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针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热门事件、行业现象发表有意思的观点与评论,窥视本质与发展趋势。
王新喜
文/王新喜4月1日午后,“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件细节”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小米前脚刚宣布3月交付量破2.9万辆,后脚就因为这场事故刷屏热搜榜,小米集团股价跳水,一度跌超6%。小米官方也紧急做出了调查结果回应。...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比亚迪发布兆瓦闪充技术之后,业内一种吹捧的声音喧嚣尘上,认为这项技术让全固态电池失去了等待的价值。理由是,1000kw, 5分钟400公里补能的高效率。...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比亚迪要革燃油车的命,王传福指出中国汽车工业被燃油车老三样压了几十年,现在到了反击的时候,目前比亚迪从技术鱼池里又摸出条“大鱼”。3月17日晚间,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宣布,推出超级e平台。该平台由全域千伏高压架构、闪充电池、兆瓦闪充...查看全文
在拥抱新能源车的态度上,日本与欧洲都是心不甘情不愿,但在大趋势前面,都不得不做出转型的规划。BBA过去很长时间都是油改电,甚至宝马宣布要全面回归实体键,但目前丰田新出的电动车开售一小时订单破万,这操作直接把车圈整清醒了——日系在拉开德系差距...查看全文
中石油经研院最新报告:全国加油站数量将在2025-2030年从11万座锐减至9万座,相当于每天关停10座!《报告》表明,过去,我国一直是全球石油消费增量的最大贡献者,但2024年我国的石油需求增量仅为1万桶/天,远低于印度的20万桶/天。...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俄罗斯在2024年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最大市场,远超其他国家,但是相应的,中国汽车也遭到了俄罗斯的点名批评,认为中国汽车在耐腐蚀性方面表现不佳,远逊于欧洲车型,同时在面对极寒天气时的表现不够优秀。...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根据搜狐汽车2025年1月份汽车销量排名,前两名都是比亚迪的车型,比亚迪宋卖了83824台。而比亚迪海鸥卖了41212台,特斯拉纵然在很多人眼中是封神的存在,但是ModelY和Model3加起来也只卖了6万台。比亚迪在30名排名中...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比亚迪掀了智驾的桌子,过去只有少数消费者选择的“智驾”,被比亚迪打成了标配。在过去,智驾车型动辄要20万元以上,但这次比亚迪在全民智驾战略下,把智驾下放到10万级别以下的车型了。...查看全文
“划胎炸补”事件仍在持续发酵中!越来越多事情被曝出,汽修店老板可能越来越慌了。事件缘起于2月4日,一位小米SU7车主去了趟沈海高速阳江服务区内的公共厕所,手机就收到了右后轮胎压过低的提醒,后来查看时就有人上前问“要不要补胎。...查看全文
可能阳江服务区维修店老板没有想到,近日发生在广东阳江新墟服务区的轮胎事件,闹得这么大。划胎诈补的60岁男子已被抓,当地警方已将其刑事拘留,车主不和解,修理厂已经倒闭,整个阳江服务区与修车厂也被牵连。...查看全文
买油车好还是买电车好,这个话题至今争论不休。无论是配置还是科技感,油车已经全面落败,但是一到春运,新能源车主的声音就安静了。中国的春运堪称一年一度全球最大规模的人流、车流迁徙运动,今年春运返乡群体规模是非常庞大,从总体交通量看,预计2025...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近日,有汽车博主爆料,指出某汽车品牌X品牌存在订单造假问题,并暗示该品牌或已处于暴雷边缘,业内关于该消息的讨论在持续发酵。据该博主透露,X品牌在市场上交付成绩看似不错,但实际上相当一部分订单存在问题。...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近期,俄罗斯专业测试机构称,中国汽车耐腐蚀性能较差,不及欧洲车的三分之一。外壳薄,耐腐蚀差、电子配件质量差、油漆太薄、悬架不适合俄罗斯,这是俄罗斯人眼中中国汽车的五大缺点。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已经成为主流,但如何把制造质量口碑提上去,...查看全文
美国打压腾讯与宁德时代,背后目的到底是什么?尤其是腾讯核心业务是游戏、社交等,唯一跟军工搭边的,可能就是游戏穿越火线、和平精英里面有黑武器,有网友开玩笑说,难道美国大兵痴迷“吃鸡”,误了国事?...查看全文
宁德时代这次玩的有点大,组局了一个换电联盟,这是对蔚来的一记重拳,也让公众对固态电池的幻想破灭。宁德时代换电联盟背后,有3个信号,一个目的。现在新能源内卷严重,电池库存压力很大,作为电池一哥需要找到新的应用场景,海外是没有太多的需求,德国大...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本田、日产合并谈判,引发业内关注。甚至双方最终也考虑将三菱汽车纳入控股公司,从而完成此次合并,这意味着本田和日产在接下来成为一家公司来应对市场的挑战。...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极越连36万都付不出来,陷入崩盘的局面!12月11日下午18:00,极越汽车CEO夏一平召开全体员工会议,要求公司就地解散。当前最新的回应是,极越并未倒闭,只是停工停产,资产重组,所有库存零部件和在途整车会被纳入清算。...查看全文
