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据4s工作人员说,我是他们店提车开走的第一台,另外8台定出去的还没来提车。 ——关于实际车价: 我买的pro版。135900裸车价,小订权益2000,限时大定锁单提车还有置换/增购补贴4000,大客户补贴3000。 小订+大定已经支付了5000,4s店给我做了免除贷款利息10000。贷款10万60期,每个月还2083,两年后一次性还清免除后续三年利息。今天实际车价(不包括贷款利息)是116900+5280保险+500上牌,共122680。 ——关于为何选择pro版: 福建全年平均气温20度以上。完全不需要热泵空调+方向盘加热。以下则是我根据实际静态体验后做出选择pro版的其他原因。 ——关于hud显示: 那个hud距离视线给我的感觉大约在2米外,大小就像你举起手到距离自己眼睛30-40公分时,大概是自己比个ok手势那个圈那么大,或者再大一些。 然后可能是我个人问题,看一会儿hud就觉得有些晕眩。 ——关于副驾驶那个座椅: 零重力还是叫啥的,它靠背只能达到斜靠着的角度,想再低还得额外操作靠背控制键,个人感觉实际意义不怎么大,和坐着比并没有更舒服多少。 腿托确实有作用,舒适度还不错,但要说非常舒适还差点意思,毕竟那腿托有点硬。 ——关于轮胎: 没跑起来没对比,无发言权。 ——关于疲劳驾驶预警系统: 个人觉得没啥作用,毕竟我家里就有带这个功能的车,意义不大。 ——关于5G网络: 不了解它和4G运用于车上的具体区别是什么,没有发言权。 ——关于冰箱: 制冷时会持续轻微震动+持续噪音。 说实话,我无法忍受那个噪音和振动,因此彻底没想法了。 ——关于车子外观及大小 可以肯定的说,实车比网上好看多了,看起来也很协调,离地间隙很大,个子矮的人上、下车可能需要够一下。 车子用料扎实,车门厚重感十足,但开关车门实际上并不费力。唯一费力的是前备箱,可能因为是双锁的原因,关前备箱需要用点力气。 后备箱空间可以对比高尔夫,z20要略大一些,不算大后备箱,毕竟车子就这么点儿大。 ——关于车子内部空间 前排车座调整到我刚好踩不到驾驶室刹车、油门,副驾驶踩不到斜着的地台,这种情况下,后排腿部空间有一拳+三指。 后排横向空间,坐三个成年人人会很拥挤,三个小孩则宽松,两大一小应该是刚好。 就后排头部空间而言,我这个174的身高有一拳+两指,而且得益于玻璃天幕的原因,头顶完全不压抑,就是不知道夏天会不会爆热。 ——关于后排座椅问题 实话实说,座椅确实没办法完全承托住大腿,后排坐着成年人并不算舒坦,要久坐的话,腿最好是斜靠在座椅上,或者往前伸腿也会舒适些。 ——后排是不是像坐船 就我坐在后排的体验来看,动作比较大的情况下大概晃悠个两下就停下来了,但是具体行驶起来是什么情况就不得而知了,毕竟我没去动态试驾。 ———————————————————— 以上便是2024年12月23日提车小记,感谢大家观看。 ps: 晚上提了车出来找商场吃饭,在仓山万达一楼看到v23展车,去体验了一把,说实话,外观是真的很好看,哪怕我觉得z20也挺不错,但是真不如v23好看。就是整车质感上确实差z20不少,同时车子用料也确实更差一些,铁皮和z20比薄了一些。加上它的配置和三电系统真的是太拉垮了,挺可惜的,白瞎了这台方盒子,而且它后备箱是真的小,估计就z20的一半到2/3大。 v23这台车如果顶配能有z20低配这个配置,并且三电系统做好来,最终优惠完的价格还能在14万以内,相信会有很多人愿意选择它。 ————————————————————— 写在最后: 晚上走高速开回来,85%电量跑到续航剩下6%,一共跑了近350公里,其中高速180公里,快速路和国道加起来120公里左右,市内30公里左右。中途空调制热+座椅加热大约半个多小时。 驾驶质感就像网上车评人说的那样,良好路面非常稳,烂路可以感觉得到路况,过坑很扎实,晃动也不大。 有个点很讨厌,动能回收无法彻底关闭,作为驾驶员的我都会晕,坐在副驾驶的我媳妇儿那直接就更晕了。这可能也和我第一次开电车有关系吧。 总之,z20这台车很不错,很超值,12万以内,感觉真没有谁能和它拼一拼了。可能它不是各方面都最优秀的那个,但是综合实力而言,真无出其右者!
