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秋季采风几天没有骑车,一直觉得天气还是秋高气爽的感觉,今天出来穿少了,差点没给我冻的返回去,不过还是咬着牙出来了,下次一定得把骑行服穿上,包裹严实了再出来,不然这个温度哪还有心情溜车,不过还有青草,也算没白跑吧。
#摩托车装备推荐上次轮胎被扎以后,自己补上了,但是补胎的工具是借来的,之前没扎胎的时候还不知道这东西有多重要,扎了一次就想着一定马上买一套补胎工具,生怕明天再扎了,网上看好立马下单了一套。 一、装备介绍 快速补胎的工具我之前一直是一个怀疑的态度,因为看有的说是智商税,只能应急,长期用还是有漏气的风险,所以一直没有用这个补过,之前破了也是拉去修车店或者是售后拆下来补,拆下来补的话效果是好,补好的概率也高,但是如果车一点气没了不能走的情况,还得叫个拖车,拖车加上补胎,两次下来够换一条轮胎了,最近用了朋友的一次快速补胎的,发现还挺好用,而且朋友的车补好1万多了没有漏气,所以我也开始相信这个小东西了。说到这其实我有个阴谋论,是不是因为拆下来补工费高,所以修车店才不用这个快补的给补,只是我的个人猜测哈。 一套补胎工具里面包括胶条、硫化剂、一个打磨工具,一个插胶条的工具,使用的时候,先拔出扎破轮胎的钉子,然后用打磨工具打磨破洞里面,然后把胶水均匀涂抹在破洞里面,然后胶条抹点胶,用插送工具推进去再抽出来就可以了,稍微有点动手能力的人就可以自己补好。 补好以后还需要一个充气泵,在网上看了很多充气泵以后,选中了绿联的这个,大到可以给汽车轮胎充气,小到自行车、篮球都可以用,带了4个充气嘴,有5种固定的充气模式,也可以自己选择充气的气压,最大是3.5bar,常见的这些需要充气的都可以用了。 二、装备对比 快速补胎套装因为之前用过这个品牌的,我看也有别的品牌,看到另一个叫泰克的卖的也挺多,反馈也不错,买这个品牌的纯粹是因为用过,不过这种的只要是销量还不错的,效果应该大差不差,不要买到假货就行了。 充气泵的话,看了几个有摩托车装备老品牌萝卜的,还有德力西的,还有绿联的这款,看了评价都差不多,功能都是有多种模式的,价格都在150-180左右,绿联的这个更小巧一些,骑车出去带上不占地方,顺便买了个收纳包,放进去出去跑长途带着,以防万一。 三、购买价格 充气泵:178元 补胎套装:12元 四、选择理由 快速补胎胶条这个主要是经过了车友和我的验证,补上不漏气,如果洞的大小能正好补上,补上当下不会漏气,基本上骑起来就没问题了。补起来也比较方便,要是熟练的话,可能几分钟就补好了。可能这种的用起来都差不多,但是这个也没太多的选择,销量高的也就那么几个。 充气泵的话,一开始想选一个能搭电的,如果车没电了也能用来搭电,但是能搭电的体积一般比较大,骑车出去带着不是很方便,先买一个这个小一点的用着,后面再买一个专门搭电用的放在家里用。 五、使用感受 快速补胎的胶条用起来很方便,补完以后骑了有一两百公里了,目前胎压正常。如果怕不会用,可以看下视频教程,但是只适用于孔不太大的情况,如果太大了这个可能补不好,还有就是一定要把漏气孔的里面打磨干净,不然补完可能会漏气。 充气泵拿回来给汽车充了一下,这个设定的胎压要比汽车的胎压显示低1bar左右,比如设定2.5bar,充气到停止以后,胎压显示只有2.4bar,最后以胎压监测显示的为准吧,如果想充气到胎压监测显示2.5bar,就得设定到2.6bar才能充到,不过能充到就行,差一点不影响。 六、装备选择建议 有一些装备需要亲自去试用一下才知道真实的效果,比如这个应急补胎套装,之前看有人说补的不结实就再也没考虑过了,自己用了一下还挺好用,最后自己买了一套用来应急。 充气泵的话,如果能接受体积大一些的,就买带搭电功能的,汽车和摩托车没电了都可以用来应急启动,这种带搭电的充气泵价格可能贵一些,但是比单独买一个搭电的和一个充气的要便宜。
