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采风升仕的踏板真的是不按套路出牌,只出新款不换代,我的350D刚出磨合期,他就出368了,不过怎么说,去看了下368,整体感觉下来发动机动力提升了,车重减轻了,不过整体用料上貌似比350系列降低了,骑行感受上有一定提升,350车主如果不换368G,别的也没必要换,等更大排量的吧。
#我的骑行生活头盔耳机大家想到的可能都是维迈通,cardo,可能用维迈通的还是大多数,出去组队如果不用维迈通就不能和大家互联,对于喜欢你一起玩的,这个还是挺重要的。但是维迈通的耳机大家都说音质不好,即使这样,我朋友圈还是有人天天叫喊着高价买维迈通。足以说明维迈通的通用性。 但是对于我来说,组队是少数时候,音质好一些还是更重要,后来看到了塞纳蜘蛛侠,这个品牌其实还不错,尤其是音质方面要好的多,就是用的人少了一些,可能是因为定价贵,所以买的人少了一些。再加上维迈通v9x和v9s赶上换代,都没有货了,所以买了蜘蛛侠st1。 刚到手不久,使用了一下还不错,速度80左右导航依然清晰,即使打头盔的开镜片也没有问题,我骑车很少听歌,偶尔听一下,音质还不错。滚轮操作也比较方便,切歌和接电话即使戴着手套也好操作。组网功能暂时还没有使用过,不知道实际使用起来怎么样。还有防水和稳定性方面还需要使用一段时间看看。
#我的骑行生活看了升仕350D的一些测试和群友的讨论,我决定买一台试试。其实踏板里大家对二阳的认可度还是挺高的,像我之前也骑光阳,我骑下来的感受就是没有想象的那么完美,小毛病还是有的,比如渗油,打不着火等等。但是升仕踏板之前就一款310M,虽然动力很暴躁,但是毕竟是新出的车,质量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而且之前升仕出的挡车口碑也不好。我要换掉这款相对比较成熟的CT250去买一台350D吗? 纠结到最后,我还是换了,虽然350D上市才不到1年,但是它的各方面还是吸引了我,几次想想算了,但是过几天还是会想换,虽然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手上的CT250油耗高,动力一般,虽然平踏可以放点东西,但是油箱有点小。虽然都是踏板,但是350D整体比较运动,可能没有ct250那么舒适,但是动力上能满足我跑山的需求。这样来来回回对比了很多最终做了决定,希望350D确实能给我一些不一样的体验。
#我的骑行生活来来来,给我的小摩托做个保养,之前保养过两次了,但是都没有记录,还好这次拍了照片,目前骑了9000多公里了,其实我骑的不多,通勤和跑山我都喜欢骑,但是都比较近,不喜欢那种赶路形式的出行,骑到路上也是比较佛系。 这次的保养主要就换个机油和机滤,按说明书来保养的话,这次都不用换机滤,因为上次刚换了,不过也不算贵,每次换一个也能保持干净,机油我用的是铃木的r9000 10w40的,1L的桶,最后还剩下200多毫升,师傅说可以用到传动箱里面,就顺便也换了,不然有点浪费了,机滤的话就用的原厂的,之前再海鲜市场买了几个原厂的,价格给力。 换完以后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就是感觉震动小了一些,拧油门更丝滑了,这个机油也是第一次用,价格略贵,希望它的寿命能和他的价格一样,要是跑2000就衰减了,下次铁定不用了。
