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3款雷凌 双擎 1.8L 运动版

2023年9月下旬提车,刚好赶在国庆前,由于不是在四儿子店提的,所以什么东西都没送,其他的自己搞下来还得花一些钱,小县城提的,落地13.26,运动珍珠白,也还可以了。车子刚提气味还是有点大,目前开起来还是挺好开,就是胎噪大了一些,待后续继续开一段时间再做其他评价,顺便问一下大家都贴什么车膜,推荐一下
顺其自然859938145511:车贵了
湛卢597:贴孔膜啊!肯定龙膜好啊
三百里外:也是9月下旬刚提的双擎豪华,同问,贴什么膜
2023年9月下旬提车,刚好赶在国庆前,由于不是在四儿子店提的,所以什么东西都没送,其他的自己搞下来还得花一些钱,小县城提的,落地13.26,运动珍珠白,也还可以了。车子刚提气味还是有点大,目前开起来还是挺好开,就是胎噪大了一些,待后续继续开一段时间再做其他评价,顺便问一下大家都贴什么车膜,推荐一下
顺其自然859938145511:车贵了
湛卢597:贴孔膜啊!肯定龙膜好啊
三百里外:也是9月下旬刚提的双擎豪华,同问,贴什么膜
★ 换装锂电池的一大优势是放电能力比镍氢强,使得雷凌混动可以匹配更大功率的电机,这意味着它性能更强,9秒多的加速能力最起码不会给你“肉”的感受了,中段加速也更为直接。 ★ 三电系统其实都变得重量更轻体积更小,综合功率比旧款提升了12%,WLTC综合油耗却从4.36L/100km降低至4.07L。 ★ 发动机介入时声浪依然偏大,改善并不明显。不过路噪和风噪控制还算比较到位。 ★ 驾驶和乘坐质感在同级别日系竞品中数一数二,并不会有单薄和廉价的感觉。 ★ 内饰做工精细,但用料显得廉价。 ★ TNGA平台车型后排空间偏小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用户4315533918592:电池安全性怎么样
高级督察火焱27:多少钱落地的?
外观4.5分,减分0.5因为屁股。 内饰4.5分,减分0.5我自己包了纳帕方向盘和换的真皮档把。 配置5.0分,个人觉得同价位合资车里算是还可以了。 空间3.0分,空间确实小,一家三口只能说是够用 驾驶感受5.0分,刚提车,才200多公里,市内没开多快,感觉转弯线性还不错,提速也还行就是发动机介入之后转速高一些噪音很大。但我可以接受,毕竟十万出头的车,这已经还好了。东北冬天冷,地面返潮,原车配的邓禄普,感觉轮胎一般不干开太快,等有机会上高速在车底感受一下高速过弯时底盘的反馈。
会飞的芝麻官:颗粒捕捉器你打几分
Swordfish79493564:我感觉没有屁股会更好看
前世汉家子:双擎豪华版,为啥是优科豪马轮胎
车头好看,车屁股太难看,用车到现在非常满意,红绿灯、高速汇入提速都很快,发动机声音挺大。
龙卷风uuu:提速快我不这么觉得了,特别是红绿灯起步特别慢,稍微要靠转速来提速度,超过3000转就开始发动机就开始嗷嗷叫
善良钢琴5m3:没开过啥好车,反正双擎我开着很丝滑
德哥3796:都说屁股难看!是真的? 我看屁股 不难看啊!
还可以就是自动驻车这个模式要谨慎使用,开起来的话胎噪是还可以接受,省油基本没什么毛病,就是后排空间有点小,如果你考虑一家人出行的话这款车不太适合,我一米七八的高个,坐在主驾驶是我后排都完全就是感觉没位置了,提车优惠力度还可以最高有三点六万
十点睡先生372:裸车11,落地就12.9?
德哥3796:自动驻车为什么要谨慎使用呢?
556大海:自动驻车分好场景使用就好用,蠕行如果控制好刹车基本不会启动驻车,控制不好就暂时取消就好。
开了几千公里,感觉动力很不错,平常够用了,市区高速都行,驾驶习惯比较暴力,夏天这油耗也很满意了,现在看值得吐槽的两个点,一是隔音,真的差,去做了四门隔音了,二是音响听起来真的太拉了,不升级不行。然后就没了,都还好。
禾宝1991:同样是广州,为什么你落地这么便宜?
