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dd1937
如图
请问野马几个不同版本的原厂刹车盘直径是多少
换个刹车片,买的EBC黄皮美版,美版分高性能版和标准版(美帝标准版就是探险者3.0和飞行家低配配用的),买了高性能版,结果今天去装,后轮能装,前轮装不上,EBC刹车片面积比原厂的大一圈,说明美版高性能版前轮刹车盘比标准版(即国内的标配)大一圈
图是美国版的,国内后屁股应该会跟22的一样。 看轮毂,估计是HPEV版的。前脸的贯穿灯不知道低配的就这样,还是没装。
橙色的没几个人能吼得住吧
貌似推荐胎压是二百五?
之前价格没出来时就邀我去看车,后来我下了个小定没写全名,追着好几个电话让改全名,还说有试驾车了第一时间就通知我去试驾。 可从预售价格出来到都快上市了,销售再也没搭理过我,感觉他们也躺平了……
突然想起我云盘里还有好多DSD的音乐,能支持的话我去充个会员把它们拖下来
用随身wifi的话,每次点火后车机能自动链接不?还是每次得手动?
实际上锐界L本来就没在我的计划里,我最早是去看探险者的,去年换代的时候本来就想买,定老款铂金没货了,于是想着等新款来再说吧。后来新款上了,配置让人很不满意,顶配ST内饰颜色不可选,HUD、宽胎等又只有ST才有——看见没有,这就是福特的毛病,顶配给你上一堆配置,但总有个地方恶心你,锐界L也这样,顶配没加热通风,其他配置没HUD和座椅记忆,你说客户是差这点钱还是怎么的?福特商品科的可以拖去出枪毙5分钟了。 说远了,因为对配置不满意——大几十万我都掏了,干嘛要买个自己膈应的?所以探险者我也没买,后面去看飞行家去了,顺便等等7座GLC。当然,后面飞行家也一直没买,因为觉得买完就掉价20万有点不值,而且不是特别着急换车,所以就慢慢看咯。(顺便说一句,也就是X5没七座,否则我肯定买X5,X7买不起,就不提了……) 福特销售之前加了我,有天给我打电话说锐界L到了,内饰和二排(我家俩娃,我比较喜欢二排好一点的)比探险者要好,请我去看看。我想着要是价格合适,也没必要非得可着贵的来,20多万搞一个最新款的车,省2、30万岂不美滋滋?于是就去了。 孩子倒是很喜欢锐界L的二排,但太座还是喜欢探险者。我个人觉得锐界L设计还是充分考虑了中国家庭使用的,这跟老款锐界是有本质区别的。凭良心说,锐界L内饰设计上还是用了心的,至于做工,长安拖拉机厂大家都知道啥样,也就不用多提。总的来说,锐界L还是一辆漂亮的、非常现代化的车。 重点在于对锐界的价值判断,这个应该也是多数人喷锐界L定价的原因,我谈谈我对锐界L的价值判断是怎样的:如果仍然是CD4,那我觉得纯油车(因为我这次换车只考虑买纯油的)顶配32万内落地可以接受,但是C2平台的锐界L,我只能接受其纯油顶配26万内落地。差价达到了6万对不对?这是个什么心理呢?一是对比同为C2的蒙迪欧,其顶配为22,按SUV加2万算,也就值24;二是对比探险者,低配探险者31,发动机变速箱差不多值3万,这就28了,平台降级算一下,差不多也就剩24-25了;三是对比同期国产车,看看人家的配置……。 在我看来锐界L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它的定价,也不在于它的配置,所有问题就在于它叫“锐界”这个名字,用了这个著名的名字,就要接受大众对其进行价值判断,要接受新老对比的拷问。我相信,要是它叫个别的锐X或者X界,大家也不会这么挑剔。但它叫了锐界,但价值并不符合这个名字,那就不要怪人评价:“你也配叫锐界?” 有人说,网上的喷子是买不起才喷新锐界L的,但是我相信这只是少数,像我,都看到飞行家去了,也不耽误我来喷锐界L啊。所以还是一个德不配位的问题。
上周末被邀请去看了下锐界L,总的来说还不错,但是今天看官方出了配置表,就不明白长福商品科是怎么想的。 至尊版都没有主驾记忆,但都有一二排通风,Stline有主驾驶记忆,但一二排没通风, HuD只有St有,但St只有一种内饰颜色。 明显感觉到这个配置就不是很想让你买Stline的样子,而且配置表明显想照顾探险者。 如果至尊油版25起售,感觉要凉的样子。
昨天路上看见个风骚的花瓣轮毂,才发现原来大探是跟豪车靠近啊
我就想说美版探险者长安不喜欢,有人照抄了也被删?