#我的骑行生活出去一起溜车别人会问我,骑个踏板还老穿个骑行服,我心想他这是瞧不起骑行服啊,我往往会说:你不懂,这玩意他抗摔啊,万一倒了在地上摩擦,能多摩擦一会,不至于磨到皮肉。说到这他虽然觉得不对劲,但是也无法反驳。其实不管骑什么车,都可以穿骑行服,骑行服有护具,而且面料大部分是耐磨的,下面说下我的秋季骑车经常会穿的一件上衣,当时挑了好久的一款骑行服,虽然外表看着朴素(其实就是穿上不太好看),甚至有点丑,但是为什么还选他,而且每天还穿呢,就是因为功能性还不错,当时买的时候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现在穿习惯了,其实也还挺使用的,可以轻度防水,护具也都齐全,而且冬天里面加一件羽绒服,穿起来还是挺保暖的,零下5度左右穿上基本感觉不到冷,当然现在如果文通还买这个不,答案肯定是不了,因为最近看到了很多骑行服,又好看又有防护,价格可能比我当时买这款都便宜,希望能出更多的骑行服多一些选择,样子不要那么专业,日常穿也可以。
#我的骑行生活我对小长途的定义就是800公里以内的,在外过一夜,或者到晚上比较晚回来的情况,基本是省内,或者离的近的省外城市,这个距离比一般市里玩玩要远,不确定因素也多,要带的东西也多一些。所以骑行服、骑行鞋都备上了,还有防水包,一个是放东西的空间会多一些,再有就是绑到后座可以当个靠背,长途骑行可以靠在上面,腰有个靠的就没有那么累。 骑行服的话,最近的天气可以穿一些网纱的骑行服了,中午的时候虽然还有点热,但是走起来还是挺舒服的,骑行裤要么穿普通裤子加护膝,要么穿带护具的骑行裤,主要是得抗风,防水的话只要不凑到雨天,防水没什么必要,防止突然下雨,再备一套雨衣就足够了。 防水包我买的是40L的,可以放不少东西了,摩旅的话一个可能不太够,出去一两天的情况,这个大小足够了,也没有那么累赘,带的东西都尽量放在这个里面,撑的满一些靠着舒服。 以上就是一些主要的装备了,还有一些零碎的,看自己的需要准备就行 。 我对小长途的定义就是800公里以内的,在外过一夜,或者到晚上比较晚回来的情况,基本是省内,或者离的近的省外城市,这个距离比一般市里玩玩要远,不确定因素也多,要带的东西也多一些。所以骑行服、骑行鞋都备上了,还有防水包,一个是放东西的空间会多一些,再有就是绑到后座可以当个靠背,长途骑行可以靠在上面,腰有个靠的就没有那么累。 骑行服的话,最近的天气可以穿一些网纱的骑行服了,中午的时候虽然还有点热,但是走起来还是挺舒服的,骑行裤要么穿普通裤子加护膝,要么穿带护具的骑行裤,主要是得抗风,防水的话只要不凑到雨天,防水没什么必要,防止突然下雨,再备一套雨衣就足够了。 防水包我买的是40L的,可以放不少东西了,摩旅的话一个可能不太够,出去一两天的情况,这个大小足够了,也没有那么累赘,带的东西都尽量放在这个里面,撑的满一些靠着舒服。 以上就是一些主要的装备了,还有一些零碎的,看自己的需要准备就行 。
#我的骑行生活摩托要买,骑行装备也要买,还要出去溜车,这就是骑摩托的既要又要还要,盘点下我骑车的一些装备,首先是头盔,这个我骑车必带,习惯了以后,不带骑车真的不得劲。头盔的话基本一顶全盔和一顶四分之三盔就够用了,不过有喜欢买头盔的,一下整好多顶,我没有买头盔的爱好,够用就好,除了最热的7月8月,剩下的时候基本都是全盔,风噪小,安全性相对也高一些。 头盔完了就是护膝,护膝这个很多人嫌穿戴费劲,路上很多人不戴的,我是真羡慕他们的腿不怕吹,穿短裤骑车我更是一点也来不了,赐我一个不怕风吹的身体吧。 偶尔去浪一下,骑行服得有一件吧,如果上高速这个更是少不了,速度快了以后,普通衣服根本扛不住风吹,穿普通衣服呼吸都有点影响,还是骑行服抗风。 这次就看看这些必要