#摩托车装备推荐冬季不封车,必须加装备,最近一直填装备,手把套刚买上,又降温了,不得不再买点保暖装备,最近的天气主打一个寒风呼啸,降温讲起来是5度10度的降,上周穿的厚了都有点热,这周已经按冬天的标准穿衣服了,而且路上骑车的人也少了,但是早晚的拥堵却更严重了,原来骑电动车自行车的扛不住应该也开始开车了。骑摩托虽然是冷了点,但是堵车的时候还是挺有优势的,所以还买点保暖的继续骑车。原来的手套有点漏风,再买个皮的不透风的,再上个保暖的头套,这样应该骑车会好一些。 一、装备介绍 装备一,外星蜗牛羊皮手套,这款手套买的时候看了很久,大部分地方都是羊皮的材质,手背有护壳,也很厚实,手腕是加长的,带上的时候,衣服的袖口可以直接塞进去,这样一点都不会漏风,非常适合冬天骑车带。 装备二,西骑者加绒头套,这个也是最接近买的一个保暖的头套,其实骑车头是不太冷的,主要还是镜片漏出来的地方吹的冷,比如额头、眼睛、鼻子还有嘴巴,这个头套可以把脸上大部分的地方盖住,只剩下眼睛,头盔起雾的时候,打开镜片这些地方也不会太冷。 二、本次装备选择对比 手套买的时候主要还是看中了他这个没有透气孔的设计,是的,你没有看错,春秋的手套可能偶尔会在温度没那么冷的时候戴,就需要有一点透气孔,但是冬天的没有透气孔才是最保暖的,但凡有点透气孔,就会有冷风嗖嗖的往进吹。还有就是看他的防护也挺到位,虽然没有用大家喜欢的碳纤维防护壳,但是他在关键的地方都加了防护壳,手背、手掌还有指关节都有防护,再一个就是有防水层,当然冬天的话,防水这个其实没有那么的重要,因为天冷下雪的话基本不会骑车,但是防水层一般也会增加防风性。 头套买这款是因为这个前面漏出来的角度是上下调节的幅度大一些,往下拽可以漏出鼻子,有时候戴眼镜的话,鼻子呼出来的气会被头套引到眼镜上,只能把头套拽下去漏出鼻子。这样眼镜上就不会有雾了。 三、购买价格 外星蜗牛皮手套:363元 西骑者抓绒头套:28元 四、选择理由 手套买他就是保暖比较好,厚度适中,太薄的话,即使是皮的不透风,骑一会也会手冷,太厚了会影响操作,捏刹车和开关转向灯都会受到影响。这个手套薄厚程度还挺合适,保暖的情况下操作还不受影响。 这个头套首先是看他加绒的,戴起来比较保暖,再一个就是前面的开口随便调节,不影响视线,嘴上的那块是网布,保暖的情况下不影响呼吸。 五、使用感受 这个手套戴了几天了,最近最冷的时候零下9度,而且是风特别大的情况,骑车40分钟左右感觉不到冷,新的戴上有点硬,戴了两天就好了,手掌挺防滑,戴上拧油门都感觉顺了。捏刹车也比戴薄的手套省力,有天早上急刹一下感觉捏出了ABS。再说一个厚手套好的副作用,厚的手套可以减少手把传过来的震动,最近感觉手上的震动都小了。 加绒的头套挺保暖,就是戴上再戴头盔,就有点紧了,我都怕戴了这个加绒的头套把头盔给撑大了,到时候换了薄的,头盔大一圈可就搞笑了,所以这个先戴几天试试,实在不行换旧的头盔吧,旧的冬天用加绒头套,这个头盔夏天戴吧。保暖的话倒是挺保暖的,鼻子不冷了。 六、装备选择建议 手套冬天戴的最好是没有打孔的,这样防风性会好很多,而且再好的手套,骑的时间也不能太长了,别超过1个小时吧,超过一个小时都会冷透的。 加绒头套是暖和,但是会不会撑大头盔,我还得试试,大家有没有这种撑大头盔经历,可以说一下。
