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雪佛兰探界者plus车主
丰富纳河8u3
智驾这个伪概念如果还任由国内车企大肆吹嘘遥遥领先,安徽的悲剧还会继续发生。 某米su7标准版的配置,超声波雷达12个,毫米波雷达1个,即便是它售价29.99万的所谓高阶智驾版,毫米波雷达也只有3个。还不如雪弗兰探界者plus,探界者plus的超声波雷达同为12个,而毫米波雷达有4个。 L2级辅助驾驶已是目前的最高级别,在所谓的智驾技术水平上,都没有高出者,“遥遥领先”的众多国产电车,与“落后”的合资品牌相比,没有什么高明之处。 那些前两年做油车都做不好的杂牌厂家,那些做家用电器质量都不可靠的厂家,突然做出了技术领先的汽车,超英赶美弯道超车全球汽车工业的百年品牌… 我向他们致敬,不过我不会买他们的车。 探界者plus也是L2级别的辅助驾驶,而且很好用,但实际上我日常也用得很少,基本是在长途高速,车流量也不大的情况下,短时间开启用于缓解脚下持续踩着油门的疲劳。自动跟车的距离我也设置在最大,车道保持功能关闭,我自己控制方向盘。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跑过首个一万公里了,真切感受是越开越好开,好车。 混动车的理念一是节省燃油,二是带来更长的续航,我几乎没有去关注过这台车的纯电续航里程,因为那根本不是重点,所以我也基本不用纯电模式,混动车就应该混动开。探界者plus搭载的16.5度电池已经远超丰田本田油混的2度电池,在智能电混模式下,开着动力回收增强,加200多块钱的油,充一次电能跑半个多月,挺好的了。 其实这也不是重点,一台车最重要的还是性能,探界者plus我开了半年,一万公里,没有出过任何毛病,越开越好开,这个价位,真是物超所值。尤其是动力系统,有体验有对比才有认识,它1.5T的动力,跟2.5L和2.0T比起来,不但不落下风,还胜出一筹。 丰田系2.5排量的DOHC发动机,178马力,以荣放双擎为例,两驱版的驱动电机是88kw的单电机,四驱版多了个40kw的后电机。这还是有电机的,零百加速能到8.2秒。 大众2.0T的DTH发动机配备在途观、探岳等多个车型上,186马力,零百加速8.5秒。 奥迪Q5的2.0T发动机,也只有190马力,零百公里加速9.1秒。 日产探陆的KR20发动机,2.0T,功率大一些,252马力,但由于车重车大,零百加速也需要差不多9秒。 而探界者plus仅是它的1.5T阿凡达发动机的功率就有180马力,加上电机190马力的功率,总功率是370马力272kw,这也是它的零百加速能达到6.8秒的原因。 开过一段时间的老铁应该都能感受到,这台车的动力随叫随到,在高速上基本没有超不了的车。它的爬坡能力也表现卓越,我曾经在零电量的情况下爬二十多公里的高原长坡,印象深刻。 汽车市场竞争激烈,雪弗兰在上汽旗下的营销方向和策略不够清晰,这二十年来在中国走的都是中低档车型的路子,品牌口碑不高,关注度也就不高。探界者plus是好车,然而识货的购买者不多,也在情理之中。 另外一方面,探界者plus是全球车型,在北美的售价是3.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3万,在中国市场,价格已经低了一大截,以该车的配置成本,这个价格恐怕已经没有什么利润,如果不能大卖以销量取胜,停产不是没有可能。 那将是令人惋惜的一件事。
第一次全程开启动能增强回收,乐山返回成都,智能电混,跑了164公里,电量消耗为零。没想到动能回收还能这么牛逼,出发的时候电量剩36,到达后不但没有下降,还增长到39。只是油耗高了点,6.5。路况是车流量大,缓行路段比较多。 一路在观察仪表,...查看全文
似乎看到不少在车友圈里反映探界者plus质量问题的,感到很迷惑,难道我跟你们买的不是同一款车? 失速,这个车怎么会失速?去查一下它的混动工作原理吧,不要说在有电状态下,即便没电,这台1.5T的阿凡达燃油发动机也完全强劲够用。我日常多数时间是匮电在跑,不管高速还是市区,平路还是坡道,毫无问题。即便在电量为零的情况下,翻越高原折多山、爬都江堰灵岩寺陡峭的长坡,动力也丝毫不减,更没有出现过任何失速的现象。 报故障码,提醒维护车身稳定系统、提醒维护电子制动系统,我从来没出现过。只有从4S店提车出来的时候,由于油箱是空的,电量也很低,系统限制了驱动电机的输出功率,仪表提示动力性能下降,加完油就恢复正常了。 油耗增高,没有的事。我匮电的时候比较多,几乎不用纯电模式,都是智能电混,所以用油算多的了,八千多公里下来,我的综合油耗也只有5L多一点。如果充电勤快点,纯电模式用得多同学,一定会远低于这个数字。 充不满电、不能进档、打不着车、趴窝…这些闻所未闻,从未出现。我去年8月提车,开到现在,这台探界者plus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 一台好车。 当然,它也有缺点,我以前也说过。音响差,胎噪风噪偏大,滤震不够好,驾驶舱视线略有不足等等,但这些都不是质量问题。十几万的车,性能好就OK了,要更高的舒适性,这点钱不够的呀。
