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喽,大家好!我是锐界圈主,坐标山东青岛,86年苦逼餐饮从业者一枚今年正好38岁,深耕餐饮行业接近10年,本已小有成就,后经3年疫情的洗礼,如今用伟人的一句词来描述自己特别合适“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目前家里有两台福特锐界,平时就是工作代步或者循环拉货使用,一个月油费最多的时候接近4000块钱,用车需求大养车成本高,并且有一台18款已经出现发动机渗油的情况,所以打算卖掉一台增置一台电车,目前比较钟意model3和极氪007,最近听说一汽大众刚出了一款纯电轿车ID7vizzion(以下简称ID7),于是跟附近的4s店预约了本次试驾。
关于配置。试驾之前先做功课,首先对比了一下ID7这几个配置个人认为pro版是最有性价比的,顶配不考虑,一是超预算二是上到26万,可选择的车型可太多了,有极氪007双电机还有带激光雷达的LS6,还有“豪华”品牌特斯拉等,再说回后驱的三个配置,pro版,首发版和air版上下差距1万块钱,低配丐版没有性价比直接放弃,PRO版比首发版指导价贵了7000块钱而配置上多了方向盘加热,前排座椅通风加热,第二排座椅加热后排独立空调等这些配置都是比较实用,就算后期在线下用品牌件改装也得花不少钱,不如原厂用的放心,所以综合以上原因再加上自己的预算PRO版是我的首选。另外发现PRO版还可以加一个很有意思的选装包,就是9000远选配:CO2热泵空调,可加热前风挡,可加热前风挡清洗喷嘴。前风挡电加热这个配置可能很多人觉得没用尤其是南方的兄弟,但就自身使用感受来说还是挺值得推荐的,因为我的顶配锐界也有这个配置,去年冬天青岛也有几场大雪,气温也达到了零下20多度,早上起来前挡玻璃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冰雪并且底下还有一层冰渣子很难清理,当打开这个功能以后,它的化雪速度比人工清理还快,关键还不用自己动手,方便又快捷。再加上加热喷嘴和热泵空调,这绝对在严寒地区是加分项,不得不说大众还是挺懂国人的,但是花9000元选配个人又感觉性价比不高,所以还是等等后期的优惠吧。

价格分享:分别试驾了同城的两家一汽大众4s店,像ID7这些新能源还是传统4s店模式,不像国内新势力这种城市展厅统一定价模式,进店询价还是要考验自己的砍价功底。但是目前新车刚上市没有多长时间,裸车价在两个店里都没有优惠(展车和试驾车是有优惠的),区别只是在一些补贴和赠品上,下面用A和B分别表示两家店,以pro版为例,利息一年都是4.8个点,贷款超过10万有1万的贴息,裸车价直接降一万。同样的贷款年限算出来的月供基本一样。关于补贴方面A店销售告知我:所有车型都有6000的保险补贴(仅商业保险,交强险需要自己掏腰包)和2000块置换补贴并且只能二选一,上牌费1000,赠送哈曼卡顿音响和2000元电卡,无家充选项;B店的政策是首发版车型可同时享受6000元的保险补贴(仅商业保险)和6000选的置换补贴 (置换补贴B店高一些),赠送3000元电卡或者一套家用充电桩,并且B店的销售告知我可以通过大众车主app里面的老带新活动,还可以额外给车主申请800块的电卡。通过对比两家店可以看出,如果买pro版的话两家店的落地价都差不多,只是赠品不同而已,大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做出选择。但是如果选择首发版的话补贴和赠品会多一些,据销售透漏,随着新车型热乎期一过,首发版后期就不出了,所以有兴趣的小伙伴及时到店了解一下。
ID7静态感受


外观方面,ID7的前脸第一眼看上去有点像萌版的迈腾,很稳重又有点时尚范,没有像理想,智己,深蓝一样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修长的大灯搭配粗壮的日行灯,并且打开电门以后中间的VW车标可以一同点亮,跑在路上还是挺有辨识度的。保险杠下方做了镂空处理,气流能从中穿过,减少撞风面积降低风阻,单看前脸的话确实比迈腾年轻了不少


