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也当一把VCTC的模拟高管,针对MEB平台开山之作的ID3国内的升级发展趋势,做一些猜想。
国外在售的ID3 PRO S、GTX、GTX performance,都是长续航电池包,77、79度,总容量82kwh。
国内不上长续航,至少现在不上,应该是出于目前低价竞争的策略影响,包括换用LFP磷酸铁锂,也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存竞争力。
大众平台化的尿性,目前id3、4电池模块都是没有槽满的,是故意拉开配置差距,id3系列也想像golf一样搞入门款、R-line、R、gti等各类衍生差异化序列,目前ID3 PRO S、GTX、GTX performance可算是按这个思路开发。
那么还是转回国内,随着VCTC的推进,国内电动化进程及开发力度应该会作为主要策源地,可预见的ID3系列的升级改动思路:
1. 和XPENG合作的智能化练手,目前的聪明版从3、4、7、6顺序进行小改,增加了座椅通风;
2. 换用LFP进一步降本,时间点在2025年;
3. 国内上82kwh长续航电池包,增加座椅记忆、腿托,后电机解锁至150、170kw;
长期的改动有:
1. CEA电子架构开发成熟,换代替换上车,最早应该在大众安徽旗下后续金标车型上实现(最快应该是魔改G9),时间点在2025年;
2. MEB平台衍生CMP平台新车型,应该会是新的A级车,时间点在2026年;
3. CEA电子架构覆盖MEB、CMP平台,CEA开始迭代发展,整合智驾及智能座舱,时间点在2026年;
4. ID3的四驱车型,类似golf R;
那么针对ID3,国内版本可以预见的有:
1. 25年上LFP,已经完成申报,价格下探到10万以内,真正纯买菜车;
2. 长续航电池包上车,开发差异化版本,可能沿用PRO S、GTX、GTX performance系列,拔高售价;
3. 完整CEA替代,车机系统焕新;
4. 四驱版本开发,进一步拔高售价,在电气化时代延续golf的文化;
会增加的配置有:座椅腿托、座椅记忆、通风加热、后电机解锁(GTX系列提高至210/240kw)、DC快充提升至175kw,235胎宽,具体可以参照下面GTX的参数

GTX系列主要参数
另外,海外车型后备箱官方做了垫平结构,淘宝的魔盒开发件要失业了

官方的后备箱垫平支撑
海外的id3座椅功能和国内聪明版整合到一起是可以预见的事情(最主要是不会拆掉这个大巴扶手好评😅)

pro s、gtx系列座椅记忆

腿托
最后再针对升级后的电池包做一下粗略计算:
已知目前单电机版本整备质量1760kg,电池包重375kg(52.8kwh三元锂),电池功率密度155wh/kg,换算下来BMS及冷却系统约重25kg,车身+电机+整备重1385kg;
换用82kwh三元锂后,GTX整备质量重1985kg,减去1385kg,电池包系统约重600kg,考虑电机增大及BMS增强,扣减75kg,电池包约重525kg,与利用155wh/kg计算得到的529kg是符合的。
因此结论为ID3单电机后驱系统扣除电池包、BMS、整备人员(75kg)等,车身+电机约重1300kg,普通版整备质量=1300+75+375=1750kg
82kwh版本整备质量=1300+75+550+60(电机增大)=198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