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域虎007
小鹏2025款G6和G9上市后,销量表现未达预期,引发市场对其战略的质疑。势头断了,小鹏还会进ICU吗? 1. 定价策略失误 对比竞品乐道L60(定位接近G6)和比亚迪海狮07ev,小鹏未能通过差异化或性价比巩固市场地位。上市普遍认为贵一万起,之前说过小鹏错失一战封神之路,自己把自己势头断了,现在的小鹏全靠m03,均价快与零跑挣倒数第一了 2. 智驾优势弱化 新款G6/G9取消激光雷达,改用纯视觉方案,宣称识别速度提升40%。然而,用户普遍认为激光雷达是高端智驾的“硬门槛”,而理想、华为、零跑等竞品正加速激光雷达下放(如零跑B10或成10万级首搭激光雷达车型)。小鹏此前以智驾技术立足,如今被质疑“自废武功”,智驾也已被理想赶超。 3. 性价比赛道难突围 比亚迪通过“天神之眼”技术将高阶智驾下放至7.88万车型,零跑则以“技术普惠”策略将激光雷达打入12万区间。比亚迪和零跑全栈自研具有成本优势,比亚迪还有销量优势,像今年比亚迪已经发力纯电车。小鹏若仅靠配置堆砌和降价,难以与这两大“成本杀手”竞争。 优化建议:重拾技术长板,强化品牌护城河,恢复激光雷达,强化智驾领先性 激光雷达成本已降至千元内,小鹏可推出“激光雷达选装包”,满足高端用户需求,同时保留纯视觉方案覆盖性价比市场,形成差异化产品线。 小鹏曾与特斯拉、华为并称智驾T0级,需加速端到端大模型落地,并通过OTA持续升级功能。 调整定价策略,预留G7空间,G6需降价一万,G7 19.98起售。 改善外观,用户对G6外观争议已久,需引入更国际化设计团队,强化“科技感”而非“性价比”标签。 小鹏若想兼顾利润与销量,需重新聚焦“智能驾驶”核心优势,而非在性价比红海中内卷。何小鹏称“2025年是决赛阶段”,但若无法在L3级智驾落地速度上超越理想、华为,其市场地位恐进一步下滑。
爱车的井
2025款 小鹏G6 725 长续航 Max旗舰版 能源类型: 纯电动 驱动形式: 单电机后驱 电动机马力:296Ps 扭矩:450N·/m CLTC纯电续航里程: 725km 官方0-100km/h加速时间:6.30s ...查看全文
车314
都说新能源交付难,去年3月份小米SU7正式上市,随之而来让小米汽车头大的就是交付问题。终端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甚至到2024年底,小米SU7的最快提车时间也需要16-19周。然而,小米交付真的慢吗?...查看全文
偏执的冰月
最近,小米SU7出了一场车祸,导致三名大学生没能回家,网上的讨论简直像炸了锅一样热闹。 更离谱的是,这事发生的时候,司机居然还在刷微博!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各种小细节被挖得越来越深,这事的剧情也慢慢开始翻转了。 咱们还可以瞧见智能驾驶系统一直在叨叨,提醒司机自己开车慢点儿,别太猛了! 可怜啊,司机居然到了快翻车的那一瞬间才意识到要抓紧方向盘,结果一切都已经晚了,真是急得心都要跳出来了! 智能驾驶就是个帮手,咋能全靠它,跟自己命开玩笑啊? 而且当那位遇难者的男朋友把他们俩的聊天记录晒出来后,网友们气得差点把键盘砸了! 网友们从聊天记录里搞明白了,出事之前那女孩还在和她男朋友咕噜咕噜发微信呢! 根据官方给的消息,事故发生在晚上十点四十四分,而在晚上九点二十八分的时候,那个姑娘还在和她的小伙子发微信呢。 到了晚上九点半多,她心里嘀咕着,亲爱的,你还要等一小时四十分钟才能到家。 虽然是智能驾驶,但在高速上开得飞起,一百多码还老是回信息,这不就是在玩火吗?这简直是把命当麻将打,随便胡! 而且从聊天记录来看,没过多久,男票就开始疯狂发信息催她车快爆炸了,快点停下! 明知道女朋友在开车,咋还老想着跟她聊呢?这不是给司机增加难度吗!把她的注意力搞得一团乱! 这车可不是司机的主!男朋友是这辆车的东家,出了事后,赔偿的事儿肯定麻烦不断。 真相咋样,咱就不知道了,只能等着瞅后面的消息了。 这次出事儿让大家明白了,无论啥时候开车,都得保持头脑清醒,安全第一,别让自己给整成马路上的“戏精”!
BarS
最近我看到网上有人说小米YU7的起售价卖19.9万? 别开玩笑了,按照行业规律,同平台的SUV定价肯定要比轿车贵个2-3万。SU7起价21.59万,那YU7怎么也得23万起步才合理。 我个人估摸着啊,小米可能会这么定价: 入门版23万左右,配个750km续航的磷酸铁锂电池; 中配25万上下,加上激光雷达和800V快充; 顶配直奔30万,双电机四驱、空气悬架这些硬货都配上。 这么定价既保持了小米的性价比优势,又能靠高配车型冲击高端市场。要是真这么定,我觉得YU7上市首月卖个10万台应该不是问题。毕竟现在Model Y都要26万起,小米这个定价还是很有竞争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