12月2日,即将下台的美国拜登政府宣布了新一轮对华出口限制措施,将140余家涉及半导体制造设备、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等中国企业加入实体清单——中国芯片的进口,再度被卡脖子。问题来了,在芯片危机之下,国产手机与国产新能源,谁更能扛?...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10%的消息,引发了舆论关注,网友评论一边倒,“比亚迪,给供应商留条后路吧。”“比亚迪卷死供应商,低价内卷没有出路。”、“车企已经卷到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还这么明晃晃地强硬“要求”整个供应链也跟着往死里卷,这样...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尊界100—150万的预售价公布之后,股价跳空低开,江淮以一己之力带崩汽车板块,背后市场担忧写在脸上。而这款车售价公布之后,网友评论一边倒,“江淮汽车一辈子也没想到,平时卖几万的车,和华为沾边后,能卖一百多万。...查看全文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欧盟正计划迫使中国企业向欧洲企业转让技术,以换取欧盟的补贴。两名欧盟高级官员表示,要求中国企业在欧洲设立工厂与转让技术的新标准将于12月首次引入价值10亿欧元的电池开发补贴招标中。...查看全文
怼天怼地的钊哥不久前称:台积电断供,国内除了华为,其他所有的AI芯片都得暂停。这句话引发业内的广泛热议,大家都突然意识到,车圈虽然都在卷智驾,大家一致认为智驾没有护城河,但多数都是拿国外供应商的智驾芯片来卷,这种先优势真的有壁垒吗?...查看全文
中国象棋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王不见王”,也就是说,双方的将帅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相对。两强对决,两个在同一领域很强的人一般不会走到一起。但现在,比亚迪意外的与华为强强联手。...查看全文
11月5日,华为公布最新的硫化物固态电池专利,名称为《掺杂硫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而《科创板日报》指出,华为这个新型固态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和稳定性,就像一个全能选手,有望在在好几个领域掀起能源革命。...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增程车电池衰减更快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换车时开始关注电池的性能与成本。11月5日,中汽试炼场账号发布了一份新能源汽车电池健康度评估测试报告,结果显示,2019款特斯拉Model 3在行驶11.6万公里后,经...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蔚来创始人李斌曾经说,搞不懂为啥有人还买油车,除了闻点汽油味,还有啥?在蔚来看来,纯电才能代表新能源的方向,摆脱发动机、变速箱与油箱,没有汽油味,没有污染物排放。蔚来可谓是新能源汽车的一面旗帜,它已打通9条横向高速换电网络,布局了...查看全文
10月31日,针对“上汽集团、吉利控股集团下属smart汽车有限公司和沃尔沃汽车亚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单独与欧委会进行价格承诺谈判”等消息,上汽集团与吉利控股集团均发布声明否认。...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日前互联网上流传的一张“再不努力只能开BBA 中国市场新势力车型售价”图:109.8万的仰望U8、81.49万的小米SU7 Ultra以及80万的蔚来ET9等车型悉数上榜,不少网友又喊出那句:再不努力,真的只能开BBA了。...查看全文
从奔驰的做法来看,它基本实现了废旧电池的高回收利用率,化废为宝,将回收电池用于自己的电池模组生产,这无疑是电池回收的一大典范,对我们有着一定的示范与参考价值。...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奇瑞在2024年全球创新大会上发布的固态电池引发了业内不少的讨论,如果确如其所宣称的那样,那么这带来的影响可能会很深刻,因为这项技术不仅在续航里程和安全性能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更重要的是可能解决了电车自燃的安全性问题。从奇瑞这款固态...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日前,一向低调的奇瑞正式发布全固态电池,不玩针刺,切掉一块角仍能正常充放电,该电池要在2026年上车,2027年实现大规模量产,可让电动汽车续航超1500km,如果这款电池上市,能否终结电车自燃?...查看全文