博学的小鱼5J3:有顿挫和异响吗?
锟哥哥呀:这动力不错????
两年免息免手续费贷4万,首付款72800,保险三者三百万4850全险,购置税10159,沈阳市政府补贴3000,落地125000。额外3888元终身基础保养,1000元电池无忧。后面两项不是强制性的,我自己想要的。
德哥3796:可以,12988落地!
烂好人qs:这价格……不敢想
自由的溪流yZR:贵了,现在这车裸车93000
动力比上一辆威驰好上不少,油耗目前下降中,比想像中要低,油箱的油表好像有点不准,另外还有三格电,发动机便要开启。
用户6307081328856:停车开几个小时吹空调可以吗
穷人买车选择难:[图片]
【购车经历】 想换车,赶上油车降价便宜,旧车置换补贴后掏的钱少。 【驾驶感受】 车身小,操作灵巧。 【动力表现】 马马虎虎,油电双擎,因此起步速度还可以,提速比较容易。 【油耗】 4.7-5.0之间。 【亮点配置】 没有。 【最不满意】 胎噪明显。 【乘坐体验】 主副驾驶空间没问题,仿皮座椅还行,后排空间小了。 【提车价格】 便宜。 【维修成本】 暂时没修过。
neonasp:你好,请教一下为什么这个混动车挂的蓝牌
淋雨2002:不知道这个车上山路长坡会不会特别耗油
配置低,底盘低。后排头顶空间小。起步还行,超车很肉。发动机吼得挺凶但是光吼不跑。车轻一只手就能抬起来一辆。
蛋蛋哥ya:这车轻?跟速腾一样的重量,你说轻?
皮皮翻跟头:超车用运动档
用户3630994172079:什么颜色呀
车子开着高速稳定性很不错,不飘。低速坑洼路面有点弹跳感不太干脆。油耗开车习惯原因吧,温柔来开4.5左右,稍微激烈点5.5左右
只为你守候2025:贴膜多少钱?
手机用户yangwenguo:我的就是激烈开的5点多啊
德哥3796:全款落地多少?
全新雷凌相比旧款,造型设计变化其实并不大,也就前大灯组有所调整,以提升辨析度与增强运动感;重点的变化在于内饰配置方面的升级,也就是官方所讲的T-SMART智能座舱,液晶仪表与中控大屏是肉眼可见变化最大之处,其交互方面也是有的质的提升,支持CarPlay/HiCar/CarLife三大智能手机互联,可玩性还是相当高的。另外,在混动系统方面也有升级,针对三电系统进行轻量化、小型化以及降低损耗,综合功率以及百公里加速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重点油耗也有所降低,百公里综合油耗仅4L。至于说空间表现,虽说官方声称是中级车,但从2.7米的轴距及不到4.7米的车长表现来看,妥妥的A级家轿水平,后排表现也就中规中举,应付日常需求倒是问题不大。
非常喜欢雷凌运动款的外观,双擎款行车的驾驶感有点电车的感觉,提速还是可以的。然后23款的车机有了一定的提升,有无线carplay,美中不足的是顶配车型居然没有倒车雷达,以及车钥匙没有一键升降功能。
适合市区代步,80前加速还是可以的,110后面的提速就很一般了,整体动力输出平顺,没有顿挫感,油耗还可以,基本5个油,双擎巡航80-100比较省油,4个油的样子,120巡航就5个油了
红色石头799:省油的话我以为60-80最省油
橘子味儿汽水:落地多少呀
顽强扑克zM:芜湖那个店买的
整体性不错,但是空间稍微小了一点,对于大个子来说不够舒展;操作性还可以,上手还是比较容易的,
只为你守候2025:是的,特别是后排,坐起来没有燃油版舒服,座椅下有电池