下午翘班去东方广场看23款展车,路上有点堵,到了大概5点半,结果人现代店子收摊了,人撤了,车子罩上了车衣。 隔壁的蔚来,凯迪拉克等等灯火通明…
觉得如果把进口税刨去,价格比探险者便宜的样子。就看这次探险者给不给力了,虽然我两个都不打算买
最后排三头枕,顶棚还有中间座位的安全带
问界M7和老舅真是好对手… M7的内饰豪华感比老舅强,但是做工相对比较糙, 同样是副驾驶二排有腿托,M7可以一键放倒(必须前后无人,因为要往后移动,前排也要向前移动)感觉老舅应该逻辑是一样的,但没做完,要不然二排腿托为啥会卡脚… 今天正好带着小朋友,坐二排试了试,1米4,老舅二排躺平了安全带会卡脖子,M7稍微好点,因为安全带在座子上 M7也两个无线充电座,但是有斜面,比老舅的好点,充电器下面都是个镂人空空间 M7没冰箱,差评 M7没激光雷达,差评
二排滑道比较短,座椅比较厚,如果个子较高,躺下升起腿托会夹脚,想比较舒服需要把副驾往前移动,副驾坐姿会不太舒服。主驾驶显然是不可能随后排意移动的,所以就只好不配了。
1,实车比照片好看; 2,皮质用料不错; 3,白色不耐脏; 4,没备胎,轮胎里有静音棉,所以只配了气泵; 5,方向盘是电调的,三组记忆和座椅外后视镜联动 6,HUD投影位置可以调高低,但是能不能跟座椅记忆一起联动,销售被我问懵了,回答是不能; 7,门板和仪表台整皮绷上的,感无设计感,感官档次略低; 8,车内的灯都是触摸点亮和关闭; 9,第二排不能向前放到,第三排放倒后不是平的,大概有15°的坡度; 10,第二排滑道太短了,右侧座椅躺下后再展开腿托会夹脚,如果想不夹,需要把副驾往前移动很长距离; 11,第三排坐垫比一般7座或者6座的坐垫长,能比较舒服,但是第三排出风口在坐垫下面,对着脚踝吹,就很不舒服了; 12,后备箱有个可以拿下来的盖子,下面是成型泡沫,装着备件包,再下面是发动机启动电瓶,这个不能理解,前仓连个电瓶都放不下了? 其他想到再加
主要是理想的店理我有点远,不想去。 上次去商场看到理想ONE了,看了看车,觉得还可以,当然one不满足我的需求,就加了销售微信,让他l9上市的时候告诉我一声。 看了L9的发布会,有几点感觉: 1,是理想团队对于汽车的设计还是不成熟的,大量设计资源偏向于车头车尾了,整体表现就是一个“素”字,包括外观和内饰,给人感觉并没有到50万的级别。也别扯什么家用之类的,从设计成本上来说,现在这个造型和更复杂的造型相差不会太多。内饰也是,显得不够高档,虽然用料足够高档,但是给人感官并不高档,比如门板、仪表台没有用双缝线,就是整个一个平铺的,让感官不是特别好。 2,内饰3块大屏,看起来很高科技,对我来说,三个大屏加起来效果可能还没有一个HUD来的好。我在车上都是禁止孩子看视频的,因为对眼睛不好,所以过多的大屏实际根本没有太多作用,大屏可能停车的时候有点用,但这个场景会比较少。 3,L9设计团队应该是有二胎的,但估计二胎还小。因为两个孩子都大了就会知道,任何事都是患寡而患不均的,后排一边有桌板腿托,一边没有,是等着两个孩子打架吗?每次上车靠猜拳?还是开一半路上两人换位置?真有两个半大孩子,就会知道,这样的设计不会让你舒心,只会让你的两个孩子不停地烦你。 4,内饰的棕色太深,红色太骚,外观又没有白的…… 5,说完不太好的,再说说好的方面,空气悬挂、电吸门值得赞,我换车的话没有这两项基本就不考虑了,因为我需要换一台跟现有车完全不一样的。 最后,销售一直让我下小定,但我没下,我需要去看看车,25号约了巡展,到时候去看看静态的展示,可能后面还需要试一试高速120时的再加速能力才能把L9列入考虑范围。 总的来说,L9还是用了一些心思的,但是细节方面并不是很到位。可能会吸引一些我这种潜在车主,但是吸引力又不太足够。
虽然探险者是我一直喜欢的车,但综合考虑后,我决定继续当等等党了。昨天跟领导大人达成共识,今年不换车,明年看看飞行家中期改款咋样,合适的话换飞行家行政版。 经过深思熟虑,我觉得目前的探险者跟我现在的车相比,其实除了L2外,其他方面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开了这么多年车,也换了好几辆了,我希望能在这油车即将落幕的时代,换一辆更高级别的v6纯油车型。 各位探友,山高水长,有缘江湖再见!
