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布衣乐虎头像布衣乐虎头像

    布衣乐虎

    认证:雷克萨斯GX车主·车龄11年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3281粉丝2关注2358获赞关注
    今天问界车主集体怒喷图1今天问界车主集体怒喷图1

    自由的生活家cRJ智界S7刚提的新车,6月26日早上8点11分堵车高峰,车速约60左右,遇前面3车追尾,本人主动踩刹车减速,在深踩刹车85%时且与前车还有近2米时,AEB还介入刹死(4S店后台调出的数据),致后车严重追尾,双气囊全部弹出,后车全责且车报废。被撞后第一时间告知4S店和鸿蒙智行(有聊天记录和电话录音),截止目前7月1日18点,华为鸿蒙智行或者奇瑞方面没有一个技术部门或售后部门的客服告诉我:在车主主动深踩刹车85%快刹停时AEB为什么还要介入?(正常情况是车主主动深度踩刹车70%AEB就不会介入,系统会默认车主是在主动规避风险,避撞任务是由车主自己完全完成,AEB不触发)。是华为的AEB设计方案有问题还是奇瑞的车造的有问题?鸿蒙智行到底有没有售后部门?鸿蒙智行是否是一个只管卖车而不管售后的平台?以后在鸿蒙智行APP上买的车,是不是都有这种风险:鸿蒙智行只卖车,有售后去找造车的;而造车的说:我没卖车,钱是鸿蒙智行收的,你去找鸿蒙智行?一一这种售后还真是“遥遥领先”!这种忽悠客户的本事在众多汽车品牌中也真是“遥遥领先”了!也第一次见识了这种“遥遥领先”的套路!也才明白了有位先见之明的人说过一句话: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因为灵魂不在自己手中后,你就只能任人摆布! 现在开始后悔买这种所谓“深度合作”智选车模式的车了,估计鸿蒙智行的员工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回复。正常的话,应该是华为方面回复,因为华为不仅提供了智能汽车的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而且还深度参与产品的定义、设计和销售环节,将合作车型纳入华为自己的销售渠道进行售卖,并搭载华为自研的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一一这也是我在对比众多新能源车(小米S7、智己L6、极氪007等)选中智界S7的最根本原因,但这也可能是也我选车最失败的地方。因为他们可能会一句话:我们不造车。让我无法反驳。因为车确实是奇瑞生产的,去找奇瑞厂也很正常。所以,我现在开始后悔买这种合作生产的车了,更担心以后若真有售后问题,两个厂家会不会推来推去?目前,车被撞是后车全责,我做为驾驶者车主只是想了解我自己车AEB正确介入的条件,以便以后更好的驾驶这辆车,提前做好预判,尽量减少这种被追尾的机率,但目前感觉买这种合作生产的车,这个最基本最简单的想法可能是个奢望。但个人觉得,AEB介入条件应该是华为方面回复,我也更愿意相信华为方面的回复,奇瑞汽车不回复也正常。毕竟我的车是在鸿蒙智行4S店买的。在没有得到华为方面官方的正确回复前,我感觉自己就像开着一个定时炸弹,真担心哪天又出现:在高速行速时,遇前面有故障,我主动深踩刹车时,AEB突然介入刹死,导致高速行驶的后车高速追尾,那真成了冤大头了!

    问界M7是好车图1问界M7是好车图1
    问界M7是好车图2问界M7是好车图2
    问界M7是好车图3问界M7是好车图3
    问界M7是好车图4问界M7是好车图4