机缘巧合体验到一台新款的卡罗拉,看配置应该是1.2T精英版,即指导价12.88w的版本,当然之前无论是卡罗拉还是雷凌我都已经不止一次的讲过,而改款后的变化确实不怎么大,因此这次就相对简单一些讲讲,大家看个乐就好。 1.2T发动机116马力的参数放在今天确实就比较一般了,和对手一些低功率版本也都比较接近,匹配的倒还是熟悉的CVT变速箱。实际表现上,不知道是否是预期实在太低了,动力感觉倒是还行,比印象中的还好一些,当然指望多强肯定是不可能,不过肯踩拉高转速倒也不会慢的离谱,体感上比比一些对手的自吸还是要强一些的,对于卡罗拉的目标消费群体倒也算是够用了,真舍得踩倒也不至于成“三大妈”。平顺性表现总体还是挺好的,不过也有一些瑕疵,低速还是稍微有一点小的变速感知,以及减速时偶尔会有闯动,在特定时速下松开油门后也稍微有一点小的拉扯感,不过这些倒是都很轻微,不细细感受倒也没什么影响,日常驾驶总体还是比较轻快的,中小动力请求基本上还是比较跟脚的,不过大的动力请求虽然反应很快,但这台车不会直接拉到比较高的转速,即使是直接地板油也要等转速慢慢的打上去,当然卡罗拉车主倒也不怎么会这么开。总体表现作为一台纯燃油车型还是挺好的,当然和一些电传动对手比还是有明显差距的,当然满足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肯定不是问题。 底盘表现总体还是挺好的,小震动处理的还行,不过路上一些小的起伏还是稍微有一点明显了,中大的一些坑洼处理还是比较到位的,一些连续震动车身姿态也还是挺好的,也没什么多余的晃动,不过中等速度(二三十)过减速带前桥会有一些颤动,后桥也稍微比前桥更“跳”一些,如果速度再快一些(四十左右)前后桥基本上就比较一致了,不过前桥还是会有一些颤动。好在滤震感受是有一定厚重感的。总体表现在A级车中还是挺好的,但确实和同级最好的对手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运动性表现还可以,虽然开这车的应该也不太在乎这个,不过还是简单试了一下,快速的并线车身侧倾控制倒是还行,也没什么多余的晃动,车尾稍微慢一点倒也正常。简单快速过了个弯感觉极限比预期的还是要高一些的,稍微快点的驾驶还是能够胜任的。 转向手感好评,低速还算比较轻,随速随角度的增益都还是比较不错的,匹配的阻尼也比较丝滑,转向的指向性和车头的响应也都是比较匹配的,日常驾驶的车身跟随性也没什么问题。 刹车脚感没什么问题,毕竟纯油车型也没什么别的问题,总体还是很容易上手刹的平稳的。 NVH总体一般,风噪的隔绝还是挺好的,发动机噪音和振动抑制还算不错,即使拉高特别高的转速也不会特别明显,这点倒是比混动版要好很多。路噪抑制就比较差了,稍微快一点车里基本上都是路噪的声音,环境音的隔绝中规中矩。 静态上,改款后的卡罗拉变化倒是不算很大,不过这个设计本身倒也是比较年轻化的,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好看的,当然这点见仁见智。 内饰确实就比较一般了,比起改款前几乎没什么变化,放在当下确实就比较“感人”了,做工倒是没什么大问题,当然用料就不用有什么希望了,门板上除了扶手那块有点织物其余基本上都是硬塑料,中控部分好不容易有点软质材料看着反而像硬塑料。同时这次是晚上开,发现这台车居然只有主驾车窗按键有背光。另外比较尴尬的点在于1.5和混动车型在改款后都换装了新的车机,而1.2T版本则还是老车机,也继承了老款低配版带有互联高配版没有的情况(也就是说这台车是全车系唯一一个没有互联的)。而这台车的车机表现也比较差,虽然也有车联网功能,但界面流畅度什么的感觉都不是这个时代该有的东西。 前排人机工程学好评,座椅能调到一个还算比较低的位置,方向盘也能拉到与之匹配的位置没什么问题。后排就比较一般了,空间不怎么大,座椅靠背角度偏陡,坐垫也不算很长,后备箱空间倒是还行,装载能力还是可圈可点的。 配置上,这台车也依然延续了丰田比较新一个时代的配置思路,搭配有全套的驾驶辅助(但还是没有倒车雷达)和全套的气囊,舒适性配置基本上都欠奉,倒也不能说配置低,只能说有不同的取舍。