#摩托车装备推荐购买背景,以为买摩托车是入坑的结束,没想到买摩托车以后才开始,各种装备看着都很想买,最近开始关注各种头盔,发现帅气的头盔真多呀,夏季戴头盔是很闷热的,尤其是全盔,最近想的买个四分之三盔,但是冬天的话,四分之三盔又不能戴了,后来看到一个组合盔...查看全文
#摩托车装备推荐夏季骑摩托是个开心又痛苦的事情,开心的是夏季天气不用穿很厚的衣服,也不会冻手冻脚,痛苦的是热啊,尤其是中午,再快的追风少年都甩不掉身上的汗。即使这样,骑摩托车的护具也是得穿。 一、装备介绍 我觉得这是一款夏季性价比很高的骑行服,除了护肩和护肘,还有护背,而且外观帅气,对比动不动大几千的衣服,这个衣服真的是很适合银行卡余额不足的我。 二、装备选择对比 记得前几年想买个骑行服,选择很少,看来看去就那几个品牌,样式也千篇一律,设计也比较一般,不适合日常通勤穿,但是今年感觉品牌慢慢的多了,很多品牌都有骑行服,有类似防晒的皮肤衣加护具的,还有网纱透气的,对比下来还是网纱的给人的安全感高一些。 三、购买价格 到手价格303元,这个价格不算白菜价,但是综合对比下来已经很有性价比了。 四、选择理由 这款从外观上来说,是我能接受的,浅灰色没有黑色那么吸热,夏天视觉上还是要凉快一些的,另一个是网纱加尼龙布的面料,看起来还是挺舒适的,也没有多余的设计,给人感觉很简约,即使通勤穿也不会显得突兀。 另一个就是带护背,这个价格很多都不带护背,而且护具都是ce2认证的,真假不说,护具还是挺齐全的。网纱的面料骑起来虽然还是热,但是好很多,还有就是比皮肤衣材质的耐磨。 五、使用感受 整体还是挺合身的,我本身不胖,穿上也没有束缚感,胳膊的弯曲和活动也没有碍事的感觉,骑起来网眼里可以透进去风,通风还是不错的,但是肩膀这块的尼龙布还是有点热了,如果立秋以后穿会好很多,三十五六度的天气,其实穿啥都热。 六、装备选择建议 夏季的骑行服还是挺难选的,一个热字好像就屏蔽掉了所有的衣服,穿短袖的话带护具的冰袖还是挺不错的,还有网纱的护甲衣也是不错的选择,骑行服夏季穿还是不太行,非要穿的话,就问你抗不抗热吧。
#摩托车改装笔记改装原因:升仕350D的一个大通病就是传动异响,这个异响的来源是碗公和甩块的结合时候打滑,有很多车友都因为这个想换车了,如果平时走的路堵车比较多,经常路上跑20-30的速度,还有堵车频繁的起步,甩块和碗公磨合的不好,就会出现打滑的现象,我的车也没能幸免,尤其冷车的时候,不仅打滑而且还有起步的抖动也挺大,后来看到有群里的车友把碗公开槽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也打算找个地方开槽试下。 选购配件:碗公开槽不需要另外购买配件,但是很多地方需要拆下来碗公寄过去,而且中间快递来回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就找了下本地有没有店里能做这个。 配件的对比:我看网上开槽是50块,不包括来回的邮费,问了当地的几个摩友群,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一家。 花销情况和耗时:找到的这家开槽带拆装150元,算下来还挺合适,还不用等来回快递的邮寄时间,所以立马就预约好时间去开了,整个过程大概用了2个小时,中间有一些来保养的老板会先去给人家做保养之类的,因为我这个比较费时间,不过比网上快多了,摩托佬是不能接受 车不能骑的。 