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车惊艳到我了“买一送一”的DBZ Centenary Collection 阿斯顿·马丁 DBS GT Zagato 阿斯顿·马丁 DB4 GT Zagato DBS GT Zagato基于DBS Superleggera打造,但外观几乎全部重新设计。 引人瞩目的进气格栅由108片3D打印的碳纤维材质“菱形鳍片”组成。平时保持闭合状态,启动时它们就会富有“仪式感”的依次打开。 车尾和侧面则是非常典型的“Zagato”设计风格,他们还取消了这台“定制”DBS的“后窗”,改用摄像头来代替。 动力部分暂时没有透露数据,唯一的信息就是延续5.2T V12和8AT的搭配。 DB4 GT Zagato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同款车型的复刻版本。 外观保留原汁原味的同时增强了它的“心脏”,4.7L直列6缸发动机的动力提升到了将近400马力,匹配4速手动变速箱。还配备了限滑差速器和防滚架。 每一台都根据车主定制内容手工打造,这需要大概4500小时的时间。 这个奢华的“车包”售价600万英镑(大概),并且只生产19组。DB4 GT Zagato已经正式开始了生产和交付,而DBS GT Zagato则会在今年年底开始生产,明年才能交付到客户手上。 尊贵.............
#汽车梦想家宾利先生的汽车梦 宾利一百周年快乐🎉🎉🎉 华特·欧文·宾利(Walter Owen Bentley)于1919年7月10日创立了这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汽车品牌。 但直到1921年9月才正式将旗下第一款车型“宾利 3.0L”交付到客户手上(冷知识:宾利的第一位客户叫做诺埃尔·凡·拉尔特 Noel van Raalte)。 不过,虽然标题叫做“宾利先生的汽车梦”,但我还是想把时间轴直接拉到1952年。聊一下宾利的第一台以“Continental”命名的汽车“R-Type Continental”(欧陆 R-Type)。 在当时极速可以达到185km/h的汽车非常少见,更别提满载状态下还能在160km/h的时速下巡航的车了,而欧陆 R-Type的出现可以说是改写了这一历史。 由伊万·埃文登(他一名劳斯莱斯的终身员工,不过当时宾利确实是劳斯莱斯的子品牌)在约翰·布拉奇利的协助下设计。 基于R-Type (四门轿车)的底盘打造,引擎亦是如此(同款),只不过4566cc的直列6缸发动机的马力从140提升到了150,而且还有更高的主减速比。 运用大量空气动力设计的流线型车身由车身制造商H.J.Mulliner生产。为了减重,车身、窗框、挡风玻璃边框、后视镜、座椅框架和保险杠均采用铝制材料。但为了最大程度的减重,他们甚至还取消了收音机。 疯狂的减重还有其他目的。在1950年之前没有任何一款轮胎能够支撑重达两吨的汽车超过185km/h的速度行驶。根据埃文登的计算,如果想让这台全新超豪华运动旅行座驾的巡航速度达到160km/h甚至更高,其重量最多不能超过1750kg。即便如此,这一重量速度比正好达到邓禄普中距离轮胎的指定限值。 最终,在1951 年 9 月巴黎附近的蒙特赫里赛道上,欧陆 R-Type 在五圈内的平均速度达191km/h,并取得了单圈将近200km/h的最佳成绩。 起初这台暂定代号为“奥尔加”的原型车一直是一个“半官方项目”。因为董事会里有人认为,这台车与公司正在生产的劳斯莱斯轿车相比,显得过于“运动”。 最终在盟友以及海外经销商的帮助下,埃文登还是说服了董事会,让他们相信宾利的超豪华运动旅行车(GT)会大有市场。事实也证明了他的判断,即使这台车的售价高达6928英镑(含税),他们依旧收到了大量订单。 到1955年停产时,总共有208台欧陆 R-Type被生产出来,其中有15台没有采用H.J.Mulliner的车身。 所以,真要说起来,四门的R-Type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Continental GT的“老祖宗”(其实还有飞驰)。 ps:详细介绍部分完全整理(精简)自官网,毕竟这么老的车容易出现偏差,还是以官网为准。 图片分辨率也基本属于“能看就行”的水平。
