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赛力斯2024财报发布,成功盈利,问界的发展还能被“复刻”吗

    汽车商评头像汽车商评头像
    汽车商评04-04

    世界上最能赚钱的不是“投机取巧”者,往往都是商业嗅觉敏锐,懂得“未雨绸缪”而先发制人者。

    2016年前后,汽车电气化趋势在政策的引导下初步展露头角,市面上涌现了一大波新兴新能源汽车品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造车新势力。

    如今将近10年过去了,差了点气运的新势力们已经黯然退场,但也有一些运营的不错的汽车品牌陆续做出了成绩,甚至有的开始逐渐步入盈利的节奏。

    最近,赛力斯汽车正式公布了其财报。

    造2024年,赛力斯现营业收入达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46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5.2亿,派发现金红利20.8亿,新能源汽车毛利率为26.2%。

    说起赛力斯,或许还有一部分人觉得陌生,但说起AITO问界这个名字,相信关注新能源汽车的人,基本上都有所耳闻,毕竟这几年,AITO问界可以算的上话题度的新兴品牌之一了。

    事实上,相比于那些纯粹从PPT阶段开始,从零造车的新势力们,赛力斯还是有一些底蕴的。

    而赛力斯的发展史,又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

    最初的赛力斯,所从事的行业其实和汽车行业关联不算太大。

    1986年,赛力斯创始人在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重庆,创建了“重庆巴县凤凰电器弹簧厂”。

    彼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国内有大把的机遇可以发掘,技术创新使得重庆巴县凤凰电器弹簧厂拿下了国内洗衣机弹簧市场90%的份额。而这一阶段的“原始资本累积”,为后续赛力斯的成立打下了基础。

    按时间线来算,1995年之后,重庆巴县凤凰电器弹簧厂改组为渝安集团,开始成为减震器等汽车零部件的供应商,在此过程中,赛力斯创始人张兴海萌生了步入整车制造业的想法。

    最初是从摩托车做起,直到2003年和东风集团合资打造了东风小康,以生产面包车为契机正式开始赛力斯的造车之路,期间除了东风小康,还延展出了东风风光等自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汽车品牌其实一直都有出海的梦想。

    在2015年,赛力斯在硅谷成立新能源公司SFMotors,随后的2017年还收购了特斯拉前联合创始人的电池公司,只可惜中国人“闯美”在政治因素的影响下难度较大,再加上美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速度相较于中国而言效率并不算很高。

    毕竟2017前后年,在没有来到中国建厂之前,即使特斯拉也在“产能地狱”的泥淖中挣扎。

    于是,赛力斯最终选择回到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更好的中国,恰好彼时“跨界造车”的概念盛行,很多圈外玩家眼馋汽车制造业这块“大蛋糕”,瞄准新能源发展的新风口进入行业之中,而华为也是其中一员,和赛力斯一拍即可,历经磨合,从最初的SF5,到问界M5、问界M7、问界M9以及最近预售的问界M8,双方的合作渐入佳境。

    期间还历经了华为25亿转让问界品牌商标以及鸿蒙智行成立等“大事件”。

    简而言之,虽然探索新能源事业很难,但赛力斯整体还是有点“气运”在身上的,每一次转型都能恰如其分的得到时代转型所创造的红利。

    而在2025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425885辆,同比增长182.8%,其中问界M9作为50万级车,奔驰GLS级别的定位,门槛却比奔驰GLE(图片|配置|询价)还低,再加上此前“白宫优选”彻底打开了华为的技术知名度,作为华为赋能的产品,问界从BBA手中转化了不少用户,在2024年交付量超过了15万辆,问界M7全年交付量则达到了20万辆以上。

    气运和实力的共同赋能,当前问界作为新兴品牌已经成功打开了社会对其的整体认知,同样的发展路线,估计别人很难复刻了。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