中国车企该清醒过来了。台湾辉能在10月14日在巴黎车展上宣布推出了全球首款100%硅复合负极的电动汽车电池,能量密度为321Wh/kg,预计到2024年底将提升至355Wh/kg。...查看全文
日本、欧洲、中国大陆以及中国台湾、韩国等都在推进研发。从日经网的网站统计数据来讲,过去 4 年期间,日本总共发表了 70 多篇与固态电池相关的论文。...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长城魏建军说国产车与日系车有差距,这话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因为国产车打的日系车节节败退是不争的事实,国产车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超过了日系车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长城魏建军这个观点让不少网友不太认同。...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第一款官宣没有方向盘和刹车的量产新车面世。10月11日,特斯拉最新的无人驾驶新车Cybercab引发业内关注。有人认为,特斯拉robotaxi带给人的震撼似乎让人看到了最初的苹果手机。乔布斯去掉了手机的实体键盘,改变了一个时代。...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向智能化方向深入,AI模型引入自动驾驶,带来了端到端技术之后,汽车厂商正在向AI厂商转变,尤其是中国车企纷纷卷起城市NOA竞赛后,算力更是成为了非常关键的一项竞争。...查看全文
国庆回程,一个明显的现象是,高速上的增程车越来越多,增程车扎堆排队充电,引发纯电车主的抱怨声也越来越大。反映在数据层面,是增程车的增长速度远超纯电,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8月增程式车型的批发销量达到了11....查看全文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排队充电的增程车车主越来越多,引发了部分纯电车车主的不满。在今年7月,极氪的朱凌博士就谈到一个现象,高速上一个服务区七个充电桩,四个增程在充电。...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国庆高速堵车,燃油车又扳回一局。今年国庆,提前回家的大聪明都堵在路上了。根据封面新闻报道,国庆出行假期第一天,就迎来了首个小高峰,其中高速公路以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高达16710万人次,环比增长了30.4%。...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看汽车行业的发展要看龙头,全球汽车市场并不是铁板一块,中国汽车正在改变全球汽车市场的格局。从2024年上半年的比亚迪财报来看,比亚迪实现了三个第一,首先是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32.6%,累计新能源销量161....查看全文
但本田最近发布的市场数据显示,8月份在华总销量仅5.6万辆,同比暴跌44.3%,不及比亚迪月销量的六分之一。...查看全文
华为再三重申“不造车”,目的是帮助企业造好车,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如果从利润方面来看,华为不造车的原因可能找到了。...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全国第一个禁售燃油车的省份来了,最近海南的一纸公告,已经确定,2030年停售燃油车。《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除特殊用途外,全省公共服务领域、社会运营领域车辆全面实现清洁能源化,私人用车领域新增和更换新能源汽车占比达100%。为什...查看全文
在蔚来汽车高管连炮竹般隔空喊话后,理想发了8月份第二周新势力品牌销量榜,坐稳了新势力头部的位置,而问界的销量则腰斩,仅为3900辆,下跌58%,被零跑超越,也快被小米SU7赶上了。...查看全文
下半年的新车周期逐渐拉开帷幕,比如8月已经上市的吉利银河E5、享界S9,和8月即将上市的小鹏MONA M03、极氪7X、长城哈弗H9换代。吉利银河E5在上市几天内曝出下单量超过1.5万台,享界S9在上市24小时内的大定也突破2500台。的确...查看全文
针对近期热议的多地宝马4S店拒不交车事件,宝马中国做出了回应:“我们已注意到相关内容,并在内部进行了初步调查,涉及的案例均是个案,且每一个案例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宝马退出价格战,近期引发了一系列冷嘲热讽。不少人认为宝马不卷价格,是准备卷铺盖回家。也有观点认为,只定位高端人群,BBA由于高价格市场份额受到国内电车进一步挤压,退出中国市场。但目前来看,国产车企的价格战也到了踩刹车的时候了。宝马...查看全文
在过去,当人们提起问界,一般是说华为问界,问界就等于是华为的车。其二,华为这样做也是表明态度不造车,问界是问界,华为是华为,华为这种姿态,相当于华为在纠结了这么久之后,已经亮明态度,未来也不可能下场造车了,成了一个车企供应商。...查看全文