看你北京的,可能跟冬季气温低了有关吧?我五个月七千多公里了,每次充电都妥妥冲进16度电,续航显示都是102km。成都气温7度,感觉对电池没多大影响,掉电比夏季是要快一点,但也不明显
用户7096152506116:你们电池衰减多少了 差不多5个月现在只能冲14点多了
6000多公里了。日常习惯智能电混模式,一般半个月左右充一次电,有时超过一个月才充电,所以我亏电的时候比较多,但是行驶一切正常,至今没出现过任何问题。 亏电的时候发动机直驱比较多,燃油直驱状态下当然有发动机噪声,油门踏板和方向盘确实也有轻...查看全文
一个月都没充过电了,今天有空,上桩充一次 对于探界者plus,跟纯电车完全不同,你根本不需要时刻关注它的电量,只要在使用,你不主动充电它也永远有电。哪怕你日常驾驶习惯是默认纯电优先,电量低了以后燃油发动机工作也会给电池充电并始终维持系统有足够的电量工作,只要油箱里有油,就丝毫不用担心电量会被耗尽,这就是基本逻辑。 这就是一台动力强劲、性能卓越的智能混动燃油车,我的感受,动力是v6水平的,操控也很优秀,行车稳定性也相当强。 可惜销量曲线是真不好看啊,雪佛兰的营销能力有问题,能够制造出好车,却卖不出去,上市半年了,居然只卖出去一千多台。我个人是非常愿意推荐这款车的,真心希望它能大卖。
高速上被追尾,没想到这么快就挨了第一撞 事故其实缘于我前面的一辆理想,成都绕城高速环球中心附近,车流速度大概在80公里,前车突然急刹,几乎是直接刹停,我第一时间反应踩下紧急制动,在我认为不可避免撞上它的状态,紧贴它车尾停住了。可是后...查看全文
收到OTA电子系统升级提示,立即执行了,预计10分钟,实际上3分钟就完成了。不知道升级了哪些内容 你们轮胎气压都打了多少啊?气温下降以后,我的四个轮胎气压都下到了2.2左右,应该去加一些了,我看有同学建议插混车加到2.7、2.8,也有说按手册上的2.4就可以了,哪个更好? 这个车我跑了快5000公里,没发现过任何毛病,驾驶体验感上乘,真是好车,可惜销量还是上不去,每月就两三百台,市场竞争激烈啊,可能营销策略也有问题吧,不少客户都反映久等提不到车移步其他车型了,这一点简直不可思议。
平时习惯上车就设定智混模式,没有真正注意过纯电续航的具体里程,今早实测了一下。 电池昨晚充满,充电量为16.36度。 今天的行车路线,前20多公里为市区道路,包括了城市快速通道,行车速度在30到80不等,系统显示综合电耗为13.7度/百公...查看全文
今日通勤60公里,温和驾驶。停车后扫了一眼屏幕,显示综合油耗为3.4升/百公里,电耗4.6度/百公里,不错的。
开了一个多月,将近3000公里,还没发现其他车友们反馈的包括异响、电池、操控等方面的任何问题,一切都正常。最大的不满意就是车牌颜色感觉与车太不搭了,探界者plus如果挂蓝牌,那一定会非常协调。 顺便说一下,这个车的自适应巡航太好用了,我把跟车距离是调到最小的,雷达的监测非常准确,对前车动态的把控拿捏得很好,自动加速、减速、刹车包括刹停都表现优秀。不过还是提醒一下兄弟们,最可靠的还是自己本身,一定要记住是你在开车,你才是掌控者,不能分神不管,这是安全的第一原则。 其次,这个车的A柱比较粗厚,再加上车头两侧是微微凸起的,所以驾驶舱视线的左右前侧会略有受限的感觉,在并线、过弯和倒车的时候多注意一下观察,熟悉和适应以后就没有问题了。
9月22号外出,把车停在天府机场,当时电量只有18公里的剩余续航,出去之后一直有点担心车子停放期间掉电的问题。我注意过,这个车停着是有电量消耗的,基本上头天晚上停着,第二天早上会掉2公里左右的续航电量。 回来下飞机的时候我就在算,停驶了11天,每天掉2公里的话,不会续航电量都掉完了吧?这期间又没有发动机工作的充电,如果电量耗尽,启动不了车怎么办? 事实证明担心是多余的,上车后检查,剩余续航电量还有14公里,也就是说,这11天只掉了4公里的续航电量。 是什么道理,我不明白。停驶如果再久一点,会是什么情况?希望研究过的车友或者厂家能够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从机场回家,上车智电混动模式,60多公里高速,十多公里市区,油电耗状况图一,到家后我看了一下总里程,提车到现在总共跑了1600公里,综合油电耗状况图二。这个车好开,开着也省心,买了它是真不后悔。 车友们假期愉快。