#新车情报局真正意义上的“地表最强”911更新啦! 2019款 保时捷 911 RSR 基于上一代911(也就是991.2)打造,并且95%的部分是全新的,只保留了老款车型的大灯,刹车,座椅以及悬挂。 至于为什么不是992?因为规则原因,保时捷需要等到992 GT3上市销售之后才能使用基于它打造的GTE组别赛车。 而且,保时捷已经花了两年的时间研发这台车。(不用好亏的啦~) 搭载全新的4.2L 水平对置6缸发动机,因为燃油流量限制,最大马力大概在515左右,并通过6速序列式变速箱将动力传输至后轮。 同时,引擎被放置在后轴之前的位置上,也就是中置布局(其实之前的2017款就是这样的布局,根据保时捷自己的说法,是为了安装更大的扩散器)。 车身上的变化细节居多,比较容易观察出来的就是排气口被放置在了车身侧面(后轮前),这样做可以在减重的同时产生“更多”文氏效益,以带来更大的下压力。 看来新一代的911 GT3会采用这款4.2L的引擎了,超过520马力肯定没有问题了~
#新能源品牌哪家强虽然电动车都是小王八蛋,但他们中间还是存在“小”但是不“王八蛋”的家伙的。 比如说:本田的欧洲“小精灵”Honda E。 我喜欢它把电机放在后轴的布局;喜欢它不多不少的动力(150马力/300牛米);喜欢它50:50的重量配比。 但它也不是那么“完美”,只有35.5kWh的电池组,因为小电池而非常磕馋的续航(超过200km)。 优缺点明显的它其实代表了本田对城市代步小车的理解:灵活好开,续航够用。 本田认为,虽然电池容量小,但可以通过快充来弥补丧失的用户体验(半小时充80%)。 另外,它可以在8秒内从0加速至96km/h。而且四轮均配备麦弗逊式独立悬挂(我的妈,这是718啊!),还有标配的虚拟后视镜和让奔驰都自愧不如的中控大~连~屏.............. 总之这台车上非常非常多有趣的点,而且这还是在抛开它可爱灵动的外观不谈的情况下。 我爱Honda E,这不代表我喜欢电动车,我只是爱Honda E本身~(表面立场,V8万岁!) Ps:图片来自Top Gear和Motor 1,并且目前提供媒体试驾的只是试装车。
#电动车pk燃油车德系豪门的“大排量遗珠”们 随着电气化的脚步越来越近,渐渐地,我们已经很难再看到除开“顶级豪华品牌”和“超跑制造商”以外的车厂推出大排量多缸数的新车型了。 所以这几款车真的是买一台少一台了🐶。 最后一台V12 宝马:M760Li/6.6T V12/610马力/800牛米。 这款7系停产的那一天,也会是宝马V12引擎终结的那一刻(严格来说也不算,毕竟劳斯莱斯会保留V12引擎很久很久)。 最后一台V12 AMG:S 65 AMG Final Edition/6.0T V12/630马力/1000牛米(应该已经售罄了)。 未来的AMG会用V8引擎加电机混动的形式来替代V12引擎,同时也会启用“73”尾标。不过,V12引擎会在S级迈巴赫上保留一段时间。 最后的大排量大众:途锐 V8 TDI/4.0T 柴油V8/425马力/900牛米。 在辉腾停产之后,除了途锐 大众似乎也没有需要采用V8引擎的车型了。(对了,这款引擎其实不完全是SQ7还有SQ8同款,因为途锐并没有配备电子涡轮来降低涡轮迟滞。) 顺便整理下大众集团旗下其他几款大排量引擎的处境: W12引擎未来只会搭载于宾利旗下的车型上,而且随着宾利电气化的加快,谁也不敢断言宾利会不会砍掉W12引擎(至少短时间内不会)。 V10引擎目前只搭载于奥迪R8以及兰博基尼Huracan上,并且在这代R8停产之后,Huracan会成为世界上唯一一款搭载V10引擎的在售量产车型。 至于W16.........暂时没有太多消息,不过至少布加迪的下一款车还是会使用的。
#新车情报局未来的“驾驶者之车” 宝马 Vision M Next 这台插电式混合动力跑车与之前的Vision Next 100、Vision iNext一样属于宝马的Next概念系列。但有所不同的地方在于,Vision M Next的“重心”是——“驾驶”。 600马力的强大动力来自一套由涡轮增压4缸发动机与电机组成的混动系统,完成0-100km/h加速只需要3秒,极速则可以达到300km。 驱动形式可以在后驱和四驱之间转换(前轮由电机驱动),同时它还拥有100km的纯电续航里程。 但因为包括发动机排量、电机数量、电池组大小在内的各类数据均没有公布,所以上述参数八成也是计算所得。 内饰氛围同样也是驾驶感受中重要的一环,而Vision M Next则是把这部分“经费”全部用在了主驾驶上。 驾驶员面前的几块弧形屏幕、HUD以及方向盘上的两块小巧屏幕组成了这套被称为“Boost Pod”的人车交互系统(包括仪表、信息娱乐系统以及心率显示)。 在切换到Boost+模式后,整块挡风玻璃会变成一套巨大的AR设备,可以提供像出弯点、制动点这样的赛道信息来帮助你提升圈速成绩。 座椅表面由记忆泡沫覆盖,以此减少一部分由机械结构带来的增重。杯子架甚至还带有平衡用的陀螺仪,防止急加速时杯子里的饮料被撒出来。 外观方面延续了Next系列DNA的同时(丑帅),还借鉴了一部分70年代老车M1的设计元素。 同时,这台车没有配备传统意义上的钥匙。解锁需要通过面部识别来实现,只需要车主靠近便可解锁。至于怎么实现的嘛,emmmmmm你不管反正就是能。 Vision M Next未来会作为M家族的设计理念来源。此外,这台车是有可能量产的,当然前提是有足够的需求量。