#秋季采风升仕的踏板真的是不按套路出牌,只出新款不换代,我的350D刚出磨合期,他就出368了,不过怎么说,去看了下368,整体感觉下来发动机动力提升了,车重减轻了,不过整体用料上貌似比350系列降低了,骑行感受上有一定提升,350车主如果不换368G,别的也没必要换,等更大排量的吧。
#秋季采风出来溜车偶遇一辆废弃的宝马,具体哪个车型看不出来了,也不知道哪位大哥的车,一看放了很多年的样子,看起来还挺经典的一款车,是不是可以买下修复一下收藏起来,多年以后会不会变成经典款式,到时候也是一款升值的理财产品。
#我的骑行生活看了升仕350D的一些测试和群友的讨论,我决定买一台试试。其实踏板里大家对二阳的认可度还是挺高的,像我之前也骑光阳,我骑下来的感受就是没有想象的那么完美,小毛病还是有的,比如渗油,打不着火等等。但是升仕踏板之前就一款310M,虽然动力很暴躁,但是毕竟是新出的车,质量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而且之前升仕出的挡车口碑也不好。我要换掉这款相对比较成熟的CT250去买一台350D吗? 纠结到最后,我还是换了,虽然350D上市才不到1年,但是它的各方面还是吸引了我,几次想想算了,但是过几天还是会想换,虽然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手上的CT250油耗高,动力一般,虽然平踏可以放点东西,但是油箱有点小。虽然都是踏板,但是350D整体比较运动,可能没有ct250那么舒适,但是动力上能满足我跑山的需求。这样来来回回对比了很多最终做了决定,希望350D确实能给我一些不一样的体验。
#摩托车改装笔记●改装原因 之前用的一个手机支架是塑料的,用了一年多快两年了有点松垮,放手机导航总是怕掉下来,最近都不敢放手机在上面了,所以就准备换一个手机支架,这次准备选个好点的,毕竟手机支架再贵也比换手机便宜多了。 ●选购配件 看了一些,因为之前就是个塑料的,这次买的时候就避开塑料的,或者塑料也行,但是质量得好一些,看了一段时间觉得五匹的还行,就是价格上要比其他品牌的贵不少,但是本着质量要好的原则,就买了。 ●配件的对比 手机支架基本都是通用的,甚至一些电动车上用的都可以买来用,但是如果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质量和功能还是有区别,材质上是塑料的还是铝合金的,有没有减震的功能,能不能无线充电,有没有运动相机接口之类的。最后我选了一个八爪带减震功能的,运动相机接口也有,后面如果装运动相机也不用换了。还有就是这个可以选防盗配件,要贵个几块钱,这个我也选了。 ●花销情况 到手价格147,这还是不带充电功能的价格,如果加个充电的功能,就200开外了。 ●上车效果 安装很简单,有安装的教程,一步一步来很快就装好了,装上以后也影响不到风挡的升降和车机屏幕,可以竖起来也可以横着,颜色的话就只有黑色可以选,不过黑色也比较百搭吧,反正装上没什么突兀感觉,对车子的样子没什么改变。 ●使用感受 稳定性比我之前那个塑料的强多了,这种八爪的还是好用,手机放上去卡的很紧,除非支架断了,不然根本不会松动一点。减震效果也很好,之前那个支架放上去路不平的话,手机会晃,这个就好很多。总之用起来减震和稳定性都不错,即使再加个运动相机也丝毫没问题,这玩意除了价格贵了点,别的没毛病。
