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是否需要“一步到位”后视镜是司机的眼 非常重要 但是好多新手 确实不会看不会调 到底应该怎么调后视镜呢? 很多驾驶员转弯和并线时有没有转头查看后视镜的习惯,所以并线剐蹭车辆、甚至碰倒行人、非机动车的例子屡见不鲜。 除了看后视镜之外,任何时候只要是并线、转弯之前,一定要迅速的转头查看路况。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消除驾驶盲区。 还有就是坐姿的前后高矮都影响到你的视线,所以在调后视镜之前,一定先调整到一个合适的坐姿。 后视镜的调节 01 中央后视镜 从驾驶员视角看过去,中央后视镜里的画面应该是这样的: 地平线处于镜子中间的位置,后挡风玻璃应该充满画面,车后面摆了各种杂物、毛绒玩具的请好好清理一下! 接下来在讲解左右反光镜调节之前,先要说一下盲区的存在。 通过合理的调节,左侧“盲区”基本上是可以消除的!右侧这个位置的盲区是没办法消除的。 以前有一些车是大小耳朵的设计,就是右后视镜比左边大,就是因为右侧盲区比左侧盲区更难避免。 ▲大小耳朵 还有就是现在很多车型都配备的双曲率后视镜,在镜子外侧是广角设计的,也能很大程度减小盲区。 ▲双曲率后视镜 02 左侧后视镜 首先,地平线放在画面中间位置,自己的车身在画面右方1/4处左右。这个调法应该是比较合理的。但就会产生上面说的左侧盲区。其实左侧基本上是可以消除的,方法就是使劲往外掰后视镜,让自己的车身彻底消失,但这又产生了另外的盲区,致使停车时看不到自己的车身,这就没办法两全了,很不方便。 03 右侧后视镜 地平线放在画面3/4左右的地方,就是露出地面要多一些,这样可以在停车时观察到车辆与地线或是马路牙子的距离。而车身在画面左方1/5左右,同样尽量多留出路面,这样就能最大限度避免上面说的右侧“盲区”,但是并不能完全避免,因为后车在后视镜中消失的一刹那,车子就已经出现在你右侧车窗的视线中了,此时只能转过头去才能看到那辆车。 通过后视镜判断车距 这里说的车距,是指双方车辆相对速度一样时,才具有参考意义。如果后车速度较快,你通过后视镜第一眼看它时距离是足够的,但当你做并线动作时,它可能已经冲到一个危险距离了,还是会造成危险。要是有一个能随时侦察后方车辆动态并能主动提醒的设备那就很好了。 当后车接近,全部进入你的视线,并且占据后视镜较大面积时,通常而言这个距离已经很近了,这时想要并线就要注意了。 但是这个距离根据不同车型、不同后视镜面积,也都会产生变化,而且现在很多后视镜都是广角大视野的,距离都会有失真,一般都会缩小一半以上。 所以说,只有勤观察才能准确把握车与车之间的距离,转弯并线时、更是要转头观察,才能最大程度保证行车安全。 通过科技设备判断车距 并主动提醒 汽车变道辅助系统(LCA) 匠承变道辅助系统是基于 24GHz 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完全依照 ISO17387 国际标准设计,为驾驶者的安全驾控设立“盲点安全眼”,当后方两侧相邻车道 0-30米范围内有车辆接近时匠承尊享版变道辅助系统会根据危险程度对驾驶者进行主动预警,可以有效的解决高速行驶中的动态盲区所引起的事故隐患。 1、盲区监测(BSD):侧后方0-8 米内如有车靠近,则LED 报警灯常亮,此时如打转向灯则LED 报警灯会闪烁,同时有嘀嘀嘀三声声音报警。 2、盲区内有车想同速度跟进报警:侧后方0—8米有车靠近,靠近后速度与我们保持一致,但是后视镜完全看不到,此时如果变道非常危险,报警方式同盲区监测! 3、主动超车预警(AOA):向前超车后,需要变回原车道,侧方0—8米内依然会有运动车辆,此时报警灯会常亮,而如果打转向灯变道则报警灯闪烁,同时滴滴滴三声报警,对超车后误判,误以为完全超过,但是车屁股刚好与别人车头并排,此时变道起到了决定性的救命作用! 4、变道辅助预警(LCA)也叫快速接近预警(CVW):侧后方8-30 米内当后方车辆快速接近时,而且与本车碰撞时间小于 7.5 秒时,精密算法启动快速触发报警;在高速时特别有用,此乃救命神器! 5、倒车车侧横穿预警(RCTA):0-30米内侧后方有车横穿经过时,LED灯报警灯闪烁报警,同时有嘀嘀嘀三声声音报警,不同于倒车雷达,倒车预警只对运动物体报警,固定物体不会报警。 通过上面描述的功能可以知道,其实匠承尊享版变道辅助系统并不是单纯的解决后视镜盲区而存在,它还能解决以下几点安全隐患: 1、缺乏经验的司机(新手以及大部分女司机)对后方车辆的车距和车速不能准确的判断,随意变道,酿成惨祸! 2、疲劳驾驶时警惕性和判断力降低,对后方车速和距离误判或者不判,强行随意变道,造成悲剧! 3、边开车边打电话和发信息等分神驾驶时,往往不会顾及去看后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