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央视联合懂车帝开展辅助驾驶科普懂车帝近期联合央视进行的封闭高速辅助驾驶测试(涉及36款主流车型、216次碰撞模拟、15类高风险场景),引发了行业广泛争议。结合测试结果和多方回应,可从以下角度评价: 一、测试核心结果与暴露的问题 1. 极端场景通过率极低 “消失的前车”场景:仅14%车型(5款)成功避让,多数车辆因系统犹豫或决策失误导致剧烈碰撞。 夜间施工+卡车场景:47%车辆安全避让,超半数车型无法应对复杂光线与障碍物组合。 突发动物横穿(如野猪):仅特斯拉Model X勉强通过,其他车型均失败。 全军覆没:无任何车型能完美通过全部15项测试,即便表现最佳的特斯拉(6项通过5项)也在高速施工场景失败。 2. 决策逻辑缺陷 部分高价车型(如华为系问界M9、智界R7)在感知障碍后优先选择“变道绕行”而非紧急制动,但变道路径被社会车辆封锁时,仓促刹车已无法避免碰撞,揭示算法在“效率优先”与“安全优先”间的失衡。 3. 硬件配置与实战能力倒挂 高价车型(如问界M9、极氪001)表现不及部分平价车。例如比亚迪秦L DM-i(10万级)在夜间施工场景主动鸣笛预警,稳定性突出;而部分搭载顶级激光雷达的车型反因激进策略失效。 二、争议焦点 1. 测试方法合理性 网友质疑场景设计过于极端(如高速路模拟野猪冲出),且未统一变量(不同车型软件版本、传感器状态未公开)。 车企回应两极分化:鸿蒙智行直接表态“不予置评”;特斯拉则淡化排名,强调“追求更高安全标准”。 2. 辅助驾驶责任归属 测试方与专家均重申:当前所有系统均为L2级辅助驾驶,驾驶人需全程监管并随时接管。任何将辅助驾驶等同于“自动驾驶”的认知都可能引发致命风险。 三、行业警示价值 1. 撕毁“过度营销”伪装 测试揭露车企宣传的“全场景智驾”与实际能力存在巨大落差,尤其在新势力品牌中更为明显(如问界全系在高速事故变道场景失败)。 2. 保守策略更可靠 部分车型(如特斯拉、比亚迪秦L)因采用“优先刹车”的保守策略,在突发场景中表现更稳定,印证“功能越激进,长尾风险越高”。 3. 推动技术伦理讨论 测试暴露出车企在算法开发中面临的伦理困境:追求通行效率还是绝对安全?这需行业建立更透明的安全标准。 四、总结:回归“辅助”本质 此次测试的最大意义,在于用残酷数据提醒公众:现阶段的智驾系统仍是“辅助工具”而非“替代者”。消费者需建立正确认知——手握方向盘的责任永远在自己,而非车企或算法。正如测试方所述:“智驾之路是对生命敬畏的修行”,技术进化的同时,安全底线不容妥协。
4.14
“优秀”
共113人评价
35万以上新能源总榜
NO.12
超过81%的同价位车系
4.14
综合
3.92
内饰
4.08
配置
4.17
空间
4.28
外观
4.07
舒适性
4.17
操控
4.31
动力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