#摩托车改装笔记一、改装原因 菊花排气一直是第一代350D车主的一个心病,这个排气罩也不知道怎么设计的,车身的设计还是比较好看的,整体的感觉还是挺犀利的,但是细节线条又很圆润,但是看到这个车的排气就感觉不属于这个车,随便扣了一个罩子在上面,这还不是最难受的,最难受的是排气出口的地方竟然是一朵菊花的形状,直到升级款的排气才设计的支棱一些,而且旧款的可以无损更换新款的排气罩,所以立马下单一套来更换。 二、选购配件 因为当时刚出来也没有副厂件,只有官方商城有卖,选购的过程也很简单,官方商城直接下单就是。 三、配件的对比 可选择的也不多,所以没有什么对比,这里就和旧款的对比下吧,旧款的圆形排气罩和这个新款的外观天差地别,旧的就是车身很丝滑,突然出现一个很不协调的排气,新款的虽然说不上有多新颖好看,最起码棱角分明。 四、花销情况 升仕官方商城买的,所有配件加起来361元,虽然买配件方便,但是这个价格实在不便宜。谁让为了好看呢,这钱得花。 五、上车效果 反正这个新款的排气比旧的外观提升了不少,新款的比旧的要修长,整体是向后延伸的样式,看上去显得车身很修长,原来的圆圆的短短的,350D本身短轴距的车身显得更短了。 六、使用感受 使用起来其实没什么太大的提升,要非说有的话,心理上提升了10马力?视觉上提升了20马力?还有这个就是比原来的款式宽一些,靠墙停车的时候容易蹭到,因为是突出去的,我就蹭到好几次,路上还被电动车蹭过。
#摩托车装备推荐之前喜欢跨骑,喜欢的骑行服也是一些非常专业的皮衣或者是拉力服,颜色和设计也都是很专业的款式,后来开始关注一些休闲的骑行服,因为专业的骑行服虽然防护性好,但是穿着有点硬,骑车还行,如果停车后要干点别的事情,比如去逛逛或者买点东西的时候,穿着弯腰或者弯曲胳膊的时候就会觉得很紧,尤其是胳膊肘后面的护具,虽然是软的,但是弯曲起来胳膊会觉得很紧,动起来感觉束手束脚的,有一件衣服肩膀的护具抬起胳膊的时候,就会觉得肩膀的护具卡的疼。后来看到一个车友穿的一件休闲骑行服,面料没那么硬,稍微有点弹性的,带护具的,防护性也够了,试了一下还挺舒服,后来我就找了一件类似的。 一、装备介绍 这款是最近找到的一件比较日常的骑行服,面料类似冲锋衣的材质,介绍里说的是杜邦的三防面料,可以防水,但是我还没穿着它雨天骑过车,但是我觉得应该也只能防点小雨,毕竟有接缝,雨大了肯定会漏水。里面有一件棉的内胆,但是最近如果戴上内胆的话,还有点热,等再冷一点再加吧。护具有护肘和护肩还有护背,而且都是ce2认证的,护具是那种蜂巢结构的,整体还比较软。 二、本次穿搭中装备选择对比 之前的一些骑行服可能是不太适合我的使用场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领子都设计的很低,骑起来脖子呼呼的吹风,上有头盔下有骑行服,就露个脖子吹风,我没研究过是为什么,可能是为了骑车转头不受影响?这款的话,衣领就和冲锋衣一样,设计的很高,很防风。穿起来防风性还是很不错的,最起码脖子不冷了。还有就是面料相对软一些,别的骑行服都是那种600D的牛津布很硬,这个就没那么硬,当然牛津布还是比较耐磨。 三、购买价格 我买的可以拆卸内胆的要贵一些,不可拆卸的630多,因为可拆卸的一年能多穿几天,到手价格799。 四、选择理由 外观比较休闲,骑车能穿,日常穿着也比较舒适,当然不骑车的话,穿普通的外套更舒服。护具比较齐全,有护背,护具没那么硬,日常穿也不会卡的难受。可拆卸内胆,春秋季节也可以穿一段时间。颜色也比较日常吧,黑色的外观比较百搭,搭配骑行裤和牛仔裤都可以。衣服领子比较高,脖子没有那么吹。 