内凹熏黑的侧裙让ID7的车身看上去修长又不失运动范,个人感觉设计师是倾注了一些心思在这上面的,首先在展厅近距离欣赏会感觉非常别扭甚至觉得有点丑,因为一汽大众的油车向来以稳重大气著称,这种设计上的改变反差有点大;但是开出去试驾的时候车停在路边感觉又没啥违和感,远看还有一丝运动气息,总体感觉 ID7的外观自己还能接受。电车的轮毂现在都流行带罩,ID7也不例外,据说能降低风阻。


尾部的设计中规中规,远看有一点长安深蓝的影子,尾灯可以通过车机来解锁点亮的方式,也许年轻人会很喜欢,但对于我来说有点花里胡哨。
内饰方面(静态体验车型为首发版)


来到ID7的车内,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套米白色的内饰搭配莱茵绿的翻毛皮,看上去非常的年轻又显得很干净,但也就仅此而已,整套内饰给我的感觉就是迈腾拿过来做了一次精装修,无论是布局和框架设计感觉是有些保守,除了中控大屏,仪表盘,隐藏式的空调出风口,中控台其他基本都是一模一样。
槽点和建议(每个人的审美不同,观点仅供参考。)


1迈腾同款的三幅式方向盘,右边👉是智己的方向盘,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都啥年代了,一汽大众这是要让我保持怀旧吗?智己LS6的半幅式方向盘无论从用料设计还是质感都显得运动感爆棚,再反观ID7感觉太保守了,缺少一些年轻运动的元素。


2液晶仪表盘凹嵌在两个隐藏式出风口中间,一是显示的面积太小,档次感不高,乍一眼看上去还以为大众省成本省到了极致,同样是带一个液晶仪表屏,看看右边理想L8的,是不是更顺眼更直观一些


指导价237777的两驱高配,没有电动方向盘,没有舒适进出功能,如果个子矮一些的车友开车驾驶的时候就需要把座椅调得高一些靠前一些,那么下车的时候就需要先将座椅后移才能下去,稍微会有一些不方便,跟国产新势力相比还是不够慷慨。
id7在方向盘的右侧还配备了一键启动按键,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明明踩一脚刹车就能启动谁还会去扒拉方向盘的下面去找那个启动按键呢!不如把这块成本兑换一块大的液晶仪表盘更能拉升内饰的档次感。
全网都在吹id7的隐藏式门把手,什么东北兄弟的福音冻住以后一拽就能拽开,不错这点没毛病东北严寒地区确实存在被冻住的可能性。但是我更觉得是一汽大众省成本的一种表现,首先隐藏式的门把手里面的结构是电机,模块,拉杆的一系列组件,试想一下这一套得多少钱?一台车四套的话得多少钱?难道一汽大众不知道隐藏式门把手对于降低风阻的重要性?还是它造不出隐藏式的门把手?!


中控仪表台的设计欠缺一点层次感,手摸上去也是硬邦邦的塑料,同样20多万的纯电右边是智己Ls6的内饰,仪表台软皮包裹层次分明从上往下梯次分布,摸上去软软的豪华范满满。不可否认id7在座椅材质,门板等部位也应用了软皮或者真皮,中控也通过一些带有色彩的翻毛皮设计让它看起来年轻有活力,但是骨子里还是油车的那套框架,跟国产新势力相比还是差距很大。


中控台下面的杯架是前后伸缩拉盖设计,拉开以后后面是两个杯架,前面配有一个15瓦的手机无线充电面板和两个C口快充,15W大家都知道的,不能说是个摆设吧反正作用不是很大,能维持不掉电已经很不错了。杯架的最里端有一根挺长的缝隙,宽度目测大于一张银行卡的厚度,同样的设计也出现在福特锐界PLUS上,好多车主反馈这个地方容易“吞卡”,不知道在id7上会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ID7配备了行人撞击保护装置,发生碰撞后厉害会弹起起到一个保护或者缓冲的作用,同样的功能在广本雅阁上也有配备,但是根据车友反馈,这个装置的实用性并不高,一是维修更换的费用不菲几千甚至上万的都有,其次走烂路或者刮蹭底盘的时候会有“误弹”的情况发生。
图二机舱里面的翼子板窝边的地方,被挖出来两个空洞,看上去很单薄,并且两边都是同样的设计,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轻量化??个人观点还是省成本的一种表现,不同意见评论区可以聊聊。