    #人人写点评一直深度关注问界的销售和交付状态,写写自己的分析,数据来自公开信息,也是对自己判断的印证,到底是依靠华为的品牌力拉动还是靠产品力不断的延伸,美誉度增加,顾客口碑带动市场,这个完全可以从数据曲线中找到答案。 M5新款发布后订单迅速破两万,新M7Ultra发布后订单也是很快破两万,M9据说一周的订单也在2000左右,如此看来,貌似订单挺充足啊。 M9在3月22号订单达到6万台,前几天余承东公布大定达到9万台,上个月交付16000多台,总交付42000多台,剩下的假如每个月按现在的交付能力15000台左右,还能延续三个月, 再来看工厂产能,两江智慧工厂和凤凰智慧工厂都是成熟厂房了,设计产能都是年产15万辆。龙兴超级工厂一期设计产能30万辆。 根据过往记载,M5曾经一个月交付7000辆以上,M7最高一个月交付3万以上,M9一个月交付1.5万也不在话下,注意,我说的不是设计产能,而是曾经达到过的高度。 M5从5.15开始大批量交付,新M7从6月2日开启大批量交付,M9一直在稳定交付,如此算,6月份如果三个工厂都满产,交付5万辆应该不在话下,一周交付1.2万不是问题。 但实际情况是M7不到4000,要知道在新M7焕新版发布前,都已经提前生产了一大批,6.3-6.9才不到4000,提前生产的车都去哪了?一天才六七百,工厂直播不是说24小时作业么? M9一周不到3000,也就是一天才400多点,离设计产能还有很大距离。之前是不是说是几秒一台车的? M5呢,一周不到1000,一天才150台,这还是全自动流水线作业么? 赛力斯在干吗? 其实,归根结底,是后续订单跟不上,产能都是跟着订单走,订单足,产能提升,订单不足,产能下降,偌大的生产线,启动和关闭都很费时费力,会造成资源浪费。 目前从最近几个月数据分析,主要是新款m5/m7订单跟不上,当然不是和其他品牌的后进生比,是和去年9月问界新m7再次上市盛况比,问题是竞争太激烈还是产品力不足这个各有看法,各花入各眼,但是起伏不定的订单对工厂和客户交付会有挑战,开足马力后面没活干,理想mega调门起的太高后面就得裁人,而控制生产节奏顾客交了钱等着拿车,购车体验会下降,大定也会流失,新问界m7大定19万,最后交付了15台左右,有4万台大定流失不是小数目,所以造车是考验组织力的大事,上次李斌说交付不是一种能力我笑了。 后面赛力斯是准备一下降价还是再开发布会应对? 还有很多人期待M8开拯救数据,它的定位空间在那里?同门的智界R7也在弦上,还有阿维塔的增程也快上市,本来今年无论新能源车还是油车都是生死年,运气还是实力,靠营销吹嘘还是靠产品自己说话最后都会被市场证伪。 #问界新m7ultra##问界m9##新能源汽车#

