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帝30车碰撞测试【前言】 没想到啊!真没想到啊!懂车帝会在这个时候来个这么大的整活运动。把各个车厂的“底裤”都扒下来看一看。把很多的说法全都打破了。第一个就是,一分价钱一分货,第二个就是,某某车高强度钢有多少,安全的不得了;第三个就是,只要是豪车,安全性都差不了等等。细看一下,怎能一个“爽”字就过去了。个人观点如下: 【安全才是主旋律】 这次参撞车辆可以说是各价位,各车型都有。也有不少热销车型,从豪车到几万的小车都有,撞的非常爽快也很接地气。对潜在消费者也是有参考意义的,给懂车帝平台点赞。希望在多多来几次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多撞一些车辆。可以说这次是比较震撼的大场面,让大家从心理可以有个潜在种子埋下。那就是安全才是用车的主旋律,也应该是买车的基础。 【不是贵就是好的】 很多人认为一分钱一分货,买贵的就没错。奔驰三杰告诉你,这个想法是不对的,迈巴赫安全性三车里最好的,这点应该是没得悬念的,毕竟除了天窗漏水,也应该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的。GLC和大G成绩差也没有太大的问题。首先,大G受限于车身结构,用料还有造型,注定它安全性不会比承载式车身的车辆要好。所以价格高也要看整体的定位与倾向性,再来判断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其次,GLC的安全性一般这个也是在意料之中的。毕竟近几年的BBA减配可以说令人发指。越是销量高的车型,越是这样的情况,利润的体现全看这些地方的优化了。还有配件供应商的优化,也成了利润的来源。所以品牌信仰真的应该抛弃了,遇见事儿了不能救你一命。还是要看品牌的调性才是重点。 【沃尔沃的稳】 沃尔沃这次来的S60成绩也还是可以的,为什么说还是可以的呢?因为它也减配了。这以后应该是大趋势了。相较于之前的沃尔沃来说,它可是差的一塌糊了。但是这次测试算是稳的了。毕竟之前沃尔沃玩儿的是二次碰撞试验。先是追尾大车,然后再保持追尾状态下,在用另一辆大车做二次追尾试验。那个也是炸裂的试验,可以说没见过别的车厂在做。所以,我之前一篇帖子说沃尔沃“轴”,就是这个意思。在安全上不马虎,但是太过于执着。这点反而慢慢被大家认可,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点。当然,沃尔沃最厉害的就是结构材料力学,被玩儿的炉火纯青,这研发的钱没有白花。 【工艺结构的偷】 这个就不说是谁了,几个车厂都出现了焊点脱焊的情况,这点真的是难以理解。出现这样的情况真的是工业上的浪费,费时费电费力还费材料,做出了让人不能看的东西,真的是一言难尽。可以说这几个品牌出现的问题,都离不开它们效仿的对象,或者说是品牌技术的来源,那就是某田了。从焊点上做学问也是没谁了。减少几个焊点,焊点的的焊透率,溶核等都有折扣。能做到这点儿也是让人大跌眼镜,也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很聪明,但是没有用在正道上。所以几十万的进口车和十几万的国产车撞了后,几十万的车里人员嗷嗷叫,十几万的国产车跑前跑后找救援,这次碰撞又再次重现了当时的画面。某国产销量那么好,还跟着学,真的长点儿心吧! 【学没学到精髓的尬】 这个就说说极氪了,之前说的极氪用料多好多安全,结果这次一下揭了老底了,让人一顿说。这里我不是洗白,他确实确实成绩不怎么滴,但还真的不是用料不行造成的。而是它学了一些东西,但是没有学到精髓所在。那就是上面提到的结构材料力学。首先这个并不是用料越足越好,就像为什么全车不都用热成型刚一样。还要有各种钢混用的比例在里面,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就是这个意思。各材料的特性不一样,在变形中所产生的力的传导和外泄过程不一样。极氪就是这里没有吃透,造成了这次的结果。再材料力的承受范围内,表现可圈可点,但是一过了这个范围,那就是彻底的分崩离析。再加上车重确实够重,导致了这种承受范围打了折扣。还是在好好学习一下吧! 【毛豆3的好成绩】 这里可以说和上面极氪001的对比就来了。一个就是车重的问题,毛豆3在重量上轻了不少,这就是第一个优势所在。油车上说的马力增加10马力,不如车重减少10公斤,在电车上一样的适用。二个就是结构材料力学的优势体现了。毛豆3的车架制作工艺和整车配件的数量及集成度上,是极氪001所比不上的。在这样的前提下,钢材使用的部位及力的传导、外泄过程不一样,吸能的能力和强度体现就不一样,得到的结果自然差得很远。这里毛豆3确实是更胜一筹。 【总结】 还有很多车的碰撞也确实是让人大开眼界,里面的数据也实在是太多了,这里根本说不完,也不能很直白的让大家理解吸收。所以还是看懂车帝官方数据比较来的直观一些。还是那句话,感谢懂车帝整的大活,让大家有了直观的感受和大量的数据支持。真心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多益善,最好什么车都撞一下,毕竟大家爱看,也是给大家更好的安全、技术、工艺等知识的大普及。最后,我们的口号是:说真的,还得懂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