五、使用感受 穿着感觉也不错,是比较宽松的版型,之前的除了拉力服,都是比较合身的甚至有点紧身的衣服,这个穿着就没有那么紧。试着淋过水在上面,一点点水还是可以防的。穿着骑行胳膊活动起来也比较自如,没有很束缚。七八十的速度还是挺抗风的,天气大概5-10度左右,单穿外面的这层,几乎感觉不到冷,最近偶尔5度以下,里面加个冲锋衣的内胆还行。棉的内胆再冷一些才能上,最近加上有点热。 六、装备选择建议 买过几件骑行服,一直都是因为看着专业的骑行服比较帅,颜色很个性,穿着比较好看,但是一直都忽略了实用性,最近买的这件属于纯实用型的衣服,穿着很舒服,以后买衣服还是要关注下功能性。
#摩托车改装笔记【一、改装原因】 买车的时候说这次换了车绝对不换了,然后开始左看右看,确定这辆车的配置都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但是车一到手,总觉得刹车也不好,减震也软,震动也大,排气也不好看,那么怎么样,开始换吧,换成让自己满意的,然后开始换各种改装件,提升原...查看全文
#摩托车改装笔记一开始骑摩托车,就是喜欢速度和激情,但是摩托车本身危险系数就高,后来骑多了以后,觉得不应该一味的追求速度和性能,动力好加速快是一个车的优点,但是一个车的外观好看也是非常赏心悦目的,而且350D的动力本来也还可以,动力上除了换传动,其他其实没什么可以 改的,而且就算再改百公里加速能提升个3秒,其实还是不会满足的,而且快个3秒并没有什么实际用处,那么不如把颜值提升一下来的实际。最近看到一个车换了个手把镜,还挺喜欢的,当时看了不觉得,但是后来脑子里一直想那个样子,所以最近想着就换一对吧。 一、改装原因 原车的后视镜刚开始不怎么习惯,用的时间久了感觉还行,质感也不错,因为小一些,视线没那么宽,但是如果用了低风挡,这个后视镜外观上总觉得没那么协调,直到看了有车改的手把镜,觉得低风挡应该配这个才够好看,再加上原厂的后视镜后面如果有车开远光,比较晃眼睛。听说蓝色的镜片会好一些,所以就想换一个蓝色镜片的手把镜,来提升一下颜值,后车远光晃眼的这个问题也能有点改善。 二、选购配件 选配件还是在网上找,首先要找视野宽一些的,改了半天,不能比原厂的视野还差,还有就是镜片要是凸面的,后来看了一下还发现个问题,安装手把镜要换掉原厂的手把堵头,这个堵头原厂其实换过一次,原来的比较小,重量不够的话震动就大了,所以换了以后,重量上也得够,不然手把的震动会变大。 三、配件的对比 形状上,有圆形的,多边形的,多变形的有的是那种内侧宽,外侧很窄的,也有反过来,外侧宽的,内侧窄一些的。圆形的就不考虑了,不太适合350D,虽然设计上没有M那么激进,但是装个圆形的镜子也不是一个风格,圆形的还是更适合复古车,最终选了一款多边形内窄外宽的,材质是铝合金,标称单个的重量398g,这样比和原厂的堵头还重一些,震动上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而且安装的效果也很好看。 四、花销情况 到手价格132元,本来打算自己安装,但是原厂那个堵头很难取出来,找了店里安装,手工费30,总共花费162元。 五、上车效果 装上以后只能说是舒服了,是我想象的样子,铝合金的质感还行,分量也很足,黑色和原厂的颜色一致,个人觉得颜值确实增加了不少,和低风挡简直是绝配,但是如果换了高风挡,估计就没那么好看了,高风挡更适合前置的后视镜。 六、使用感受 视野上比原厂的增加了一些,个人觉得增加了百分之20左右吧,原厂的看相邻车道没问题,再往边上看就看不到了,这个能看到相邻再往边上走一个车道的一多半,够用了,可以防止变道时,旁边的车道的车也往过变。 防眩目的情况,有所改善,但是不太多,不知道为什么很多车有路灯还要开远光,跟在后面后视镜什么也看不见,换了这个能看到一些,但是遇到那种大车开特别亮远光还是一片白。 震动上感觉不太大,虽然这个后视镜比较重,但是手把上也拆了原厂的后视镜,重量上还是少了一些,所以震动上和原厂的差不多,走起来基本感觉不到差别。