    关于问界销量的分析图1关于问界销量的分析图1
    关于问界销量的分析图2关于问界销量的分析图2
    关于问界销量的分析图3关于问界销量的分析图3

    试驾了最高级的遥遥领先。实在是没弄明白。 廉价的内饰,副驾和二排的振动,莫明其妙的发电策略,pedalmap与豪华suv风格完全不符,激进的初段油门风格像是因为做多了小排量发动机,tip in and out充斥着各种 抖动和毛刺。方向的助力偶尔会有反馈的阶越。刹车和加速 导致的车身俯仰严重。投影也很难用。 我尝试着寻找我能学习的地方,但是很遗憾。 我觉得如果我负责的部分要是做成这样,我领导会让我滚 蛋。 但我又觉得,做成这样也能卖50万,一个月卖一万台,我 领导和商评部门对我的要求是不是太苛刻了。 完成度和PQ都非常差, 何谓PQ PQ是Perceived Quality的简称,中文名称感知质量。在汽车行业,它指的是用户在使用汽车或者触摸汽车时,能够体会出来的质感。对于车企来说,用户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他是否有意向购买的程度,因此,只要用户可以看到或感知到的部位,汽车工程师们都应该十分关注,全力提升品质! 用户是如何感知汽车的? 大家应该都有到4S店看车的经历,又是如何选车的呢?这也就是感知汽车的优劣过程。 1、 品质感知 首先,我们会仔细看汽车造型,感觉还OK之后,我们会再好好品味下内饰风格和营造出来的氛围等,这些过程就是品质感知的过程。 2、 舒适度感知 当我们在座椅上的时候,情不自禁会用臀部用力感受下座椅的软硬程度;再者就是用手触摸周边的材质,如中控台、门内饰板、方向盘等等,以上两点是触感。还有一种是听感,比如说开关门的声音、方向指示灯的"滴答"声等等。因此,舒适度是通过触感和听感两方面来感知的。 PQ的评价项目都有哪些? 通过上面内容的介绍,大家对PQ应该有大致了解,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干货分享环节——PQ评价项目!主要通过三个维度来评估,即外饰部分、内饰部分和其他部分。 1、 外饰部分 这里我们会从各个角度来审视汽车,比如从正前方看,看进气格栅、前保险杠、前大灯的搭配是否协调,也就是前脸是否好看;从侧面看,主要是看轮胎、轮毂、侧围、腰线、后视镜、门把手等,现在很多汽车都是通过这个角度来表现出运动感的;从后方看,除了看后保险杠外,我们还会关注排气管,不少人还热衷改装排气管呢。 最后,我们还会仔细检查车身颜色,看色彩是否暗淡、均匀。 2、 内饰部分 内饰与人接触的时间最久,因此要着重研究。 1) 色彩协调 现在汽车内饰已经不是单一颜色了,一般会有2-3种色调。设计师会根据想营造的气氛,来选择色彩搭配,比如红黑搭配彰显运动、激情;黑灰搭配突出沉稳、老练。这个跟购买者的年龄段、性格以及审美都息息相关。 2) 前排区域质量 这是考虑坐在主驾和副驾时的感受,此时需要对人们触手可及的仪表板、方向盘、前门内饰板、中央扶手等区域进行深入评价,主要从所使用的材质以及这些部品与周边搭配间隙大小来判定。如果大面积使用塑料且间隙较大,那给人的感觉就很low。 3) 后排区域质量 主要从后排乘客的使用角度出发,其中顶棚、地毯、立柱装饰板以及后门内饰板都是重点关心对象,判定方法和前排一样。 4) 储物盒质量 首先是看储物的地方是否够用,其次设计大小是否合理,最后就是储物盒的开关品质,车评人一般会拿矿泉水或佳得乐饮料瓶来测试。我想说的是最后一点,开关品质,豪车与普通车差别真的很大,储物盒开关的阻尼感设计非常重要,有的车企为了成本放弃了阻尼装置,直接上弹簧,开关就是"嘭——"一声!真是粗暴~ 5) 灯光照明效果 灯光包含了仪表盘背景光、中控屏灯光、氛围灯以及顶棚上的照明灯,尽量要设计得柔和一点,不能太刺眼,防止影响车主的正常行驶。如果能营造出温馨和家的感觉,加10分哈哈! 6) 按键操作品质 这个应该比较好理解,无论是方向盘上的按键或者是中控台的按键,我们希望按键的时候它能够给予我们一定的反馈,特别是如今触摸按键流行之后,这种得到反馈的需求更加强烈。不然开车时还得时不时确认一下是否已经完成"按键"操作,有点危险。 3、 其他部分 这里指的是除了以上两大部分外,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我们再简要介绍下。 1) 发动机舱的布置 这个属于总布置工程师的工作,该部分的布置是最复杂的,涉及的专业也是最多!可以比较下国外豪车与咱们自主品牌的,区别很明显,豪车的机舱布置走线比较规整、整体看起来饱满,而国内自主品牌给人一种空旷感。目前不少自主品牌热衷在发动机舱上面加盖板,本意是提升整车的高档感,但实际上仅仅是遮丑的作用,对于用户一般维护并不方便。 2) 空间感 这就是用户的使用感觉了,脚部空间、头部空间等等,属于人机性的布置,空间感越大,用户的感觉更舒适、更空旷!其次行李箱空间也是属于其中的一部分。 3) 视野性 主要是看进入车内后,感受下存不存在视线遮挡的情况。比如说,A柱如果做的比较粗壮,就会增加视野盲区面积,因此视野性就较差。

    试驾问界M9图1试驾问界M9图1
    试驾问界M9图2试驾问界M9图2
    试驾问界M9图3试驾问界M9图3
    试驾问界M9图4试驾问界M9图4
    试驾问界M9图5试驾问界M9图5
    蔚小理和某界们主动安全测试图1蔚小理和某界们主动安全测试图1
    蔚小理和某界们主动安全测试图2蔚小理和某界们主动安全测试图2
    蔚小理和某界们主动安全测试图3蔚小理和某界们主动安全测试图3
    蔚小理和某界们主动安全测试图4蔚小理和某界们主动安全测试图4
    蔚小理和某界们主动安全测试图5蔚小理和某界们主动安全测试图5
    蔚小理和某界们主动安全测试图6蔚小理和某界们主动安全测试图6
    蔚小理和某界们主动安全测试图7蔚小理和某界们主动安全测试图7
    问界车主维权图1问界车主维权图1
    问界车主维权图2问界车主维权图2
    问界车主维权图3问界车主维权图3
    问界车主维权图4问界车主维权图4
    问界车主维权图5问界车主维权图5
    问界车主维权图6问界车主维权图6
    问界车主维权图7问界车主维权图7
    我要吐槽,真难用图1我要吐槽,真难用图1
    我要吐槽,真难用图2我要吐槽,真难用图2
    布衣乐虎图1布衣乐虎图1
    布衣乐虎图2布衣乐虎图2
    布衣乐虎视频3布衣乐虎视频3
    2023-07-02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