使用感受:开槽以后骑了有600多公里了,还顺带清理了传动,这600公里还是挺舒适的,之前清理了传动五六百公里就开始抖了,现在600公里了,异响没有了,起步也更直接了,没有了中间的抖动期,起步更丝滑了,传动的结合感觉更直接,但是不知道开槽会不会加重甩块的磨损,但是本身这个传动就是消耗品,即使不开槽到了一定公里数也得更换,这么算下来,开槽还是最省钱的解决办法,不用更换任何配件,能达到这种效果已经很满意了,后续保养再看看磨损情况。 改装原因:升仕350D的一个大通病就是传动异响,这个异响的来源是碗公和甩块的结合时候打滑,有很多车友都因为这个想换车了,如果平时走的路堵车比较多,经常路上跑20-30的速度,还有堵车频繁的起步,甩块和碗公磨合的不好,就会出现打滑的现象,我的车也没能幸免,尤其冷车的时候,不仅打滑而且还有起步的抖动也挺大,后来看到有群里的车友把碗公开槽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也打算找个地方开槽试下。 选购配件:碗公开槽不需要另外购买配件,但是很多地方需要拆下来碗公寄过去,而且中间快递来回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就找了下本地有没有店里能做这个。 配件的对比:我看网上开槽是50块,不包括来回的邮费,问了当地的几个摩友群,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一家。 花销情况和耗时:找到的这家开槽带拆装150元,算下来还挺合适,还不用等来回快递的邮寄时间,所以立马就预约好时间去开了,整个过程大概用了2个小时,中间有一些来保养的老板会先去给人家做保养之类的,因为我这个比较费时间,不过比网上快多了,摩托佬是不能接受 车不能骑的。 使用感受:开槽以后骑了有600多公里了,还顺带清理了传动,这600公里还是挺舒适的,之前清理了传动五六百公里就开始抖了,现在600公里了,异响没有了,起步也更直接了,没有了中间的抖动期,起步更丝滑了,传动的结合感觉更直接,但是不知道开槽会不会加重甩块的磨损,但是本身这个传动就是消耗品,即使不开槽到了一定公里数也得更换,这么算下来,开槽还是最省钱的解决办法,不用更换任何配件,能达到这种效果已经很满意了,后续保养再看看磨损情况。
#摩托车改装笔记一、改装原因: 升仕350E是配置了加热手把的,但是没有给D配置,冬天除了下雪,我是不封车的,北方的天气零下5度戴手套还能顶得住,再冷的话,就顶不住了,尤其是刮风天气,那叫一个寒风刺骨,记得冬天有一个早上,下雪后好几天没骑车,路上雪都化了以后,心痒痒就骑上车去上班,因为路边还有积雪也没法溜着边走,在骑车后面硬排队,路上用了50多分钟,手就没知觉了,那天我就想回去高低装一个手把加热。 二、选购配件: 原厂手把加热无损安装还是挺好的,和原车匹配,就是两个缺点,贵和手把用一段时间会发粘,所以想了下还是买个副厂的吧,选来选取,确定了下面这款。 配件的对比:这个手把加热比原厂便宜将近200块,安装上也大差不差,三档可调的,所以就买了这个。 三、花销情况: 到手价格358,原本想自己安装,但是因为350D车把还有塑料壳子罩着,自己容易裂,裂了有多一个异响来源,所以为了保险一些,还是去店里安装吧,安装费50块。总共花费408。 