#摩托车保养笔记10000多公里了,最近没事检查一下机油和防冻液,看到副水箱防冻液有点低了,准备买一瓶填上一些,不然副水箱空了的话,给主水箱加还得排气,而且拆前面主水箱附近的壳子也挺麻烦的,防冻液原厂的颜色是绿色的,去官方商城看价格要略微贵一些,而且是4L的,我看到没少的太多,预计最多就添加个几百毫升,这一桶4L的话,拆开以后大概率用不完,最后放的久了都不能用了,仔细一看官方商城这个也是用的道达尔的酷埃福,后来就在网上花13块钱买了一桶1L的,和商城的一样,只不过是1L的。 升仕的这个加防冻液得拆右侧边盖,用户手册上有教程,升仕APP上也有视频教程,按着教程一步一步来,基本都会加,加到最高限位下面就可以了,踏板的覆盖件多一些,加起来麻烦,之前的挡车主水箱都可以随便加。这车的冷却液查看窗很隐蔽,容易被忽略,一般保养的时候顺便检查一下就可以。
#摩托车装备推荐让你穿上秋裤的可能是你的妈妈,也可能是深秋的凉风。连续的两天下雨过后,最近的天气外面拿着手机玩一会手都会冷的拿不住,这两天的天气真的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骑车的话,只有上午太阳晒一会骑着才舒服,到下午太阳落山前一直都还行,最冷的应该是早上了,最近早上骑车上班通勤的人都少了,一看他们就不是真的喜欢骑车,真正喜欢骑车的只会换上更厚的衣服和装备,来迎接这个逐渐变冷的天气。夏天的网布手套和短款护膝已经扛不住了,最近准备换个厚点的手套和长护膝。 一、装备介绍 首先是加长护膝,这个护膝算买的比较喜欢的,是一款比较长的护膝,之前的短护膝只保护膝盖,这个小腿也能挡住,其实骑车就是吹的时候感觉不到多冷,后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隐隐作痛,所以小腿也应当保护一下,买的时候加了一个棉内衬,最近不太冷可以不加,过两天温度到零下了,加上应该会比较保暖。 手套的话,暂时还没有买很厚的,最近的天气不透风的单层或者稍微加一点绒的就能抗住,中午可能还会热,这款的手背上是皮质的,手掌是布料的,手背上也有硬壳防护,质感看着还不错。 二、本次穿搭中装备选择对比 这个护膝对比夏季的就是加长了,夏季的虽然也有保暖的功能,但是毕竟短一些,小腿防护不到,夏天带着凉快一些,这个的话外面是硬的塑料壳,里面是一次加棉的布料,有魔术贴可以粘一个加绒的内衬,而且有快拆扣,虽然是长款,但是戴起来比我夏天的还省事。 这个手套其实也比夏天的厚不了多少,就是没有那种大面积的网布透气了,只留有几个用来透气的小孔,戴着更扛风一些,手掌的布料也不太一样了,夏季的是很薄的那种布料,这个手掌的布料有点加棉的感觉,手感更厚实一些。 三、购买价格 护膝带加绒内衬到手191块,手套到手162元。 四、选择理由 护膝主要是喜欢他这个可拆卸加绒内衬的设计,即使夏天没有很热的时候也可以戴一段时间,快拆的设计也很方便,因为我之前买的是没有快拆设计的,用这个才感觉到快拆的好用。还有就是这个防护的面积宽一些,很多这种硬的护膝,侧面小腿是挡不住的,这个能挡住侧面。 