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开车时最能缓解疲劳的配置副驾驶坐一大活人聊天这配置最缓解疲劳没什么是副驾驶座有个人一路聊天是最提神最有趣的事了,如果不内急,陪我聊一千公里都可能一直不困但还是要注意安全请各位司机勿疲劳驾驶,短途一个人可以听DJ慢摇歌曲等自己感觉有趣的事情,奉上我最喜欢的车内饰
#车内储物空间够用吗空间还行,储物方面传统油车,没有特别的设计,只能说是普通,四个门上面的只能放瓶装的水,自己的水杯大点的都放不下,驾驶位和副驾驶之间,没有电车的那种设计镂空储物,后备箱空间倒是还可以,只能说整体够用,也没啥货物或者大件需要拉的,
#买车期间遇到过哪些坑买油车遇到那些坑最多,因为不像电车那种按厂家指导价,加个保险在哪买大差不差的价格,油车如果不多去几家4S,那价格真是差的离谱,优惠不一样,保险费用,还有一些贷款金融啥的,买不买装饰,我买的时候就是强制买那个大众的双保,买了之后其实保养也没有省钱,相当于买了四桶机油,而且还不包含工时费呀,大家买车一定多转转,不要着急买,不做功课多少都得挨一刀,
#买车你能接受等多久最多一个月吧,买国产车,还有一些普通的合资车,从看车到定下来,再到提车,超过一个月感觉就时间太长了,人买东西或者物品的心理就是这样,花钱的同时就想即刻拥有,买那些选配或者进口,的时间就不好说了,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有可能,我买车的时候就是,订完等了半个月,当时4S没有现车,从厂家定了一台,说是买高配的少,不过等车的那种心理,还是有些期待早点提车的
#为什么买这车自从2024年底摇到号牌,就一直在选车,个人预算20-30万,42岁家有初中学生,驾龄24年,家有一台国产SUV,用车频率不高,每年也就一万多公里,想开个十年以上,也想选好的车皮实些能着省心省力。 4S店跑了几十家,新能源方面从方程豹、比亚迪唐宋汉、理想、蔚来、小鹏、吉利、五菱,本来想着能买个混动的省油又省钱,免税还优惠,可是随着对新能源汽车的逐步了解,就毅然放弃了新能源(原因不便多说懂得都懂),我每年开不了几万公里,所以纯电动车也直接放弃了。 然后就转战纯油车市场,从合资品牌的丰田本田现代,到国产品牌的长安长城吉利,甚至bba也去看了,以上的车辆基本上都试驾了,最后选出来几款车作为备选: 1.长城坦克500Hi4T 2.长安CS75Plus四驱智擎版 3.别克昂科威Plus艾维亚 4.汉兰达四驱尊贵版 5.皇冠陆放四驱尊贵版 6.大众揽境380四驱众享 7.雷克萨斯ES200臻享版 8.亚洲龙2.0双擎至尊版 9.凯美瑞2.5双擎至尊版 10.帕萨特380TSI龙耀版 这些车把我和家人选的也都蒙圈了,但开始想的首选还是SUV,车大宽敞,但也要考虑到用车经济性,燃油保养费用能省则省,后来把这些备选车又重新试驾了一遍,从驾驶舒适度,操控性,费用情况等方面做了对比,最终选择了雷克萨斯,也许有人说我买了个换壳亚洲龙,也许有人说动力太差提速慢,但这些都无所谓了。我觉得代步工具只要自己喜欢,后续费用养护等适合自己就好了,至于越野飙车露营等,中年人也没有过多想法,所以大家选车一定要适合自己,毕竟大多数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在车上驾驶,坐满5个人的机会都很少,就选一台自己喜欢操控性好的车吧。