雷克萨斯国产化,要在中国生产电车,源于这其实是十年前就定下的计划,丰田领头,本田、富士、川崎等巨头联合的日本新能源车制造中心,将在中国落地。...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居然是油箱?日前乘联会公布了国内1-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其中纯电动汽车累计零售量1931676辆,同比增长17.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包含增程式)累计零售量1324095辆,同比增长70.1%。...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电池技术对于电动汽车,无异于发动机之于燃油车,掌控了电池技术的制高点,就相当于占据了电动汽车未来的主导权。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上汽被加关税最多,达到了38.1%,是因为上汽集团是唯一一个公开拒绝向欧盟调查机构提供电芯关键...查看全文
如今中汽协已经对欧盟加征关税做出回应,表示强烈不满,该决议也遭到了德国的强烈反对,但在法国和西班牙的大力推动下,这一决议还是得以通过。...查看全文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发布公告,自2024年7月1日起,享受车船税优惠的节能、新能源汽车需达到新的技术标准。...查看全文
据多家媒体报道,原价35.39万元的新能源汽车宝马i3,当前报价为17.5万元,价格直接“腰斩”。不过,须办理分期贷款才能按照这一价格提车。...查看全文
近日,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2024年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痛批汽车行业内卷严重,他表示,企业的目的是盈利、交税、促就业,而过度的内卷化竞争并不利于整个汽车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查看全文
而在内燃机技术上,日本汽车制造商似乎选择了另一条路。丰田联合斯巴鲁和马自达发布了面向电动化的全新燃油发动机可适配油电混合动力和插电混合动力技术,在日本东京,丰田汽车、马自达、斯巴鲁三家车企的掌门人承诺将通过使内燃机与电动化技术相结合,与绿色...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燃油车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继乘联会在2024年4月公布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突破50%后,2024年5月第三周(13日-19日),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达到了16.8万辆,上险渗透率也首次突破50%,达到50.2%,超过燃油车。...查看全文
固态电池最近大热,一个个都宣称攻破固态电池,各种概念炒上天,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早前卫蓝新能源宣布360Wh/kg锂电池电芯正式交付蔚来汽车之后,上汽旗下智己汽车披露了行业首个准900V超快充固态电池即将量产上车,后来长城汽车宣布已经具备全...查看全文
早在去年6月,欧洲议会通过了《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定只有具备碳足迹声明和标签以及数字电池护照的电动汽车电池和可充电工业电池才能进入欧盟市场。...查看全文
根据36氪报道,华为发布相关人事调整文件, 余承东卸任华为终端BG CEO一职,仍保留终端BG董事长职位。...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4月27日,山西运城下属的夏县高速路上,一辆黑色问界M7发生追尾事故,车上3人不幸遇难。该事件引发了巨大的舆论关注与争议,事故视频显示,问界M7的隐藏式门把手疑似并未弹出,车门打不开,有几人在尝试砸车窗施救,车头大火在熊熊燃烧。...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4月27日,一辆黑色问界M7在行驶过程中不幸追尾洒水车,随后车辆发生起火事件,该事件目前引发公众热议,现场视频起火点疑似增程器区域起火并迅速蔓延。综合新浪科技、凤凰新闻与界面新闻报道,问界M7起火,司乘3人遇难,隐藏式门把手并未弹...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7.9%,如今,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超过50%,在如此巨大的需求之下,新能源车却面临买车容易养车难,被保险卡脖子的困境——近期有新能源车主因为3年没出险,反而保险费贵了1000元,直呼太贵。...查看全文
红衣教主周鸿祎越来越懂流量了。此前余承东针对余承东手机支架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一针见血指出,如果不用手机支架而用车载导航,那么手机可能会被女朋友拿去玩,拿去做检查,所以手机一刻也不能离开你的视线。这一波周鸿祎的观点引发了很多车主共鸣,认...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特斯拉要裁员10%,这一次裁员或是新能源汽车正在面临瓶颈的信号。据凤凰网以及美国媒体15日报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致员工的内部电子邮件中表示,该公司将裁减超过10%的全球员工,以削减成本并提高生产率。...查看全文