简单试了一下驾驶辅助,总体跟车加减速动作还是比较合理的,过路口短距离没有车道线也不会很快的偏离车道,而是会主动的跟随前车一段时间,在传统L2中还算是比较好用的。 总的来说,这台卡罗拉的表现基本上和老款车型变化不大,虽然在市场上受一些电传动车型的冲击比较大,但不得不说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认知比较保守的消费者愿意选择传统品牌的纯油车型,而对于他们来说这台1.2T车型倒也足够好开没什么毛病,因此是否值得购买主要还是看个人的需求和实际的市场行情来决定。
路过日产店本来是想试一下奇骏e-power,然而试驾车正巧不在,在销售的邀请下试了一下新款的轩逸e-power,总体比起改款前基本上没什么明显的变化,而且这次胎压也异常的高(大概在3.3-3.4),老款也写过详细的文章可以搜到,因此这次就简单写点,大家看个乐就好。 绝对动力其实还是蛮强的,虽然在混动时代面对对手没啥优势,但对于一台日产来说还是挺强的了,标准和运动模式下油门初段调的也比较窜,经济模式下反而更线性一些,不过各种模式下体感上确实还挺轻快的。即使是经济模式响应也挺快的,即使是发动机处于停机状态大小动力请求响应都能做到比较快,这点还是比较不错的。总体还是可以给好评。 比较出乎意料的是车身的动态表现还可以,转向的响应和车身的跟随性还蛮好的,当然这仅仅是对于一台日产来说,不要理解成真正的运动。 刹车总体还行,还算比较好适应的,不过新款依然没有crbs,观察仪表也可以发现踩下刹车之后回收的能量流也不会增加。另外这台车的所谓“单踏板模式”(具体不叫这个,拿这个名字概括了)回收力度也不算很强,即使直接抬开也不会有很明显的制动力,因此日常如果是为了能耗考虑也可以考虑开着单踏板模式。 NVH表现依然延续了改款前的表现,三缸发动机噪音振动的抑制还是很不错的,比一些竞争对手的四缸机要好不少。只有中大动力请求时声音和震动会明显一些,不过毕竟有功率跟随,倒也不觉得很突兀。 静态改款后有点像老款的e-power车型和普通版做了一个融合,试驾的高配在氛围和高级感上我觉得还是蛮不错的,低配看图片和之前看的展车确实就比较一般了。车机流畅度还挺好的,常用的功能基本上都有。 总的来说其实轩逸e-power我个人觉得是一个比较好开的轩逸,这点和普通的轩逸或者轩逸经典还是区别蛮大的,不过油耗会有更好的表现或许倒是日产用户喜闻乐见的。尴尬的是这台车的好开也只是建立在自己和自己比的前提下,放在行业内部除了驾驶性别的肯定谈不上多好。同时同级别还是有一些对手运动性和舒适性都要优于他的,即使是那些对手终端也不得不给出很大的优惠,因此这台车现有的指导价确实还是太高了,如果真想入手还是建议等到一个比较大幅度的优惠后在考虑入手。 另外,虽然过去常说“技术日产”,但以我观察到的实际情况看,日产的用户反而是对车辆态度最保守的那批消费者,对于一些新技术反而不怎么买账,比如最近几年推出的VC-turbo或者是已经上市一年多的轩逸e-power都没能取得很大的销量,而日产如果无法扭转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日产能否维持现有的销量水平或许就是一个问号了。
