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税34%后,不到48小时,俄罗斯反水:对中国汽车征收奢侈品税! 这世界变化快,快得让人有点喘不过气。 前脚美国那边刚传来消息,要对咱们中国(包括香港、澳门)的商品加收34%的关税,理由还挺“冠冕堂皇”,叫什么“对等关税”。 那感觉,就像是走在路上,突然被人从旁边伸出脚绊了一下,心里正窝火呢。 可谁能想到,这才不到两天功夫,连48小时都还没过完。 地球另一边的俄罗斯,那个我们总觉得关系还不错的“老大哥”,也突然来了个“回手掏”。 他们工业贸易部,悄没声儿地更新了一个要征收“奢侈税”的汽车名单。

这一更新不要紧,定睛一看,好家伙!
咱们中国好几个响当当的汽车品牌,那些凝聚了我们工程师心血、代表着“中国智造”新高度的电动车、混动车,赫然在列!
这感觉,就像你刚被人欺负了,扭头想找朋友诉诉苦,结果发现朋友也默默地从你口袋里掏走了点啥。
心里那滋味,真是一言难尽。
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俄罗斯这个“奢侈税”,分了两档。
第一档,是平均价格在1000万到1500万卢布之间的车,车龄不能超过10年。
这个档次里,密密麻麻列了303款车。
第二档,更狠,平均价格超过1500万卢布,车龄放宽到不超过20年。
这个档次,也有252款车。
那么,我们中国的哪些车“荣登”了这个榜单呢?

目前看到的消息里,至少有两款是板上钉钉的。 一款是长城旗下的高端硬派越野,坦克700 Hi4-T首发限定版(Tank 700 Hi4-T Launch Edition,报道原文可能简化为Tank 700 Edition One)。 这款车在国内什么地位?那是多少越野迷心中的“梦中情车”,霸气、硬朗,技术含量也足。 另一款是岚图汽车的旗舰MPV,岚图梦想家 EVR 长续航版 (Voyah Dream EVR Long Range)。 岚图是什么?那是东风汽车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梦想家更是被很多人看作是国产MPV的天花板之一,舒适、智能,开出去倍儿有面子。 这两款车,都被划进了1000万到1500万卢布这一档。 换算一下,1000万卢布大概是多少钱? 按现在的汇率,差不多是78万人民币。


俄罗斯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对中国汽车“下手”? 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样做,会让很多中国人心里不舒服吗? 往深了想,原因可能很复杂,国际关系嘛,从来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有一种可能是,俄罗斯也想保护一下他们本国的汽车工业。 毕竟,中国汽车这几年发展太猛了,物美价廉,技术也上来了,开到哪里都挺有竞争力。 俄罗斯自己的汽车品牌,像拉达什么的,压力肯定不小。 给进口车加点税,尤其是价格相对高一些的,或许能给本土品牌留点喘息空间。 这是一种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思路,虽然我们不喜欢,但也能理解。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俄罗斯确实需要钱。

大家都知道,俄乌冲突还在继续,西方制裁也没停。 俄罗斯的经济,肯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开源节流是必然的。 对这些售价不菲的汽车征收“奢侈税”,无疑能增加一笔财政收入。 这时候,可能就顾不上考虑是不是“友邦”的产品了,只要价格达标,就得“一视同仁”。 当然,还有一种更让人心里不太舒服的猜测。 那就是,在大国博弈的棋局里,每个棋手都在计算自己的利益。 所谓的“战略协作”,可能更多是基于现实需求的暂时联盟。

当自身利益需要调整时,一些看似“不合时宜”的操作,也就顺理成章了。
美国加税,是打压。
俄罗斯加税,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可能还夹杂着点“敲打”或者“平衡”的意味。
只是,这个时间点选得,确实太容易让人浮想联翩,也太容易伤害感情了。
那种感觉,就像是你全心投入一场合作,突然发现对方好像有自己的小九九,心里难免有点凉飕飕的。
其实啊,放眼全球贸易摩擦的历史,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
国与国之间,因为经济利益、产业竞争产生矛盾,再正常不过了。
今天你对我加税,明天我可能对你反倾销调查。

这就像邻里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偶尔也难免因为谁家树枝伸过了界,谁家噪音大了点而拌几句嘴。 关键是,我们自己怎么看,怎么应对。 俄罗斯这一手,确实让我们看到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和现实性。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虽然听着扎心,但很多时候,确实是赤裸裸的真相。 过度地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是不现实的。 但这事儿,反过来想,是不是也说明了点什么? 说明我们的国产汽车,真的做起来了! 能被俄罗斯列入“奢侈税”清单,和那些动辄上百万的传统豪车放在一个池子里讨论,某种程度上,是不是也算一种“被认可”? 虽然这个“认可”的方式,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它至少证明,我们的坦克,我们的岚图,在海外市场,已经达到了一个能被视为“高端货”的价格和品质水准。 这放在十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那时候,国产车在很多人眼里,还是“廉价”、“低质”的代名词。
现在,我们不仅能造出好车,还能把车卖到国外,甚至让别人觉得“贵”到要收“奢侈税”了。
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值得我们自己先肯定一下。
当然,肯定归肯定,应对也得跟上。
外部环境的变化,我们可能无法完全掌控。
但我们可以做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
我们的汽车企业,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技术,把产品力做得更扎实。
不光要造出好车,还要在品牌建设、售后服务上下功夫,让全球消费者真正认可中国汽车的价值。
我们的相关部门,也要积极沟通,据理力争,维护本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同时,也要加快开拓多元化市场,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东边不亮西边亮,全球市场那么大,总有我们的空间。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呢? 或许,可以更理性地看待这类事件。 少一点情绪化的抱怨,多一点对自家品牌的支持和信心。 开国产车,用国货,本身就是一种态度的表达。 当我们的产业足够强大,当我们的品牌足够硬气,外界的这点风雨,又能奈我何? 说到底,这世界还是靠实力说话。

朋友可能会变,伙伴可能会摇摆。 但只要我们自己站得直,行得正,不断壮大自己。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中国汽车,走到今天不容易,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 被征个“奢侈税”,不算什么大事。 把它看作一个提醒,一个鞭策吧。 真正的强大,是在各种围堵和压力下,依然能杀出一条血路,昂首挺胸地走下去。 路要自己走,车要自己造,这份底气,谁也夺不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