固态电池近期大热,呈现大跃进式的发展,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2023年6月,卫蓝新能源宣布360Wh/kg锂电池电芯正式交付蔚来汽车。...查看全文
近期每经报道,固态电池轻松实现续航 1000 公里,多家厂商走到台前。在欧洲,德国宝马,已经在自建电芯研发中心,并和 Solid Power 合作,表态在 2026 年实现固态电池突量产。...查看全文
在业内猜测与华为合作的日系车是日产还是丰田之际,根据目前腾讯新闻一线的报道是,这其中,华为与日系车合作车企是丰田。...查看全文
山东宣布3月起对氢能源汽车高速公路免费,这个事情其实是一个风向信号,这意味新能源车不再等同于电动汽车,国内的新能源车发展方向不仅一条,电车或将迎来终极对手。...查看全文
日前,丰田集团正式公布去年销量,2023年,整个丰田集团新车销量及产量双双创历史新高,全年在全球范围内一共售出 1123.3万辆新车,创下了自成立以来的最佳记录,并大幅领先大众汽车集团,连续 4 年坐稳全球第一的宝座。...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此前,乘联会公布了2023年12月汽车(乘用车)销量数据:汽车市场整体销量为235.3万台,是近三年来的最高单月销量。全年销量为2,169.9万台,也是近5年来的最高年销量。12月轿车销量达到了109.5万台。其中燃油车终于夺回销...查看全文
近日,一男子拍摄的质疑充电桩收费高的视频引发关注并上了热搜。视频显示,该男子在连霍高速开封服务区2号充电站(霍尔果斯方向)充电,一共花了99.65元,其中电费58.25元,服务费41.4元。...查看全文
2024 年 1 月 9 日至 12 日,全球最大的消费类电子展CES 2024中,禾赛科技、图达通以及不久前刚在港交所上市的速腾聚创三家中国激光雷达头部企业悉数亮相,积极“秀肌肉”。...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近期博世高管点评华为,表示跟它竞争没觉得有压力,在智能化领域,我们比华为强的多。但是,伴随着博世喊出智能化比华为强的口号背后,博世却在大规模裁员,计划2026年底前在软件和电子部门裁员约1200人,其中950人位于德国。...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近期,博世中国区董事会总裁王伟良突然点评华为,表示华为从目前来讲,它事实上已经参与了造车,它正在形成华为自己的汽车品牌,虽然它不用自己的名字,华为也是博世的客户,但博世跟华为竞争没有压力,智能化领域,我们(博世)比华为强的多。博世...查看全文
车企自研电池蔚然成风,宁德时代急了。据媒体启动PowerOn消息,宁德时代为了巩固市场地位,已经开始梳理其电池资源产线,强行推进电池成本降低,比亚迪弗迪也于近日发布了内部通知,敦促内部团队进行电池降本。...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日前,日产旗下豪华品牌英菲尼迪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卖不动,也越来越麻烦了,目前大量经销商关门退网,引发外界对其是否会退出中国市场的讨论。根据界面新闻报道,在目前,英菲尼迪濒临退出中国市场,经销商退网、门店销量锐减。...查看全文
在问界M9发布之后,有了一个新段子:你们再不努力工作,以后只能开奔驰与宝马了。从定价来看,国产新能源集体冲超高端的趋势,引发了很多争议。...查看全文
早在今年10月,新M7上市25天收获5万订单,让理想感受到了巨大压力,理想汽车当时召开秋季战略会,密集讨论未来5-10年的战略方向和落地节奏等,也包括应对华为的方案,强调要避开华为锋芒,如今问界M9的大货车撞击测试,可能会让理想压力更大了。...查看全文
近期小米汽车——小米SU7是新能源汽车圈的大红人,车未发布,但是相关的消息与进展以及讨论越来越多。小米汽车最被关注的一大亮点是,小米汽车神似保时捷,尤其是侧后方的溜背设计,引发了众多争议,日前一加设计师炮轰小米汽车,称贴上LOGO就是年轻人...查看全文
吉林长春、哈尔滨、山东、河北、北京、内蒙古等北方多地寒潮暴雪,让新能源车主苦不堪言。北方寒潮暴雪,一些新能源车主后悔了,取代油车成“闹剧”?...查看全文
日前,根据媒体消息,上海2024年绿牌政策落地,明年继续送,这一消息让不少车企欢呼,特斯拉、蔚来、智己等品牌的销售人员已在朋友圈更新此消息,有车企销售表示,因为新政下来,自12月16日起到月底无休,全力冲销量。...查看全文
文/王新喜早在今年3月,乘联会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合并蓝牌、绿牌的建议,并且预计未来两年就将成为现实。“绿牌两年内取消”曾经引发了巨大的关注与热议。而前段时间,“上海今年底将停止对纯电车型免费送绿牌”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但这并不是...查看全文
在不少国人眼中,丰田在两年前就已经是诺基亚了。如果拿国内月销量达到30万辆的龙头新能源车企比亚迪来比,我们对这个利润有直观的感受,在2023年上半年,比亚迪狂卖125.56万辆车,创造中国车企的销量记录,利润高达109.5亿,但是在不少国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