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期试驾报告《给懂车帝试驾活动提个小建议》 关于静态体验环节 这个环节,大家人手一份表格,方便记录静态体验的感受。 根据我自己实际使用这个表格的感受来看,这个表格设计得有问题,不太好用。为嘛呢? 它是按照便利性、安全性、设计、舒适性等维度分类的,但不是按照使用者的视角来组织的,实际体验时,我一定是作为使用者(司机或乘客),在主驾坐一会儿,摆弄摆弄,然后再换到副驾或后排继续感受。比如当我坐在主驾时,我所能直接看到的,触碰到的,就是我周边的东西,如方向盘,仪表,中控,电动座椅,空调等等,这时我是体会不到后排的感受和功能的,后备箱就更甭说了。而目前这个表格设计的维度,是将信息割裂分散开的,搜寻和填写比较不直观。 建议:按照使用者的视角来组织这个记录表。或者按照车评节目的典型思路,把信息按照车的区域来组织,如:先是外观部分(前脸,车灯,造型,尾灯,轮胎等),然后是主驾部分(座椅可调,记忆,多功能方向盘,仪表显示效果,车机系统,空调等等),再然后是副驾位置(是否可以操作车机,是否分区自动空调,座椅几向可调),而后是后排体验(是否可以比例放倒,是否有中央扶手,中央地台高不高,有没有后排独立出风口等等),最后是尾箱等等。 另外,在短短的时间内,不可能把所有功能和特性都试到,而且很多功能我们也试不出来(需要看说明书学习),所以可以把一些参配表里能找到的东西从静态体验表里删除,比如:有多少气囊(我们关心被动安全问题,但我们相信厂家,不会去数气囊数,按配置表来就完了),是否支持carplay,carlife等等,漆面厚度(我们不会带漆膜仪去试驾),是否支持ACC, AEB等等,这些参数表里都能查到,且静态时是无法实验的,通通删掉。 总结:按照使用者视角来组织这个静态体验记录表格,而不是按现在这个便利性、安全性的维度。信息按照就近原则组织,汽车各个总成部件来体验,不要割裂开来。(想想看,车评人是怎么体验和评价一辆车的?就按那个逻辑来组织就对了)
#用车·真体验奥迪A4L 6万公里用车真体验 我是一位真实的车主,18年3月购买了这台车——18款奥迪A4L 45四驱个性运动版。刚刚给车子做了6万公里大保养,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下真实的用车体验。30万级别是BBA竞争最激烈的区间A4L 宝马三系 奔驰C,很多朋友都在三款车中纠结过。 这台车的外观主打年轻运动,前后运动包围加入了蜂窝元素,三段式前扛以及散热通风口,红色刹车卡钳,黑色倒车镜外壳,都在向人们释放运动的信号,尾标45以及quattro告诉人们这不是一台普通的前驱版本。 这台车的内饰更是年轻时尚,铝合金的内饰条时尚有科技感没有奔驰的雍容豪华,半液晶仪表机械与科技的融合,自动空调搭配感应按键还有奥迪经典旋钮,实用易操作有质感。 L代表加长,这款车的轴距达到了C级车的标准,后排的乘坐空间非常宽裕,对于大部分小伙伴完全可以翘二郎腿,后排座椅也支持放倒可以大大增加后备箱空间,富裕的空间特别适合家用,后排加个儿童座椅后背箱放上婴儿车一点都不紧凑。如果考虑家用,强烈推荐。 这款车当时的裸车价31W和A6L低配版本很接近,为什么选择它而放弃A6L了呢?A6L老款看起来太成熟了,而且不到30岁开着是不是显得太油腻,更重要的是因为这台车好开。2.0T高功率发动机185Kw,原厂0-100加速成绩5.9s(实际表现更好一点),你担心它的动力吗?可以说路面上出了电车百分之八十随便蹦,平常超车变道经济模式半脚油门足够了,如果想暴力一点切换到动态模式让你感觉像刷了一阶动力随叫随到,很多人说双离合顿挫,我自己觉得并不明显反而暴力一点它会更平顺。