#鲜试官抢评广州车展因为现在官方公布配置信息,所有信息全部来自于网上和个人判断,仅供参考。 我对于零跑的印象还在C11刚出来的时候,当时可以说是同级新能源车型最好的底盘(前双叉臂和后多连杆),试驾走的村里土路,很有高级感。这次要出B10,我并不看好他,先别急,听我唠叨唠叨。 一 审美观点 外观没有了传承性,标志性的灯组改掉了,不仅花里胡哨还很山寨。内饰现在新能源都差不多,可以看到的是仪表盘很小,看速度等信息估计特别不方便,希望高配可以有hud吧。 二 不看好B10的理由 1 零跑是在单打独斗,既没有比亚迪在别人争燃油车的时候就已经研究了新能源的未雨绸缪,也不像深蓝背靠长安(想表达新品牌背后有传统品牌的支持)。最近卖的还可以,但是如果想长久发展还是需要品牌沉淀。(拿卖的最多的C11说,最近一年卖了7.8w多台,也就是一个月不到七千台,现在这个数据还行,但是以后呢,我觉得还是有风险) 2没有自己特色优势 因为是比零跑C字辈低一个档次,质感技术肯定没有C字辈好。从近半年9—15w的价格区间来看,销量前十就是比亚迪、银河E5、深蓝s07、埃安Y、零跑C11(14.88w)。如果做更低端的B10车型,三电不如比亚迪,底盘不如银河,设计比不过深蓝,网约车不如埃安,质感不如自家C11。没有自己的特色优势。虽然说定位好比乐道之于蔚来,但是人家有全球独一无二换电技术,零跑有什么自己独特的优势呢? 3 分身乏术 零跑C11 C10刚有起色,不过月销很少有过万的时候,我认为是应该加把劲,研究怎么升级换代,怎么把这两个车型的性价比提上去。而不是研究一个竞争对手众多,且自身没有什么优势的价格区间车型。别丢了西瓜捡芝麻,到时候C字辈性价比没提上去,B10市场没打下来,就得不偿失了。 三 价格分析 我认为现在低端市场太卷了,零跑B10如果现在想分一杯羹,只能是尺寸做的更大,价格做的更低,质感做的更好。 我认为车身长度在4.6—4.7m之间,低配价格在9w左右,续航400公里。这样可以比同价位的比亚迪车型更大,比银河E5价格更低,比埃安续航更长,正好比每个竞品都多一点点优势,性价比高了,才有的卖。 四 建议 1 芯片要用8155芯片,虽然不奢求8295,但是千万别学某7用的魅族系统当烟雾弹,然后芯片用的E02,消费者都不傻,造车还是要实在些。 2 高配标配华为智驾(低配选装) 现在智驾只信华为,体验过纯视觉的华为智驾,做的也很好,距离控制、刹车和油门控制时机都很像一个老司机。别的智驾都有五花八门的笑话,我是信不过了。 3 不要配副驾屏,把成本用在隔音和底盘上。说实话,零跑的副驾屏很不实用,看的时间长了窝脖子,还不如看手机得劲。所以实用性不高。但是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后悬架是跟比亚迪一样的筷子悬架,估计比坐船还晃吧。希望不要砸C11好不容易打来的零跑招牌。把成本多用在看不见的质感上面。 4 安全气囊要一样,不要分高低配。现在有的车高配会多个气囊,我对这样的做法很反感,安全还减配,不应该是人人平等吗。 最后希望B10继续延续当初C11刚上市时候惊艳的感觉:虽然价格低,但是用料一点也不少。(快改一改网传的筷子悬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