这双手套买他的理由主要是厚度比较合适这个时候戴,手背上是皮质的,真皮的防风效果要更好一些,本来想买一双全皮的,但是感觉手掌可能会比较热,全皮的价格也贵不少。还有就是喜欢这个手背上的碳纤维护壳,碳纤维壳子加上皮的质感,颜值也是我爱的。 五、使用感受 护膝戴了几天,防风保暖效果还不错,戴上以后迎面吹来的风几乎感觉不到了,就是脚腕还有点吹,不过这个买一双高帮鞋就可以解决。第一次调整好以后就可以快拆了,熟练以后穿脱还是挺快的,相比我之前的护膝一个就要四道魔术贴要方便。穿上也很贴合,走路也不会往下滑,瘦一点的戴起来也没问题。 最近早上的温度七八度,戴上这个手套正好,晚上温度高一些,戴上还有点热,手套戴起来还比较合手,没有很难受卡手的地方,握紧拳头手背上的硬壳也不会卡的手疼,之前那双手套是有点疼的。唯一不足的就是有点短,没法把衣服的袖子裹进去,这样就可以完全不进风了。 六、装备选择建议 护膝的选择上还是要看下认证等级,再一个就是要问下最大多少体重能戴上,不然到手以后可能太松或者太紧。 手套的话主要就是防护和保暖,我买的这款对手指的防护还行,但是手掌侧面的防护薄了一些。夏季手套要关注透气性,秋冬季的话,看看厚度适不适合现在的温度。
#摩托车装备推荐一、装备介绍 最近的天气温度骤降,早上出门明明穿了秋裤,还是觉得冷的不得了,尤其是腿上,凉嗖嗖的感觉特别明显,一直带一个短护膝,就是只保护膝盖那种,最近早上温度直逼0度,那个小护膝根本管不上用了。本来想看个长护膝,但是看了几个评论说太冷的时候不怎么管用,盖不住的地方还是冷,最后想到不如买个速脱裤,一双好的护膝也小200元,速脱裤的价格300以内选择还挺多的,看来看去,买了这条杜汉的速脱裤。 二、本次穿搭中装备选择对比 看了几个品牌的速脱裤,其实都大差不差,基本都是轻度防水,防风保暖的功能,价格基本200元到500元不等,最后看中这条是因为价格还比较有性价比,身边有车友穿过这条,我试了他的版型还比较适合我,穿上没有很束缚的感觉。 三、购买价格 到手价格256元。 四、选择理由 这个裤子就是看中了速脱的功能,不管是日常通勤还是出去遛弯,到了地方一脱就能换回普通的裤子,又保暖又方便。而且这个裤子试过,穿着还比较合身,价格也在接受的范围,别的骑行裤有的这个一样都有,价格算偏低的。另一个护具也是ce2的,布料是尼龙布的,不能完全防水但是小雨是没有问题的,基本能满足使用要求。 五、使用感受 这个裤子穿起来还是挺合身的,之前还担心穿着会不会很费劲,脱的时候还得脱鞋,穿了几天以后,感觉还可以,两边拉链一拉就脱了,穿也可以用同样的当时穿回来,穿稍微比脱慢一些。防水性一般吧,一点点水没问题,多了肯定能渗进去。保暖还不错,穿上这个里面穿单层裤子都不冷,前几天都有人穿保暖了。中午的时候都有点热最近的天气,所以只有早上穿一下,中午骑车就穿护膝了。 六、装备选择建议 速脱裤可以买稍微大一码的,冬天里面套厚点的裤子也能穿进去,不然穿进去会很紧,如果对防水的要求高可以买带防水层的。
#摩托车装备推荐一、装备介绍 最近夏季的手套戴着有点冻手了,早上的气温直逼0度,准备换个冬天的手套戴,想起来自己还有一双杜汉的手套,当时到手是夏天,戴着肯定是有点热,这两天终于可以排上用场了,今年的气温感觉过完夏天就是冬天,秋天都没有来得及感受天气就这么冷了,不过这个手套也是单层的,没有夹棉也没有加绒,只不过手背是皮的,手掌是纤维布的,不过比夏天的手套应该暖和不少。 