四、使用感受:加热手把还是适合零下10度左右的天气,再带一个加厚的手套,感觉还是不错的,我还装了一个护手,能挡住一部分直面吹来的风,即使这样,手指还是会冷,因为手指放在刹车上,而且加热手把对于手指的作用貌似不太大,调到最高手掌热的出汗,但是手指还是冻的冷,所以这个加热手把还是适合不太冷的天气,后来没办法又加了一个手闷子,这次感觉好多了,手把发热,手闷子可以保存热量,这样手指也感觉没那么冷了,所以这个手把加热对于零下10度以上的天气还是作用不大,手闷子虽然是丑了点,但还是挺实用的,冬天骑车必备。 五、建议: 购买装备还是需要自己实际去看,去体验,跟风买的装备往往会不合适,有的可能真的用不到,买了放角落吃灰。
#摩托车改装笔记一、改装原因: 升仕350原厂坐垫是一体的,海绵比较薄,坐起来包裹性差了点,长途骑行的话,没有腰靠舒适性要差很多,还有就是觉得原厂的坐垫美观上不是很满意。 二、选购配件 做350D坐垫的没几家,外观和样式基本都差不多,有一个要求就是得防水...查看全文
#摩托车装备推荐想象中的摩旅是帅气的装扮,一望无际的长路,悠闲自在的骑行。但是实际的道路情况却是瞬息万变,不确定的路况,不规矩的车辆,不知道哪来的沙子,所以防护还说挺重要的,上身的话有骑行服,下身我们一般只带一个护膝,护膝只能说防护了下半身百分之30,剩下的臀部、髋部也是比较突出的部位,如果真的有意外,怎么能保证这些地方会幸免。所以我买了一件保护臀部和髋部的护甲,长途的时候会穿着,多一层保护。 一、装备介绍 因为上身有骑行服了,下半身总觉得防护不够,所以找了一下,找到了专门针对臀部和髋部防护的护甲裤,找了几个最终选中了这个有CE认证的,不管认证有多大意义吧,有的话能多一份安心。面料是类似骑行头套的打孔透气面料,夏天穿透气性也好一些。 二、装备选择对比 这种的护具还是比较小众吧,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护具比较硬一点的,还有这种类似海绵的,我买的这个护具是软的,坐下的时候也没有那么生硬,不会有异物感,这种的好处就是不骑车的时候对坐立和走路也没什么影响,而且护具没那么厚,外面穿裤子也不会显得太臃肿。 三、购买价格 到手价格276元,因为这个身边使用的人也不多,也没去对比这个价格性价比如何。我看也有便宜的,几十块到一百多的,贵的甚至有一些上千的,反正护具方面能力之内选择安全性高一些的没错。 四、选择理由 首先是补充了对下半身髋部和臀部,还有大腿外侧的保护,长途骑行的安全感又增加了一分。还有就是面料适合各个季节,夏天穿这个短款的,外面穿个宽一些的裤子,不会显的太肥大,即使冬天穿,套在保暖裤外面也可以,因为这个面料弹性还不错,不会勒的太紧。再一个就是安全性方面,有CE认证,相对来说安心一些。 五、使用感受 舒适性还不错,最多一次骑行过200多公里,没有觉得硌的不舒服,也没有勒的太紧让人觉得憋的慌,夏天闷热的时候还是有点热,有护具的地方排不了汗会有点湿,不过夏天即使穿再薄的衣服,热了也会出汗浸湿。护具比较柔软,即使不骑车,正常的走路和坐着都不会觉得太累赘。 六、装备选择建议 护甲还是要看使用场景,平时休闲骑,摩旅或者跑山,这种护具够用。如果越野玩泥巴,还是需要比这个防护性好一些的,那种护甲厚一点的应该会更适合。如果是下赛道或者激烈驾驶,建议上连体皮衣。
