,用料很好,车内无异味,凡肉眼所见均为软包,质感很舒服。外观上,中规中矩,前脸个人觉得不好看。底盘很高,各种路况随便过。 3、空间方面,很大很舒服。前后排空间,躺坐卧,怎么舒服怎么来,后背箱很能装,放倒便是1米8大房房。特别是后背箱暗格很好用,可以放不常用的东西,也可以放贵重物品,我一般放臭鞋。 4、配置方面,高大上。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应有尽有,全景天窗,抬头显示,自动倒车入库超好用,只要能进它都能倒。小息模式也很人性,它想你所想。隔音效果很好,四块都是双层隔音玻璃,要是二十多万的燃油车想都不要想,就算增程式界入,车内基本上感觉不到。车内音响效果中等偏上,不知道为什么放电影音响效果听起很舒服,听歌就感觉一般般,是不是设置问题。 5、主动安全性,目前国内绝对数一数二。主动刹车,主动避让特别牛,我开车一个多月,遇到过一次,避免了追尾。包括后车追尾预警,开门防碰预警,360车身防擦显示预警,应有尽有。 6、能耗方面。我的车是42度三元理电池,支持400V快冲,冲电很方便,从20%-90%,400V快冲需45分钟,7KW家冲桩5个小时,220V插线板携带式快冲需10小时。目前开4100公里,冲电费580元,主要长期外地出差,外面冲电,电价8毛-1.2元之前,油费从提车到现在为止共加530元,目前显示纯油还能跑635公里,油费预计跑了200元。综合成本1.9角/公里,高速和城镇对半开。纯电模式下基本电耗在19-21度电/百公里。亏电模式油耗在8L/百公里左右。必定2.5吨的车,勉强还是能接受。 7、最大的吐槽点来了:车身晃动明显。新M7还是升级成了CDC可变阻尼减震器,但效果不明显,只要路不平,车身晃动就很明显,更别提过大坑洼路段了。估计是前减震不好,也跟底盘调校有关。刹车点头问题也是相当明显,所以很多人反映晕车。4000多公里我自己下来,这点体验感特别不好。还有一点,我感感觉刹车偏软问题,没有那种随心应得的感觉,不知道各位车友有没有这种感觉。希望下一代M7能把这个缺点改好,再换上70度电池400公里纯电续航加个30L小油箱就够了,没必要搞个60L大油箱。这才是真正的增程式新能源车。 8、新能源汽车目前还不知道到底好不好,至少开5-8年后才能评价电车。电机系统好不好用,会不会很多电部件失灵问题,电池衰减程度问题,到底会衰减多少,还是必须要换电池。反正目前用车成本肯定是比油车便宜,保养成本也便宜一些。各位车友朋友谈谈你们的观点吧,欢迎大家来评论区
#能耗记录自从入冬以来,现在温度时常在0度左右徘徊,说实话,这个温度对锂电池确实有很大影响,尤其是续航。 以我问界M7为例,入冬以后,纯电电耗普遍都在26kWh/100km,这是纯电优先,悬架调整为较硬,静止胎压为2.3bar,内外循环调整为自动,没有提前热车,不开一键备车,没不开空调,智驾领航的情况下,按这个能耗来算,42度电池,扣除20%的强制保电电量8.4kWh,也就是说,剩下的33.6kWh电量按26kWh/100km的能耗能跑129.23km,官方的CLTC标准,纯电续航为210km,这样算下来,达成率为61.5%,我这样计算的不标准,因为专业测试方式,肯定是要把所有电量都榨干的情况下,记录续航里程的,并且续航里程的变化并不线性,而我直接按最简单的线性变化进行比例计算。不过我这种计算方式也是真实使用场景最贴切最直观的计算方式了,实际用车没有人能把电量榨干,基本上大家就是在有一部分燃油的情况下,看下纯电电耗怎样,所以说,上面数据也给大家一个参考。 其实我的建议是既然是增程汽车,那就不要过分考虑能耗问题,反正可以加油,也可以燃油补电,说到底,增程汽车也是纯电机驱动的电驱车,它只能解决续航焦虑的问题,其他的纯电汽车存在的弊病,它都有,比如:对速度敏感,对温度敏感,容易晕车等等。 我觉得如何在冬天让用车最舒适才是我要考虑的方向,尤其是不想一进入汽车内部跟进入冰窖一样,这才是传统油车的通病,我的解决方式是新建一个预约备车的选项卡,比如我每天7点30左右要上班,那么我会预约一个7点27分开启的一键备车,备车选项勾选上空调设置为20度,主驾座椅加热打开,电池预热打开,备车周期就是周一到周五。这样每天早晨都会在固定时间点打开备车模式,并且不用担心电池亏电问题,电量为30%才可以开启备车,并且据我实测,备车最长时间应该是15分钟,如果30分钟后,你还没有上车,备车就自动关闭了。 圈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