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2021-03-17发布于:秦PLUS DM车友圈

    单纯从定位和市场分析一下此次比亚迪的配置和价格战略,不涉及技术,个人见解,欢迎讨论,轻喷。 首先个人观点:此次应该是比亚迪为后续能对标合资混动做出重要战略尝试。以下是分析: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国产车和合资车,普遍来说同等级的合资车比国产车价格高很多。很好理解,国产车技术不行,认可度低卖不出价格。一辆车价格不妨分为技术价格和配置价格,这两种价格中,车企可以独占的是技术价格利润,配置价格利润则需要和配件厂瓜分。我们看国产车为了占有一定市场选择的策略就是在低技术价格的基础上加入高的配置价格,从而达到卖到一个不错的车辆价格,技术价值利润太少通过配置价格利润补偿,从而获得可以接受的总利润。但这样出现一个问题,配置价值利润很大一部分要被配件厂分掉,这样国产车利润不高,然后投入到技术研发的费用不足,带来的技术无法提升,形成恶性循环。比亚迪是想对标合资混动的,想吃到技术价格带来的利润,前期技术研发投入要赚回来,但是市场不信任,品牌不认可。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比亚迪推出了秦plus,DMi新技术平台下,一个心动的价格加上不心动的配置,其实就是减少配置价格,变相的提高了技术价格。通过突破性低油耗技术的支持,让技术价格提升变得可以接受,配上不错的价格,对资金少的,日常摆渡的,开滴滴的这类人群还是很有市场的,一旦卖上一两年,只要技术过关,有了市场验证,使用考验。那么等到秦的下一个新型号的时候,就可以完全提价打造出一台超级混动技术下,高配置甚至同配置,价格对标雷凌双擎这类合资混动A级车的新车,从而完成对标合资品牌的战略发展。你不妨想你现在在DMi技术还未验证的时候一个高配置卖到18万的秦plus你接受吗,但是两年后,如果这个技术成熟性被市场证实不逊色于合资混动的技术,而又有燃油经济性优势时,把价格提高到合资混动的价格水平时,再加上一定的配置优势,你一定接受度会大大提高。 所以这一次大家对配置问题讨论很多,无非是觉得传统的国产车的各项高配和功能,没有出现造成了心理落差。但是比亚迪为了能完成对标合资混动,又不得不这么做,心动的价格是为了能有市场,能将DMi技术推广出去得到验证认可,而不心动的配置是让消费者们开始慢慢接受比亚迪要利用自身技术的发展突破带来的技术价格溢价。等两方面都让市场适应了以后,后续对标合资混动的目的就能更方便实现。

    作者提到的车系:


    • Snowliu头像Snowliu头像

      Snowliu

      秦PLUS DM车主·车龄3年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懂车评论员LV2懂车评论员LV2
      • 持之以恒LV2持之以恒LV2
      • 懂车智多星LV3懂车智多星LV3
      • 车圈万人迷LV1车圈万人迷LV1
      • 内容鉴赏官LV5内容鉴赏官LV5

      “一辆车价格不妨分为技术价格和配置价格,这两种价格中,车企可以独占的是技术价格利润,配置价格利润则需要和配件厂瓜分。” 惊为人天,这逻辑别分析了

      评论发表于2021-03-17
    • 比亚迪如果狠一点,降价加配置可以把a级家用车杀个哀嚎遍地,可惜对标合资轻混车型,目光还是短浅了。

      评论发表于2021-03-17
      • 我觉得这样反而不好,一方面自己利润压低了,另一方面其他国产车只能被迫降价,最后菜鸡互啄,无钱研发,恶性循环。国家希望督促国产车自力更生,但也不会让他们死伤满地。万一全部倒闭,比亚迪能吃掉这么大的国产车市场吗?合资车利润高,降价空间大,为了市场份额完全可以降价提销量,一旦降价又把比亚迪压回到低价区。还不如这样,其他国产车维护低价市场,有技术的比亚迪冲击合资市场,最后即使不能价格完全对标,稍微低价一点争夺部分市场,虽然销量不能大卖,但是利润率高了,总利润可以提高就行

        回复发表于2021-03-17
    • 一位不愿透露的张姓头像一位不愿透露的张姓头像

      一位不愿透露的张姓

      秦PLUS DM车主·车龄4年

      • 内容鉴赏官LV5内容鉴赏官LV5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懂车评论员LV2懂车评论员LV2
      • 持之以恒LV3持之以恒LV3
      • 懂车智多星LV2懂车智多星LV2
      • 懂车帝4周年懂车帝4周年

      评论发表于2021-03-17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