#用车坏习惯1. 冷启动后立刻大脚油门/高速行驶,冷车时机油流动性较差,无法迅速到达所有需要润滑的部位,此时猛踩油门或高速行驶会加剧发动机内部磨损,启动后等待30秒到1分钟左右,让机油循环起来,然后低速(2000转以下)平稳行驶几分钟,待水温表开始上升后再正常加速。原地长时间热车也不推荐,增加积碳 2. 经常把方向盘打到底,对转向助力系统压力很大,容易损坏助力泵、油管或电机对轮胎也有额外磨损,打方向时,接近打死前稍微回一点方向,避免长时间极限位置 3. 过减速带/坑洼路面不减速对悬挂系统(减震器、弹簧、控制臂、球头等)、轮胎、轮毂造成剧烈冲击,极易导致损坏、变形、漏油或定位失准,车身也可能因冲击而变形或产生异响,提前减速,尽量让两侧车轮同时缓慢通过减速带或坑洼。 4. 长时间半联动,手动挡离合器片长时间处于半接合状态,会产生大量摩擦热,加速离合器片的磨损,起步、低速挪车时不可避免,但动作要快,完成后完全松开离合踏板。避免长时间踩着半联动等待或坡道长时间半联动。 5.车未停稳就切换R挡/D挡,对自动变速箱的离合片、齿轮、传动轴造成剧烈冲击,严重缩短变速箱寿命,无论是前进切倒挡,还是倒挡切前进挡,等车辆完全停稳后,踩住刹车再切换挡位 6.停车后方向盘不回正转向拉杆和方向机齿轮持续受力,加速相关部件的老化和变形,可能导致跑偏、异响。对轮胎也有一定影响,停车入位后,养成习惯将方向盘回正 7.经常停在马路牙子上/不平整路面导致车身长期扭曲受力,车门、后备箱开关可能受影响;悬挂系统受力不均,加速老化;轮胎侧壁可能被挤压受损鼓包,尽量选择平整路面停车不得已要上马路牙子,也要缓慢、正面上下,避免斜着上或单轮上。
#电车VS油车如何取舍电车和油车的取舍,我们从使用场景,用车需求,还有使用成本考虑做一下对比, 1. 经济性:短期投入和 长期节省 电车优势 使用成本低每公里电费约0.08–0.3元(油车0.5–0.8元),年行驶2万公里可省油费近万元;保养简单,年均500–1000元,仅为油车的1/3,免购置税,绿牌不限行 油车优势 购车价比电车同级别车型终端优惠力度大,价格相对低一些,保值率更高,三年残值率比电车普遍高10%–15%,尤其10万以下车型更明显,保险费用比电车也低,若预算有限,计划长期使用五年以上,电车更省钱;若频繁换车或预算紧张,油车更稳妥 2. 使用场景 通勤效率和长途便利 电车:更适合城市通勤,起步快、静谧性强,拥堵路段能耗低;家充桩夜间充电成本再降一半,绿牌免摇号,不限行,通行自由 油车:更优长途和偏远地区,加油站覆盖广,几分钟加满油,续航无焦虑,电车高速续航打折,节假日充电排队超,偏远地区充电桩覆盖率不足,严寒地区电车冬季续航缩水,油车无此顾虑。 用车场景 每年长途出行多,优选油车或混动 ,市区代步,上班通勤 + 有家充桩 闭眼入电车 3使用便利性 一二线城市充电桩覆盖率超90%,电车体验更佳。 四五线城市/农村:充电桩稀缺,油车或插混更实用。 4. 长期价值:保值焦虑和未来潜力,还有贬值对比 油车:二手市场稳定,尤其是日系/德系车型 电车:部分车型残值可以如特斯拉,但技术迭代快导致老款贬值加速, 最后总结一句话,想省心一年一万公里以内选油车,一年两万公里及以上选电车,电车省油但并不省钱,
4.21
“优秀”
共131人评价
35万以上轿车总榜
NO.17
超过77%的同价位车系
4.21
综合
4.32
内饰
4.18
配置
4.09
空间
4.45
外观
4.34
舒适性
4.00
操控
4.11
动力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