车机方面,之前没体验过大众的车机,但是当体验过这样的一台id7以后,我觉得它还是合格的。中控搭载一台15英寸具有2k分辨率的大屏,看上去清晰度还算不错,屏幕四周的黑边还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简单体验了一把它的流畅度,正常左滑或者右滑界面还算可以,但是随着滑动速度越来越快,车机的反应显然跟不上手速,甚至还出现轻微的卡顿。
当我的语音指令喊出“你好,大众”的时候,车机大概会停顿1秒再做出反应,连续语音指令如果说的过快或者吐字不的话指令也不会被有效识别,连续语音指令比如“打开空调打开车窗导航到……”还出现过不关车窗的情况




车机菜单略显繁琐,比如辅助驾驶和多媒体这些常用的功能需要打开二级菜单才能找到,相反氛围灯和驾驶模式选项这些被放到主菜单上,操作便利性欠佳,当然这点仅仅是基于我个人习惯的个人感受。
车机界面UI设计略显粗糙,缺乏美感。车机支持K歌功能和各类小游戏,K歌实测效果还不错,配有话筒和游戏手柄,游戏界面两边的黑边太大,如果能全屏的话体验效果会更好,平时接女朋友下班或者打发一下无聊的时间还是挺不错的。另外进入游戏的时候不能太着急,如果点的太多话也会出现卡顿现象。
还有一点就是ID7的车机固定的朝向驾驶员一侧不可调,这个感觉有点很另类,难道玩游戏k歌看视频听歌的时候副驾或者后排只能侧身看着?如果能把角度设置为可调就好了
隐藏式的空调出风口取消了物理调节按键,调节风向需要在车机中造成,首先需要找到空调开关,点开空调页面,找到需要调节的出风口手动调节,操作下来便利性还不错,需要一点适应的过程,考虑到不同年龄段车主的需求,如果能增加几个物理按键会更加有实用性
空间和舒适性方面,本人身高体重分别是180和200,属于又胖又长的那种,观点基于自身体验,仅供参考。




优点:前排头部空间相当不错,不管是主驾还是副驾调整好坐姿以后大概还有3指的距离,媲美我之前试驾的L8,加上光感天幕的加持,头部空间感觉很敞亮,前排座椅调好不动的情况下进入第二排,半躺放松的状态下腿部空间还有接近2拳,中间地抬是纯平的,来回活动脚步或者侧向跷个二郎腿一点问题没有
不足:刹车踏板偏高,无论怎么调整座椅都无法找到与驾驶姿态相协调的角度,踩刹车的时候只能憋着脚背或者移动一下脚跟
副驾地抬也是有点憋脚,如果后排做一个微胖的男士而且是跑长途的使用场景的话,前排乘客的舒适性就会受到一定影响
舒适性方面


座椅材质销售介绍说是用的母婴级别的真皮,不得不说坐进车内是没有任何异味的包括展车和试驾车,前排座椅无论是坐垫还是靠背对腰背和屁股的包裹感还是挺不错的,头枕虽然有点硬但是固定的角度对头部的支撑感不错,不像有些车型的设计形同虚设就是为了好看,前排坐垫坐进去支撑感不错甚至略微有点偏硬,如果再稍微软一些我感觉会更好






不足和建议:图1如果座椅稍微调高一点,我的身高180,会感觉前档视野有点偏窄。
图234:第二排靠背角度即便调到最后,坐进去也会感觉有些笔挺,第二排坐垫偏短,对腿部的支撑性一般,好在坐垫做了一个上翘的设计,弥补了坐垫长度上的不足
图5和图6:副驾坐垫的包裹感虽然不错,但是坐垫偏窄并且坐垫的翼展边缘有点偏硬,下车的时候左腿往外迈有点搁屁股


后排配有两个C口快充,上面的储物盒太浅实用性不高,并且后排如果两台手机同时充电的话,除了后排扶手箱之外基本没有放手机的地方,所以这个地方可以直接做的深一些然后窄一些,定位就是放手机专用即可
第二张图片是方向盘左下角的自动灯光和前后除霜触控开关,试了几次发现有个问题,就是手指还没有按到开关的时候就被感应到然后打开了,一直想不明白这个是太灵敏了还是开关有问题,有知道的小伙伴请在评论区告知一下谢谢。