这款车搭载了奥迪经典的quattro,奥迪抬头必有缘由,没有四驱怎么抬头,奥迪的四驱就是为了激烈驾驶而生,有良好的弯道性能,雨水湿滑路面大胆的豁完全不用担心失控,面对北方冬季冰雪路面更是游刃有余,你只需要控制好方向和油门剩下的交给quattro,雪地弹射冰雪路面漂移,你觉得它是不是一台既好开又有驾驶激情的车。 上面有点吹过头了,下面跟大家分享下3年来车辆遇到过问题:后备箱低音共振、仪表走时不准、丢防冻剂(节温器泄漏,质保期更换过两次)、后车门烂路异响、天窗漏水,不过目前这些问题都已经解决了。胎噪有点大,运动胎扁平比低不耐造容易鼓包爆胎,路感特别清晰,避震高度有点高不适合下赛道不过通过性很好。 用车费用也还好,全时四驱长期油耗在8_10这个区间冬季油耗高一点,跑长途高速特别省油。在4s店一次基础保养大概1200,2万公里更换火花塞大概800,自己更换空调滤芯空气滤芯2万公里大概300,6万公里更换变速箱油1100,刹车油2年或4万公里400,保险的费用第一年店保1万以上,第二年保险7000多能返一半保养金。整体来看这台车的日常开销并不多。 作为一名资深老车主,给大家分享下真实的用车体验,小伙伴们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留言交流。
#第12期试驾报告2021年3月21日参加了懂车帝全新试驾体验活动,现场有专业教练指导,车圈大咖的深度讲解,亲身体验试驾科目(动态体验:加速、制动、U形弯道、蛇形绕桩、连续弯道、雨天湿滑弯道、遇到散落物、红绿灯起步、变道超车、高速弯道、主动刹车、小区/超市减速带;静态体验:4大项60个小项)。 试驾共有五款车型:雅阁、凯美瑞、阿特兹、天籁、迈腾,可以说涵盖了最火的合资品牌B级轿车,一站式体验,而且试驾项目深度还原了日常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用车环境,真正的做到了把车试透。 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下我的试驾真实体验:本次我一共试驾了3款车:天籁、凯美瑞、阿特兹。 直线加速:阿特兹的表现最为突出,天籁很佛系,凯美瑞感觉车身晃动很严重(可能轮胎有问题)。紧急制动:三款车表现的都不错。U形弯道、蛇形绕桩、连续弯道、遇到散落物、高速弯道:对于日常非极限驾驶,3款车的表现很接近稳定性都很不错。红绿灯起步、变道超车:阿特兹的表现更好动力足有底气,天籁和凯美瑞就显得发软。 评价一款车一定要多维度,全方位的,这样才能不被人看成键盘,除了动态体验外,静态体验也很重要,下面图片就给大家分享下静态体验项目: 关于车辆详细的参数配置我们可以用懂车帝app加入车型对比,这样比较起来更容易些。阿特兹的内饰用料特别良心,机械仪表更突出运动感,中控区按键布局操作起来很顺手,座椅的支撑性恰到好处不软不硬,但是车机系统有点复古,前排除了车门以外储物空间很少。天籁的方向盘触感最差有塑料感,内饰用料给人廉价感,旋钮按键的操作触感还可以,前排的储蓄空间也不足,座椅偏软一些。凯美瑞的内饰风格不符合我的审美看起来有点古怪,前排储物空间是三款车里最小的,用料要比天籁好很多。三款车的乘坐空间都很够用,外观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 相对于专业车评人,我的评价就有点马马虎虎啦,不过通过这次试驾活动,让我对车评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对于如何选车、如何选到自己喜欢的车、如何选到适合自己的车很有帮助,真的是一站全试透、感受真性能、买车不中招。小伙伴们喜欢这种试驾活动吗?是不是也想参与进来?可以关注懂车帝试驾日车友圈,获得最新的活动信息。4月4日前报名,还有机会参加11号的试驾活动,特邀用户还可享受最多2500元的机酒报销。还等什么,抓紧报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