今天跑过了首个一千公里,系统记录的综合油耗是4.5L/百公里,觉得不错了。就我的用车场景,装了家充以后,油耗数据应该还会下降一半。至于电耗,其实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八度电十度电,不过几块钱的事。 还是没怎么搞明白这个车智电混动模式下的工作逻辑,有时候速度超过100,仍是纯电驱动,有时候40的速度,也会有混合驱动甚至燃油驱动。 纯电模式下比较固定,低速高速都基本是纯电驱动,只偶尔在急加速时会有短暂的混合驱动。 不知道系统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切换驱动方式的,上汽通用如果有一个说明,会对用户的驾驶习惯带来一定的帮助,有助于更加节能。
这个车的A柱比较粗厚,驾驶舱视野本来就略差一点,如果贴膜颜色过深,女性驾驶员可能是会有看不见的感受
维斯福罗:家里娘们开车技术太菜,说看不见,吐槽了一个多月!今天路过贴膜店,把膜撕了! 都说很丑,很丑吗?我怎么感觉还行,影响不大! 车子店主说是进口的吗?我说我500万买的,500万以内最好的SUV,我给你代购一辆!
中秋节回重庆,成渝两地两重天,成都25度,重庆38度,从未见过这么高温的中秋节。 在老家试了一下便携式充电枪,好用,只是充电速度慢点,不过空闲时间反正车停着不用也不在乎。这个枪可以直插16A的家用空调插座,也可以加转换头插10A的家用普通插座,16A的速度快一些。 厂家送的充电桩还没到,4s说大概十月份才能发出来。有了家充,插混车简直就是宝藏车。 成都市内的充电站,有慢充位的其实也不少,在我单位和家附近都能轻松找到,我去充过两次,7千瓦的桩,充满时间大概5小时。
自动泊车其实挺好用,它通常打两把方向就进车位了,最大的问题是车位识别,车位线不够清晰的,老是识别不了。在标准停车场和清晰画线的条件下,非常好用,准确又流畅。
用户2361813750555:1.我买的16.99w的配置,为什么满电续航显示只有60km+ 2.自动泊车还有各种软件真是一言难尽
买车的时候觉得探plus的车身长度短了点,今天突然发现它的侧身线条其实还是很耐看的。电动尾门这个映射地面的车标灯很赞。
提车后加满油,当时电量接近零,仪表显示续航里程842公里,充满电后续航显示上升到940公里。用智电模式跑到匮电,然后又充满了一次电,用纯电优先跑到匮电,没有再充电,这两天都是智电混动在跑。 充了两次电,一箱油46升,目前跑了730公里,续航显示还剩330公里,由于已在匮电状态,所以显示的剩余续航基本是燃油续航,油箱应该还剩将近20升油。这个车没有燃油刻度表,还是有点不习惯。 跑过的这七百多公里,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都有,我开车算快的,不介意深踩踏板那类,红灯起步后基本是第一个,高速也是贴近限速跑,能耗属于较高的那类司机,所以综合来估计的话,这台车单次满油满电跑一千公里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驾驶习惯柔和的,跑上1200公里也有可能。车是好车,开起来动力够猛,又非常平顺丝滑。 配置丰富齐全,功能基本都试了一遍,除了自动泊车和音响系统差一点,其他总体都好用,车机系统反应其实很快,语音唤醒和执行指令都是秒级,8155的芯片目前是够用的了。音响系统用CarPlay或者U盘音源的话,音质要好一些,在线音源最差。 自适应远近光和感应雨刷也很好用,基本不用介入。智驾辅助系统我用得不多,不喜欢有人跟我抢方向盘,还有一点,依赖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我怕自己在高速上分心走神,所以不必要的时候,干脆就不开启。 电动尾门这个映照地面的雪弗兰标志很赞。 后排座椅跟前排座椅质感有差距,主副驾座椅都OK,后排单薄了些,感觉厚度和舒适度不够。另外,过不平路面时,这台车滤震效果不太好。人无完人,车无完车。
提问请问探plus车友,日间行车灯可以关闭吗?大白天开着灯就像个智障。没找到灯光控制系统在哪里