二、本次穿搭中装备选择对比 夏季手套是网布加防护壳的,关键的部位有一些橡胶的防护,杜汉的这双也有防护壳,但是手掌侧面没有防护,只有手背有一个碳纤维壳子,但是不是真的碳纤维有待验证,手背是羊皮的,外面摸着手感还挺软,手腕部分还有一个收紧的旋钮,其实就看起来高大上,没什么实际的作用,买的大小合适的话,这里不需要收紧戴着就很合适。 三、购买价格 618买的到手价格196元,之前一直关注的这个手套,价格一直偏贵,正常的价格在260元左右。 四、选择理由 这款主要是觉得手背面的羊皮质感还不错,外观也比较好看,有碳纤维防护壳,手背有通风孔,手掌的防滑设计也比较好。 五、使用感受 新的戴起来里面不是很舒适,手指接缝的地方有点硌手,握拳的时候右手手背那个硬壳子也有点硌手,戴了两天以后,感觉的舒服一点了,可能是戴一戴变软了吧,这个手套不算太厚,这两天早上的天气5-8度左右,戴着骑半个小时有点冻手,主要是手指头有点冷。 这个手套的手掌拧油门的地方还是设计的不错的,我戴上以后感觉拧油门的时候都轻松了很多,有好几次都感觉车的油门响应变好了,轻轻一拧就往前蹿,换了手套还得适应下油门。 六、装备选择建议 手套和头盔这类装备,买的时候还是得多试试,这个手套我差点觉得被坑了,一开始戴着很不合手,也不够保暖,戴了两天才好一些。还有每个人的手型不太一样,建议买回来多试试,不合适趁早换了。
#摩托车改装笔记就像买了新手机要贴膜、套手机壳一样,买了新车也要加装一些东西,一来是为了弥补原厂的一些不足,让车子用起来更顺手,二来就是尾箱、手机支架这些满足日常骑行的装备也是必须的,买踏板就是为了方便,为什么不方便到底呢。下面是我自己的350D安装的一些...查看全文
#我的骑行生活我对小长途的定义就是800公里以内的,在外过一夜,或者到晚上比较晚回来的情况,基本是省内,或者离的近的省外城市,这个距离比一般市里玩玩要远,不确定因素也多,要带的东西也多一些。所以骑行服、骑行鞋都备上了,还有防水包,一个是放东西的空间会多一些,再有就是绑到后座可以当个靠背,长途骑行可以靠在上面,腰有个靠的就没有那么累。 骑行服的话,最近的天气可以穿一些网纱的骑行服了,中午的时候虽然还有点热,但是走起来还是挺舒服的,骑行裤要么穿普通裤子加护膝,要么穿带护具的骑行裤,主要是得抗风,防水的话只要不凑到雨天,防水没什么必要,防止突然下雨,再备一套雨衣就足够了。 防水包我买的是40L的,可以放不少东西了,摩旅的话一个可能不太够,出去一两天的情况,这个大小足够了,也没有那么累赘,带的东西都尽量放在这个里面,撑的满一些靠着舒服。 以上就是一些主要的装备了,还有一些零碎的,看自己的需要准备就行 。 我对小长途的定义就是800公里以内的,在外过一夜,或者到晚上比较晚回来的情况,基本是省内,或者离的近的省外城市,这个距离比一般市里玩玩要远,不确定因素也多,要带的东西也多一些。所以骑行服、骑行鞋都备上了,还有防水包,一个是放东西的空间会多一些,再有就是绑到后座可以当个靠背,长途骑行可以靠在上面,腰有个靠的就没有那么累。 骑行服的话,最近的天气可以穿一些网纱的骑行服了,中午的时候虽然还有点热,但是走起来还是挺舒服的,骑行裤要么穿普通裤子加护膝,要么穿带护具的骑行裤,主要是得抗风,防水的话只要不凑到雨天,防水没什么必要,防止突然下雨,再备一套雨衣就足够了。 防水包我买的是40L的,可以放不少东西了,摩旅的话一个可能不太够,出去一两天的情况,这个大小足够了,也没有那么累赘,带的东西都尽量放在这个里面,撑的满一些靠着舒服。 以上就是一些主要的装备了,还有一些零碎的,看自己的需要准备就行 。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