我朋友提车了,来问我,问题是我也不知道啊。3m,龙膜等等品牌挺多的,来问问车友们都怎么选的?另外前档,前侧后侧透光率怎么选?
还是说是自动的不能自己设置?
低配中配20寸轮毂,高配21的 选装: 前格栅造型、前格栅上组合灯、暗铬前保饰件、黑色前保下饰件、前部亮铬或黑色EXPLORER标识、前置摄像头、暗铬饰条前组合灯、前部雷达、前部侧雷达、暗铬饰条贯穿式后组合灯、黑色后部EXPLORER标识、黑色后保下装饰件、带饰条的尾门槛防擦装饰件、侧部ST-Line标识、黑色侧裙装饰条、亮铬饰条门把手或黑色饰条门把手、黑色行李架、轮辋、带摄像头外后视镜底座、后部侧雷达、车身同色车顶;4.该车型可选装ETC车载装置;5.该车型配备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EDR). 同批申报的还有飞行家三款车,应该是也要改款了。
应有尽有,还不是一家。无语…
我看起来就那么像买不起洗浴王的人么?销售把我带车边上,然后就走了,再也找不到人了… 内饰太老了,屏幕还没有我现在开的车的大,pass…
国产六代的外形相对来说其实并不算特别成功,首先一个是镀铬件运用得太少,整车不够闪亮,造成豪华感不足,另一个是国产版跟美国版比,大嘴是单纯的六边形,但是六边形前脸在车上最适合的是内凹,即侧面看上边比下边长,或者稍平,这样能突出力量感(参见阿特兹和新蒙丢丢)下边比上边长适合全网大嘴(参见艾尔法)或者小U型嘴(参见路虎),这样能体现豪华感。国产六代粗暴地搞了个下凸六边嘴,不用说都知道是在向当年哪款热销车靠拢,但是其视觉效果并不是很协调,反观美版车,要么是普通版在灯下做了尖角,变相把中网拉成了U型,要么是运动版中网中间直接加横杠,变成另一造型了。 另外探险者在美帝更多是工具车,所以尾部处理也很简单,内饰也比较糙,这些在美国都没啥,反正车价便宜,美国人看中的也不是这些。但是现阶段在国内,车不仅是生产工具、代步工具,也承载了社交功能,所以探险者这些缺点在国内用车环境来说,就是简陋了。销量不佳也说明其产品力并没切合国内消费者的爽点。国内购买现款六代探险者的用户应该更多地看中三大件,操控等方面,而不是特别在乎内饰以及做工的理智且比较懂车的一族。然而这很明显限制了探险者圈子的扩大,因为更多的消费者还是通过感受做工精不精致,外观豪不豪华来判断这辆车好不好。所以现款探险者销量上不去是必然的。就像我,开了很多年的福特,再看现款探险者也不免发出:内饰做工跟十几年前比没什么大进步的感叹。 以前有媒体说中国没有汽车文化,我是不同意的,国人追求豪华,追求精致难道不是自身独特的汽车文化吗?非得跟美国人欧洲人一致才是文化吗?所以,改款必然要与中国国情接轨。 2022探险者改动最大的几个地方,一个是把前脸搞成切角六边形,斜度减小,一个是把后尾灯装饰做得更复杂,这都提升了整车的豪华感,加上内饰改得比以前更好,这其实才是能在中国热卖的30万级别车应该具有的东西。至于操控,动力,在大部分国内消费者心目中,那都是靠后的。所以我个人觉得此次改款是成功的,而且我个人觉得改款并不难看,唯独不理解的是,为啥雾灯给改没了,省200块成本,会让外观豪华感大打折扣。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长安拖拉机厂的审美水平还是有待提高的,那个30周年纪念版的红耳朵配色是个什么玩意?三线汽配城风格也比这个强吧…… 最后说一句,新款2022上市后,外观内饰的接受度肯定是比现款强的,虽然很多人批评硬汉风改没了。但是我们得知道,现在这个社会,硬汉不受欢迎,只有娘炮才有流量啊……
估计跟路虎很像 下面的图是媒体报道的,但是这张图是在现款st车型上p的,前脸估计接近,轮毂样式不对。 我个人不太喜欢机器盖子上有字母。
网上透露的图应该都是官泄,都是用的广角镜头拍的,照片都是变形的。跟正常宣传照角度和镜头都不一样,故意拍丑了的。 我用镜头矫正试了下,看起来是不是好多了?
不得不说福特的做工就是糙,内饰精细程度不咋地。觉得那个无线充电槽设计得特别脑残,只能放苹果,长度大于苹果的一律放不进去… 大众2.5T没车,订车要半年,放弃。 在福特店谈了谈价,铂金六座优惠10000,置换12000,但是现款可能定不上,于是让销售什么时候上新款什么时候给我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