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现代汽车在首尔车展上放出狠话:下一代车型绝不跟风“全触控屏”,物理按键必须保留!设计副总裁西蒙·洛兹比直言:“大屏设计看似高科技,实则让驾驶员分心,这是拿安全换噱头!”
现代汽车这一决定并非孤例。大众、保时捷等品牌近期也悄悄恢复实体按键,甚至小米SU7也推出外接物理按键模块。行业人士透露,车企内部测试发现,触控屏操作耗时比物理按键多4倍,紧急情况下极易误触。一名ID.3车主吐槽:“调个空调要划3层菜单,开车时简直想砸屏!”
洛兹比现场演示了新内饰模型:中控屏尺寸缩小至10英寸,空调、音量等高频功能全用实体旋钮控制。“驾驶员视线必须时刻盯着路面,手不离方向盘,这才是安全底线。” 设计总监卢克·东克沃尔克补充:“屏幕只显示必要信息,菜单层级不超过2层,绝不让用户‘找功能找到崩溃’。”

瑞典一项研究实锤:驾驶员操作触控屏时,视线离开路面平均长达4秒,而物理按键仅需0.5秒。更扎心的是,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已明确表态:2026年起,过度依赖触控屏的车型将直接扣分!现代汽车北美高管Ha Hak-soo直言:“颠簸路段触屏根本点不准,这就是定时炸弹!”
消息一出,车主群体迅速分裂。支持派狂赞:“早该如此!实体按键盲操才是真安全!”反对派嘲讽:“开倒车!语音控制不香吗?” 事实上,语音交互并未完全解决问题。测试显示,方言识别率低、环境噪音干扰等缺陷,让30%的指令需重复操作。
车企跟风大屏,本质是讨好市场对“科技感”的盲目追求。但驾驶场景的特殊性在于——安全永远是唯一不可妥协的指标。当触控屏成为分心驾驶的帮凶,现代汽车的“逆流”恰恰是对用户生命的敬畏。下一次,当你为炫酷屏幕买单时,不妨多问一句:这真的安全吗?
(注:文中测试数据及车企动向上溯至公开报道,不涉及主观臆断。)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