#新车情报局关于保时捷首款电动车型Taycan的已知信息汇总。 动力方面提供三个版本:Taycan,Taycan4S以及Taycan Turbo(电动车咱们就别叫Turbo了吧喂) 。 Taycan搭载马力大概在380匹以内/340牛米扭矩的单个永磁同步电机(后驱)。 Taycan 4S则配备综合最大490马力左右/550牛米扭矩的前后双电机(四驱)。 Taycan Turbo同样是前后双电机只不过最大马力来到了734匹左右,而扭矩则是恐怖的1000牛米左右。 全系都配备双速变速箱,可以提高高速巡航时的效率。对了,四轮转向也会作为选装件出现。 根据配置的不同电池组的容量也有所增加,不过大概的范围在80~100kWh之间(供应商是LG)。综合续航里程根据驾驶习惯的不同大约在350km~500km之间。 早期会采用250kW的快充方案,此前透露的350kW快充要等到2023年中期改款才能跟进。此外,无线充电也因为供应商原因被取消。 随车充电器的功率为11kW(交流电),可选装22kW,直流电则是50kW,可选装150kW(嗯~很保时捷)。 性能方面,虽然保时捷宣传Taycan Turbo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在3.5秒之内,但他们还是希望这台车可以与911 GT2 RS接近(也就是2.8秒左右),甚至挑战特斯拉Model S P100D(2.6秒)。 Taycan也理所应当的支持动能回收,不过它的运作逻辑有一些特别:在松开油门时,Taycan会像汽油车一样滑行,只有踩下制动踏板这套系统才会工作。并且刹车过程中的前半段均为利用动能回收进行的制动,只有深踩至后半段刹车系统才会真正介入(展现传统车企调校功底的时候到了)。 说到刹车系统,Taycan以及Taycan 4S均标配保时捷PSCB 镀层制动系统。Taycan Turbo标配碳陶刹车系统(其他两个版本也可以选装)。 提供19-21英寸的多种轮毂选择(而且保时捷计划为首批车型提供Mission E概念车的同款轮毂),轮胎尺寸未知,不过会很接近GT跑车的规格。 Taycan的三围为:4850x1990x1300毫米,轴距则是2921毫米,整备质量在2000千克左右。 Taycan没有配备模拟声浪系统,不过保时捷声称他们做过特殊调校,在高速行驶状态下的电机“声浪”会非常令人心潮澎湃(保时捷nb!)。 然后就是保时捷在每一台车发布时都会说的:“这台车的操控会非常类似911。” Taycan 量产车将于 9 月 14 日的法兰克福车展上亮相,选配系统最晚不迟于 12 月开放(又有新车可以玩啦~)。 来源自一个自称Taycan项目内部员工在社交平台上的爆料,不过也可能是保时捷在预热造势,可信度极高。 (配图是Mission E概念车)
#新车情报局整理了一些最近的汽车届新闻。 1:丰田和雷克萨斯计划采购马自达正在研发的前置后驱平台以及直列6缸发动机。(因为今年基于丰田自家TNGA架构的IS会发布,所以这条不敢百分百保证是真的) 2:宾利旗下所有车型都会在2023年之前补充混合动力版本,并且在2025年推出旗下第一款纯电动车型。 3:新一代M3/M4将会搭载S58 3.0T直列6缸发动机,标准版本可以输出最大480马力而选装Competition之后可以提升至510马力。 变速箱方面不出意外会是8AT。 驱动形式则很有意思,传闻将会提供三个版本: sDrive后驱、xDrive四驱以及可以在后驱和四驱间转换的升级版xDrive。(不过只提供两个版本的可能性比较大) 4:丰田将会以GR Super Sport概念车为原型推出一台可以合法上路的限量混动超跑。目的是用这款车打造可以参加明年大改的Wec Lmp1组别比赛的赛车。 图片分别是:混合动力的V6添越,宝马M3纽北谍照以及丰田GR Super Sport概念车。 来源是Car and drive和Top G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