简单聊聊ID7的储物空间,我觉得比较亮点的设计有三个,一是溜背设计,后备箱的开口足够大,加上轿车的底盘又不高,所以往上装载东西会特别方便,并且对于整个后备箱的使用空间会一目了然,对上了年纪的老人或是小孩用起来也很友好。但是如果想出去露营当床用话就算了吧,一是第二排座椅无法直接放平中间还有个隔断,两边的轮拱也入侵了一部分后备箱的空间,所以就把它当做一个正常的后备箱使用空间还是蛮大的。
第二就是中控水杯架下方做了镂空处理,这无疑给前排乘客增加了一部分储物空间,充电的时候可以放放手机,跑长途的时候可以多放几瓶功能饮料,可以随用随取挺方便的
第三扶手箱的储物空间不错,分了上下两层,下面有12伏电源接口,中间的盖板还很贴心的留了电源线的穿插口,看上去还是挺实用的。


动态体验:动态体验分别在两家4s店完成试驾(主要是第一家4s的销售有点不耐烦,试驾的路线太短)试驾车型都是后驱首发版(选装光感天幕前排座椅通风加热)颜色为星黛蓝。
先说一下两次试驾的电耗表现,试驾环境均为城市快速路,第二次由于忘记拍图片我就简单描述一下吧,一共是跑了24公里,耗电5%,表显电耗17kwh/100km;第一次是13公里,耗电3%,表显电耗14.5kwh/100km。
第一次试驾一汽大众的首款新能源车型内心还是有点小小的激动,说起一汽大众这个品牌可谓是家喻户晓,想当年自己的第一台车就是认定非迈腾不买,一是被迈腾的外观给种草了,二是当时的销量确实不错,大街上跑的到处都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大众这个品牌有种莫名的好感,日系出于民族情怀不考虑。后来大众被曝出国内外用料双标和双离合变速器故障以后也就心灰意冷,最终转战福特蒙迪欧直到现在的锐界。工作以后偶然的机会开过几天迈腾,当时对迈腾的驾驶感觉现在还记忆犹新,迈腾的仪表台很短,调整好坐姿以后,踩油门的时候就感觉脚要踩到了前面机舱里。
坐到id7的驾驶舱,看到了那个标志性的很怀旧的方向盘,又仿佛找到了开迈腾的感觉,调整好坐姿,踩下刹车由此开启了本次试驾之旅.id7的挂档是在方向盘的右侧拨杆上,有点像奔驰的怀档,用起来还是挺容易上手的,往前转动是前进档和低速档,往后转动是倒档,中间一按是P档。由于车身腰线较高,右侧A柱在转弯的时候略微有点遮挡视线。驾驶模式一共有四种分别是经济,舒适,运动和个性化,下面我就重点谈一下前三种驾驶模式的试驾体验。