想买冰铂青的说没有,后来想买白色的,也没有了,只有灰色了。 合肥开的票,因为合肥有政府补贴2000元,滁州提的车,到那边有两个小时,下午一点出发的。 到那边把钱转了,后面买了保险,保险六千多,交强必须店里出,商业险我在外面买的,车子做了升级,必须要上滁州牌照,快五点了,选的牌照,有个F09000,车管所说你后面要平移回去,这个号码就不要选了,给其他人,后面选了个F37676,回来都八点多了。 回来路上全程高速,车子很稳,一百三四十码很轻松。 优惠10500,惠民补贴2000,我有旧车,厂补5000,省补10000,周一旧车过户,资料齐全才能申请厂补和省补,79800-10500-2000-5000-10000=52300 旧车还能卖13000左右,保险6300多,保险返点1600多 最后价格52300-13000+6300-1600=44000 自己给自己贷了款,贷了五万,本人就是干这行的,本地农行做的,五年等本等息,2厘5返4个点(如果6月之前做的还能挣4个点,那时候五年25返14,两年免息10个点,说多了都是泪) 刚提车一天时间,车子还在摸索中
--购车经历: 本人28岁,已婚帅小伙一枚。2020/12/12买的,双十二订的2021卡罗拉1.8L双擎精英版,打算过年前买车回家,看了一家店,和之前网上车友价格差不多就行了,没怎么细谈,直接定的现车(天青色),后面老婆嫌天青色太丑了,改的超级白,红色要加钱就没选。幸好选的白色,补漆好补(大众颜色)。 地区:浙江省嘉兴市 只说落地价:15.3万元,实际花15.1947万元 以下明细:平安保险4790(三者200万,288的意外险)+135390(给4S店,裸车价131850(其中贷款51000,两年免息)+贷款服务费2040+上牌费500+活动99(99抵1000)+购置税11668=151947元 赠送:行车记录仪(挂在后视镜上,杂牌)+后雷达(外置放在中控台上,4个,杂牌)+贴膜(普通膜,杂牌)+200油卡+10次机油 --购车反思:个人想法,仅供参考(血的教训) 买车前:还是需要找当地车友会,询问最近你意向车型的实际成交价,有这个做参考就知道你的心里价位,带着这个去谈比较好, 买车中:只谈落地价,油卡多多益善,多问几家,不要急着交定金,掌握主动权。交了定金你就没主动权了。把这些谈的东西都写得到合同里面去。最后相信一点羊毛出在羊身上。 赠品:常见记录仪,雷达,玻璃膜,底盘漆,皮座椅套,360全景,油卡,原厂脚垫(自带),后备箱垫,挡泥板,抱枕,停车牌等等 赠品重点:油卡多多益善,另外嫌麻烦的话把记录仪,雷达,贴膜,座椅套,360全景这个能谈就一起弄(这种偏向新手),不嫌麻烦这些都不要,这样还能拿现金优惠,落地价还能更低。还有一种选择在淘宝买或者途虎买在外面到店安装,这样品质更好一点(这种偏向老手),膜这种弄好一点(防晒防爆),其他都是小钱,这些才是大头,影响开车舒适度和操作性的,脚垫网上买全包脚垫(大概200左右)。 保养这块,能拿保养就不要拿机油,能多要绝不少要 提车:重点看看车子的出厂日期(小于3个月),公里数(小于50KM),看看发动机机箱(有无生锈),油漆(有无刮伤),玻璃(生产日期),轮胎(新旧程度,生产日期)。有实力的话叫销售走开自己慢慢看,一般正规的4S都不会有啥问题,记住开出4S店就不认账了,所以还是仔细检查下。 --行驶经历 本人新手,对车没啥概念,车子能开,没啥毛病就行,买丰田就图个省心。 优点:开车比较平滑,启动贼快(电机启动),动力OK,省油(截止2021/5/13,1350油钱,4500公里数,百公里油耗1350/6.7/4500=4.46,每公里花费1350/4500=0.3),关着窗户声音还是可以的,音响个人感觉不错,内饰这块用的搪塑的,个人感觉还不错 缺点: 后排顶头(不建议后排坐人,坐两个还行,三个体验度很差) 胎噪问题(和路况有关吧,坑洼路特别明显,沥青路还好) 丰田车不太禁撞(车皮薄,用料偏软性材料,出过一次事故才知道) 中控屏就是各摆设(用手机导航), 座椅还是织布的(不太开心), 刹车太硬(每次停车,无论轻踩还是怎么踩最后那下顿挫严重) 具体使用技巧还有内饰之类的这些大家网上多开开就知道怎么用了。