#摩托车改装笔记一、改装原因: 升仕的车漆还是不错的,但是车身两边包括脚踏的上面都是车漆,大梁的覆盖件,油箱的盖子,还有膝盖夹到的两侧,还有车头两边有时候过路边的时候会蹭到树枝之类的,总之就是可能会蹭到的地方很多,而且都知道喜欢车的人对车被刮花时候的心情,这车虽然不是什么很贵的车,但是哪个人换车的时候想的不都是这个车我要一直骑不换了,但是看到有动力更好,外观更漂亮的都会忍不住想换车。 二、选购配件 车衣从网上看了一些,基本都是汽车用的,给摩托车用的很少,而且像是跨骑就油箱那一块,所以后来找了下附近的几家汽车美容装潢的,看他们有没有汽车剩下的边角料,这样给他们一些手工费基本就给贴了。 三、配件的对比 网上看了一下大部分都是tpu材质的,又分为不同的厚度,有6.5、7.5、8.5、10mli的,问了几家大部分在8.5-10mil,其实汽车上够用的摩托车也肯定够用,所以这个厚度就不纠结了。 四、花销情况 因为找了几家都比较忙,而且摩托车面积小而且犄角旮旯比较多,很多汽车店不愿意接,要么就是要价偏高,后来终于找到一家合适的,连工带料500要价元,感觉相对比较合适就贴了。 五、上车效果 上车对原厂的车漆基本没什么影响,质感上像是手机贴的那种水凝膜,甚至刚贴上的时候比原厂的车漆还亮,就是没有车漆那么平,质感上差了一些,不过不大影响。 六、使用感受 贴了以后上下车不用担心蹭到车漆了,偶尔鞋踢到油箱大梁的地方也不影响了,骑行鞋穿硬一些侧面也怕蹭掉漆了,骑着好几次挂到了路边的树枝,以为刮花了,但是都没有,所以贴了还是有好处的,即使要卖车成色也能看着新一些。 七、总结 车衣这个改装不是那么的必要,因为现在的摩托车毕竟换代比较快,有的人买上估计也就骑几千公里,甚至有的几百公里就卖了,所以看个人需要吧。
#摩托车改装笔记一、改装原因 350D原厂的刹车其实还算不错,ABS触发的手感也很密集,不像之前的跨骑,虽然有ABS,但是触发的时候,很没有信心,像刹车忽然没了一样。手感上我一直觉得350D的后刹车比前刹制动力度要好,甚至有一段时间我都习惯全用后刹,后来觉得这个习惯不好。前刹给人的感觉就是轻轻一捏就能捏到底,再加上前减震比较软,给人的信心更不够了,看到很多人换了更大的制动盘,但是反馈说改善不是很大,所以我想先换了刹车片试试前刹的效果会不会好一些。 二、选购配件 看了一下,刹车片材质上主要有有机物刹车片、半金属刹车片和烧结刹车片。 有机刹车片主要由玻璃、陶瓷、橡胶或其他纤维与耐热树脂混合而成,将颗粒紧密粘合。其优势在于价格便宜、运行安静且对碟刹片的磨损较小。然而,它的初始咬合力较弱,磨损较快,且在过冷、过热或过湿的环境下制动力会下降,因此更适合小排量踏板车使用。 半金属刹车片,亦称为半烧结刹车片,是烧结片与有机片的完美结合。在有机刹车片的基础上加入了铁或铜,以增强摩擦力,金属含量约为20-40%。这种刹车片运行安静,且具备一定的耐久性。目前,它广泛应用于许多中小型车型,从小排量踏板车到ADV车型均有涉猎。半金属片的优点在于价格适中,既耐磨又具有良好的制动效果,既能满足日常通勤需求,也能应对偶尔的激情驾驶。 金属烧结刹车片则由铜合金等金属碎片构成,通过高温高压将金属材料压制成摩擦片并与背板融合。大多数大排量摩托车都采用这种刹车片。其优点在于摩擦系数更高,更耐磨、耐高温,制动效果最佳。它能迅速升温,提供强大的初始咬合力和更优的整体制动力,且磨损速度较慢,无需频繁更换。无论是雨天还是晴天,热天还是冷天,它都能提供出色的制动效果。然而,由于性能卓越,金属刹车片对刹车盘的磨损较大,噪音也相对较大,且价格颇为昂贵。烧结刹车片通常适用于热衷于激烈驾驶的骑手以及600cc以上的车型。目前,几乎所有公升级车型都采用了这种刹车片。 