首先是舒适模式,舒适模式也是我最喜欢的驾驶模式,起步轻点电门车子也慢慢动了起来,低速起步没有那种突兀和闯动,很稳重,有点开燃油车的感觉,这种感觉如果用“肉”来形容的话我觉得有点过,车重超过了迈腾但是起步比迈腾要轻快的多,上图仪表盘上的“横杠”左边显示动能回收,右边显示动力输出。深踩电门可以从仪表盘上看到动力输出的强度,id7在深踩电门以后动力输出略微有点延迟,电门前段还是有一点虚位的,能感觉到但不是很明显,当摆脱低速后,中后段才是舒适模式的最佳区间,时速来到80,动力轻点就能跟随,松开电门可以看到左侧绿色能量条开始动能回收,回收的长度只有一点点而已,而实际的感受跟燃油车的D档松开油门没有区别,驾驶感受也比较舒服。
而当切换运动模式以后,完全就是换了一个感觉,动能回收模式较强,松开电门以后紧接着就给你补了一脚刹车的感觉,拖拽和顿挫感明显,甚至有点不适应,如果用运动模式跟车行驶的话会更难受,尤其是掌握不好与前车的距离,需要一脚一脚的补电门,然后动能回收又会一下一下的给你补“刹车”驾驶感受有点“过山车”。运动模式下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电门的灵敏度,之前试驾过的新能源车型,运动模式的动力调校都是比较激进,而id7却有点相反,除了动能回收比较明显之外,动力的输出感觉跟舒适模式没什么区别,跟之前试驾过的ls6对比一下,LS6在切换运动模式以后,刹车踏板和电门踏板感觉一下子就变得很硬,动力也变得暴躁起来,电门轻点感觉车子就要往前窜,刹车也很灵敏,并且初次转换到运动模式,踩刹车需要轻点适应一下。再说回id7有时候甚至感觉动力输出比舒适模式更慵懒,运动模式下刹车也不是很线性,有略微点头现象。经济模式下电门比较慵懒,需要深踩才会有动力输出,还是以动能回收为主,体验时间不长就不多做描述了。B档俗称拥堵跟车档,适应于严重堵车路段,动能回收模式较强,往前一点就会给你较强的刹车,并且力度也是刚刚好,不用自己去频繁的踩刹车制动浪费能量,这个档位还是挺实用的。
简单聊聊id7的驾驶感受和HUD的实用性,不是专业车评人,基于真实试驾有感而发。自己之前开的一直是福特车型对于部分长安福特车型的驾驶质感还是比较认可的,那么这次试驾ID7也是出自合资大厂,两者到底会有什么区别?这是我比较期待的。
首先说一个结论:就是ID7驾驶质感非常好,但是底盘调校上缺少一点东西。悬架调校偏舒适,具体表现在过小颠簸路面的时候身体很明显能感觉到悬架的积极弹跳,细碎的震动被它吸收和过滤,最直观的感受到的就是“嘭嘭嘭”的高级感,低速转弯比如时速50左右的时候,方向盘是有一些虚位的,具体表现就是一把方向打过去,车头的反应总是慢那么一点点。在封闭道路做“S”型轻摆的时候,车身整体性和车尾跟随性感觉一般,id7的车长好像超过了5米,具体参数没看。车身和底盘很紧致的那种感觉在这台车上体验不到。如果路感再清晰一点的话感觉会更加完美,不太喜欢那种地面稍有点震动就被完全过的一点感觉没有的样子。当然这种过滤带来的高级感我很喜欢。之前也开过老款的蒙迪欧,跟id7相比蒙迪欧的底盘调校就路感偏强,舒适中带“硬”,尤其是跑两三个小时长途的这种用车场景,一路下来感受就是酣畅淋漓。所以如果是跑长途的话我会选择蒙迪欧,相反平时上下班通勤id7更舒适。照应开头那句话,虽然id7的驾驶质感不错,但是底盘缺少一点厚重感。
ID7全系标配抬头显示功能,分上下两层显示,下层显示最基本的导航信息,车速还有辅助驾驶等,真正的看点在上层,销售介绍“大众利用AR技术将实时导航信息投射到车道上”算是导航的一个加强版。试驾的时候特意让销售提前设定了一个导航地点,感受了一下大众的ARHUD实用性到底如何?相比理想L8和问界M7那种固定投射在前风挡玻璃上的W-HUD而言,大众的ARHUD实用性更高,比如导航信息出现前方200米红绿灯路口左转,此时上层的导航箭头会变大,乍一看就感觉跟投射在真实的道路上一样,并且随着车子越来越临近红绿灯路口,导航箭头也会向你眼前慢慢靠近直至消失,此时后面的氛围灯也会随向亮起,实时提醒你不要忘记前方左转。使用起来感觉比普通的HUD画面显示更新颖,长途驾驶也能相对缓解一部分视觉疲劳。据说大众的ARHUD仅能支持车机自带的导航系统,换别的导航不显示,再者就是亮度不够尤其是在强光下。
总结建议:综合ID7动态和静态的体验,个人觉得空间和驾驶质感是这台车最大的亮点,ARHUD体验感也不错,目前仍处于新车刚上市没多久,终端裸车没有啥优惠,还有就是ID7的普通版单电机200匹的马力跟国产新能源相比也是略显滞后,如果您比较在意驾驶质感并且希望买一台合资品牌的新能源纯电轿车,那么这台车是一个不错的选项,可以到店试驾感受一下。如果不着急用车可以再观望一下后期的优惠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