或者私信我,我会把我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的。 重点:省油,另外ECO模式比较肉(适合市区堵路用),power模式没用过,正常模式启动还是有推背感的。 个人建议:还是尽量不要去拆车加装东西,拆的越多,异响越多。中控摆件越少越好,手机支架还是买专用那种贴的吧,吸盘的不靠谱,撕过一次就废了(我的用了4个月,掉了)。油耗这种只要不是太离谱,就没问题,和你的驾驶习惯有关,少重踩油门和刹车(这样就比较肉,个人不习惯),中控显示油耗就是个乐子。 新车一血: 十字路口对撞,撞了对面帕萨特后轮出,对方后轮歪了,门小变形,我方车辆前脸废了,车牌掉了,双方无人伤。打交警定责,看责任是否报保险,我的全责,只能走保险,车子也不能开了,拖车拖到4S店,维修报价(1.3万多)花了一周,又是一辆新车,对方车比较麻烦,修了快一个月了,最后维修2.6万,4S店送了保养劵和油漆劵各一张。 事故总结:出了事故,看情况大小,先打交警电话,定责,我方责任,走保险,全部费用全部不用自己掏,4S垫或者保险公司垫。不要认为愧疚全程不要自己参与,让对方找我方保险处理员,出事故谁都不愿意(故意除外)。另外4S店没有抽点,但是你自己可以谈,送点保养劵,油漆劵还是可以的。外面维修好像可以返点。 补漆方面:现在车上还有好几处痕迹,伤底漆(漏黑底)用漆点一下就可以,没漏底漆,只有点划痕,网上20几块买个划痕蜡研磨下就行了,新车刮伤很正常,不要心疼,可以等到年底集到一起一起弄,本来养车费用就高,没刮一次都去补漆,那费用更高了,外面(200左右一个面,加钣金300)补的确实没有4S店(300一个面,加钣金估计400)好 好了,大致就这些了下面配点样照。
【续航】 买的55续航版本的,当油车开的。冬天续航一般,天气暖和了续航能到50公里左右 【油耗】 油耗最低开到表显1.6左右,感觉实际应该要比表显高一些。(配图全部是馈电油耗,我基本当油车开,我好像开出了比工信部更低的油耗,表显可能与实际油耗有差距,仅做参考) 【智能化】 智能化在这个价位来说,还算不错,够用。我本人不是很追求智能化,省油耐用是我追求的,耐用目前无法评价,省油来说,应该和雷凌卡罗拉轩逸一个级别,百公里油耗差应该在个位数,因为我本人开过1.8双擎的卡罗拉 【最不满意】 吃胎:这车吃胎是最大问题,这种现象基本每个车上都有,我的车是前胎有点吃,后胎也有一点,打算跑个五万公里对调换一下,将来换个好胎不知道会不会修复这个问题。 灯光问题:灯光太暗,远近光都暗,还没我家的那台雅迪电动车亮,建议比亚迪厂家把灯弄亮一点,按照雅迪的标准就行,最起码让我们照亮回家的路。 前防撞梁太短:前段时间被一个骑摩托车逆行的快递员刹不住车撞了,侧方位被怼烂了水箱,前防撞梁完好无损,摩托车前轮完美的避过防撞梁击穿了我的水箱,哎…真是无语,比亚迪你造车用心点不行吗,不要为了降价而忽略了质量问题,少点降价把质量问题提升上来消费者一样会买单。 【购车经历】 开过卡罗拉双擎,特别省油。本来打算去买卡罗拉的。朋友说秦开起来像电车,加速快,丝滑。噪音低,然后我就去试驾了秦plus,然后就入坑了。开了一段时间,除了油耗和卡罗拉半斤八两外,其他方面全方位碾压卡罗拉。安全配置方面不清楚不做评价! 【提车价格】 全落地89000 【驾驶感受】 很好,挑不出任何毛病,加速有力,堪比其他车2.0动力,高速想切谁切谁。丝滑无比,电车一样的驾驶质感。大部分时候静音效果非常棒,发动机介入以后声音也可以接受,反正比卡罗拉静音强的多。 【保养】 刚出了守保,这车适合0w-20低粘度机油,高粘度油耗会增加。 【亮点配置】 车机的语音系统很实用,想去哪里喊一句“小迪你好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