经过以上的对比,半金属刹车片是比较合适的,烧结的虽然性能好,但是有点费刹车盘。经过综合考虑,最后选中了车力屋,摩胜,域米这三个品牌的。 三、配件的对比 车力屋的绿皮和紫皮,还有摩胜的金属烧结,还有域米的陶瓷铜基,这三款车力屋的最贵,紫皮的179元,绿皮的259元,看了下车友的反馈,绿皮的提示明显,紫皮的提升小一些。后来又看了摩胜的,这个是金属烧结的,摩擦系数和原厂的一样,手感上和原厂差不多,但是金属烧结的比原厂的对刹车盘的磨损大一些,价格上一副105元,最便宜的是域米的,一副只要35元,车友的反馈这款还挺耐磨,就是制动力和原厂差不多,性价比之选。对比下来,差点我都买了域米的,但是想了下,毕竟是要提示制动力,如果换域米,那就没什么必要了,所以咬咬牙买了车力屋的绿皮。 四、花销情况 车力屋绿皮到手价格259元,去店里安装手工费30元,总共花费289元。 五、使用感受 换完后,迫不及待的去骑了几十公里,手感上要好很多,之前前面刹车手感偏软,换了以后好很多,制动力方面也要比原厂的制动力好,之前我都感觉前刹没什么制动力,但是现在刹车感觉比之前更有信心了,后面又连续跑了60多公里山路,热了以后制动力好像会更好一些,也没有感觉到有热衰,可能用刹车还是不够多不够用力的原因吧。耐磨性方面,更换以后骑了300多公里了,还没有什么磨损,看到有的车友1万多公里了,刹车片还有一半多,这个和个人的刹车习惯也有关系吧。 六、总结 本次更换刹车片虽然成本高了一些,但是前刹车确实有了不少提升,要想比原厂的效果好,就得花更多的金子来提升啊。
#摩托车装备推荐话说骑帅不骑快,所以凹造型也是一门学问,尤其是对于喜欢拍照的拍视频的车友,巡航车有皮衣牛仔裤加皮鞋,仿赛有丹尼斯配AJ,对于踏板,却没有一个明确的风格,所以骑踏板,就一个准则,瞎穿。 一、日常出行穿搭风格介绍 上面说了,踏板其实没有什么明确的穿搭风格,所以一般分为日常通勤,跑小长途两种情况,日常通勤的话,几乎就是平时的穿衣风格加护具。 如果跑小长途,会穿骑行服,高帮鞋,高帮鞋主要作用是放风,防护的话还需要买骑行鞋。 日常通勤的护具当然头盔是必不可少的,还有就是护膝是一年日记都会戴的,护膝主要是为了保护膝盖不被风吹,还有就是防摔。 二、本次穿搭中装备选择对比 本次穿搭的是一件外观比较日常的骑行服,即使平时当作冲锋衣穿也是可以,只要拆掉护具,就是一件冲锋衣了,护具有护肘和护肩,预留了护背和护胸的放置口。选择这件衣服的主要原因还是外观,专业的骑行服虽然很帅,但是毕竟不适合日常穿,而且也不太好搭配衣服,所以我的要求就是他尽量看起来像一件普通的冲锋衣。 三、购买价格 这身衣服的价格还是性价比很高的,衣服145,裤子150,算下来也就一身正常的衣服价格,但是有护具。 四、选择理由 买这一身穿搭的主要原因还是外观比较适合日常穿搭,能满足偶尔一次小长途和日常通勤的需求,衣服和裤子都带护具,这样也不用穿护膝了,而且面料很薄,适合夏季穿。 五、使用感受 坐标山西,7月中旬天气热了还是有点热,这个不过穿短裤都热,何况长裤外套,在6月份的时候,早上穿还是很舒适的,上班通勤利器。 六、日常穿搭及装备选择建议 日常穿搭这个主要看个人用途吧,我个人认为第一个是要防风,因为平时上下班会走快速路,速度基本70-80左右,避免老寒腿,防风还是挺重要的。 另一个要防摔,即使自己骑车小心也扛不住别人开车不看,所以有护具还是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