这个车是真的很帅,尤其是它的前脸视角。遗憾的是车身短了一点,如果车长能到4850,那它的侧影也会非常帅。 今天跑了一百多公里高速,全程智混模式,基本都在最高限速速度。开了几次全速自适应巡航,速度设置在115,在这个速度下,车道居中保持不可用(车道居中好像只能在85以下可用),车道保持使用正常,弯道也能处理,但弯道过大时我还是不敢让系统自动操作,智能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该自己控制的还得自己控制,这是安全原则。 其实全速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功能,不建议日常经常使用,在场景变换时,可能给驾驶员带来错觉。比如日常长期开着车道保持,在有时候没有开启的时候,潜意识里还以为系统会自动去修正而疏忽,没有及时介入接管而导致危险。所以这些功能其实更适合在高速公路长时间行车时,用于缓解疲劳而短时间使用,而且在使用时,双手也一定不能离开方向盘,不能放松自己的专注度。 今天在巡航状态下有一次我双手完全离开了方向盘,车子自己降速了,还很明显,手放回去后恢复了。不知道是不是它自身的安全设置,我没有再试。 今天全程智混模式下来的油耗是5.8升/百公里,160多公里路程,电量消耗大约18%,觉得很不错了。 进市区后碰到大雨,自动感应雨刷工作状况挺好,判断和启动、频率的掌握都很准确,很OK,无需人工介入。
刚才尝试连接了CarPlay,出来的画面low得没法看 像草台班子在集市上演出的风格。手机音源输出播放的音乐,音质同样不行。这车的音响确实不是一般的渣。 但是车确实是好车,开了几天,非常舒服。 发现不能自主选择纯电优先或者智混优先,是系统根据实时情况自动选择切换。这个我倒无所谓,感觉更省心。
交付的时候,油箱里是没油的,4s店在交车前做了一次系统升级,又耗费了一些电量,我开车出门的时候电量剩余只有18公里的续航,燃油是零。4s店问我要不要充会儿电再走,我说不用了,出去加油就是。 这种情况下仪表屏幕显示“车辆动力性能下降,请小心驾...查看全文
探界者plus被吐槽最多的两大缺点,一个是没有快充,另一个是电池包占据离地间隙。 我觉得吧,选择一台车,主要看个人需求。选择插混车型的车主,大都对纯电续航里程不会有那么高需求,日常短距离的上下班通勤,一百多公里的续航足够开一周了,到周末充一次电足矣,基本纯电就可以覆盖,几乎不用烧油,我就是这种情况。所以设想一下,如果你有家充桩,你会在乎充电时间快慢的问题吗?晚上睡觉前插上就行了,每天都可以充电,更不用说一周才充一两次了。就算暂时没有家充的同学,日常工作场景下,你每周去充电站充一次电很麻烦吗?我觉得不麻烦。 在另外的情况下,你需要跑较长的路程,正常按智电混动的模式跑就行了,交给行车电脑来安排,先电后油也好,混合驱动也罢,或者发动机直驱,让它根据实时情况去处理,都不必自己去费脑筋。油箱里的油也得烧一烧,时间长了也要变质的嘛。探plus的功能很强大,上汽通用这套P1+P3的系统非常不错,关键还有一点,磷酸铁锂电池的电量在技术上一直不容易精确估量,很多国产插混车型的电脑不能准确掌握电池包何时还剩余多少电量,有时候在高速行车的时候,电池没电了,但电脑以为还有电,向驱动电机下达驱动指令,造成失速。为避免这个问题,他们采取强制保电措施,就是在电池电量还剩余25%—30%的时候就断开电驱强制保电。但是上汽通用解决了这个问题,对电池电量的精确度掌握达到了几乎百分之百,所以探界者plus没有强制保电的设置。再加上电池电量低的情况下,发动机直驱时会向电机电池充电,所以这台车会出现匮电的情况,但永远不会出现电量耗尽的情况,它永远有电。即便你长途旅行几千公里,途中不方便充电或者不想去充电,也没有关系,燃油模式下它1.5T的发动机动力依然强劲,电机也仍然会工作,零百公里加速只比满电时慢了仅仅0.1秒。 至于电池包影响离地间隙的问题,更多的是视角的问题,探界者plus从电池包到地面的距离182mm,跟本田crv和丰田rav4的数值是差不多的,完全不影响通过性。 正是因为我们需要一台适应多场景应用的既能满足市区日常工作通勤、又能符合有时的高速长途跋涉、动力强劲、能耗较低并且没有续航焦虑的座驾,我们才会去寻找这样的一台车,而探界者plus也许正是符合这个条件当中的目前最优秀的那台车。
开了十几年的丰田rav4,今年准备换台车,在雪弗兰开拓者擎版和即将上市的24年款凯迪拉克XT5之间看了一段时间,都准备下定金了,最终下了探界者plus的订单差别有点大,我自己都没想到。 这车是好车。 4S告知本周内就能交付,等提车了再跟圈友分享选择历程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