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汽车市场中,15万元级混动SUV领域竞争异常激烈。深蓝S07(图片|配置|询价)和比亚迪宋PLUS DM无疑是其中备受瞩目的两款车型。深蓝S07(看资讯)凭借乾崑智驾和电驱平台,在智能化赛道实现降维突破;而比亚迪宋PLUS DM则以DM - i超级混动技术,其省油高效的特性深入人心。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对比这两款车,看看它们各自的优势究竟何在。
本次对比选取的车型为深蓝S07(用车口碑) 215Max华为乾崑智驾ADS SE版和比亚迪宋PLUS DM 2025款智驾版DM - i 160KM旗舰型。深蓝S07 215Max华为乾崑智驾ADS SE版指导价17.99万元,优惠后16.49万元;比亚迪宋PLUS DM 2025款智驾版DM - i 160KM旗舰型指导价16.58万元,两款车在价格上相差不大,这也让消费者在选择时更加纠结。

深蓝S07的外观设计充满了科技与动感的元素,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前脸采用“月弦式”造型,这种新颖的设计打破了传统汽车前脸的固有模式,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分体式头灯组与多边形导流槽巧妙融合,弱化了大灯的存在感,却凸显出简洁的科技氛围。智慧交互灯与“星能花瓣”日行灯组形成视觉焦点,结合X棱线设计,极大地提升了前脸的层次感。下方大尺寸进气格栅内部纹理独特,既大气又动感,仿佛在诉说着它的不凡性能。

车身侧面采用俯冲姿态设计,流畅的贯穿式腰线从前至后延伸,犹如一条灵动的线条,赋予了车辆强烈的运动感。搭配19英寸轮毂、无边框车门和隐藏式门把手,进一步塑造出轿跑SUV的动感形象。无边框车门不仅提升了车辆的时尚感,还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高级感;隐藏式门把手则在保证美观的同时,降低了风阻,提高了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尾部以家族式贯穿尾灯为核心,搭配“星焰”灯带和能量晶体高位刹车灯,夜间辨识度极高。车尾LOGO采用内发光设计,内嵌于尾灯之内,下方大尺寸扩散器与扰流板设计强化了运动氛围,整体呈现出科技与力量感的完美平衡。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深蓝S07的外观都能吸引众多目光,是一款非常适合追求个性与时尚的年轻消费者的车型。

作为海洋网序列的核心车型,宋PLUS DM 2025款全面采用“海洋美学”设计语言,与此前王朝系列的龙颜前脸形成了显著区隔。新车前脸采用梯形无边界进气格栅,横向镀铬饰条与两侧立体条形灯带融合,营造出舒展开阔的视觉效果。大灯组经过重新设计,内部双透镜结构搭配蓝色元素点缀,强化了新能源车的身份标识,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它的新能源属性。

车身侧面保留了流畅腰线,悬浮式车顶配合19英寸低风阻轮毂,既美观又实用。低风阻轮毂的设计有助于降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风阻,提高燃油经济性。尾部换装可发光“BYD”标识,贯穿式尾灯内部采用“海际星耀”造型,夜间点亮后辨识度极高。然而,这个尾部还是保留了王朝网的风格,与前脸海洋风格的设计有些许不搭配,这可能会让一些对车辆整体风格要求较高的消费者感到遗憾。

深蓝S07的内饰以极简科技风格为核心,采用游艇式环抱座舱设计,给人一种舒适而豪华的感觉。大面积软性材质包裹搭配色调统一的拼接工艺,营造出不错的高级感。坐在车内,仿佛置身于一艘豪华游艇之中,享受着科技带来的舒适与便捷。


中控台配备15.6英寸2.5K可旋转向日葵屏,支持智能交互和四音区语音分区域唤醒,并搭载高通骁龙8155芯片,操作流畅度要更胜一筹。这意味着驾驶者可以更加轻松地操作车内的各种功能,无论是导航、多媒体还是车辆设置,都能快速响应。与此同时,深蓝S07取消了传统仪表盘,改用55英寸AR - HUD抬头显示,信息投影直观且科技感更强。驾驶者无需低头查看仪表盘,就能获取重要的驾驶信息,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在舒适配备方面,前排座椅标配座椅加热、通风等配置,副驾驶还标配零重力座椅,支持14向电动调节、8点按摩、腿托和一键躺平功能,舒适性配置非常出色。无论是长时间驾驶还是短途出行,都能让乘客感受到极致的舒适体验。


宋PLUS DM的内饰延续了比亚迪家族化的海洋美学设计,采用对称式中控布局,注重层次感和实用性。配备12.3英寸液晶仪表 + 15.6英寸可旋转中控屏,车机系统基于高通778G芯片,功能以实用为主,但屏幕分辨率和交互流畅度略逊于深蓝S07。不过,对于一些对车机系统要求不高,更注重实用性的消费者来说,宋PLUS DM的车机系统也能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宋PLUS DM座椅采用传统造型,主驾支持8向电动调节,副驾仅4向调节,但提供加热/通风功能,并配备方向盘加热、50W无线充电等实用配置。整体风格更偏向稳重,用料扎实但缺乏深蓝S07的智能化体验,例如后排语音交互、AR - HUD等配置均未配备。这种传统实用的风格更适合那些追求稳重、对智能化配置需求不高的中年消费群体。

深蓝S07 215Max采用增程式混动技术,1.5L米勒循环增程器仅发电不驱动车轮,所以它的动力电机被布置在后轴,有着更好的爬坡和操控性能。后轴驱动的设计使得车辆在爬坡时能够更好地分配动力,提高爬坡能力;同时,在操控方面也更加灵活,能够给驾驶者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驱动电机最大功率175kW,最大扭矩320N·m,官方百公里加速7.7s,动力表现较为出色。亏电油耗为5.2L/100km。

与之匹配的是宁德时代电芯的金钟罩电池,容量达到31.73kWh,在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215km,而且这组电池支持3C快充技术,从30% - 80%充电仅需15分钟,也就是服务区去个卫生间的功夫,就可以补能108km左右。这意味着在日常城市使用中,深蓝S07可以做到全电驱行驶,使用成本要更低一些。

动力方面宋PLUS DM搭载第五代DM混动系统,采用1.5L发动机 + P1 + P3组成的串并联系统,其实在日常亏电行驶时,大部分中低速工况依旧是“增程为主”。由于发动机有直驱档位,所以它的P3动力电机也只能布置在前轴,全系都是前置前驱。电机最大功率160kW,峰值扭矩260N·m,官方百公里加速7.9s,WLTC工况下亏电油耗为4.98L/100km。

与之匹配的是26.6kWh的刀片电池,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160km,最大支持54kW功率的快充,从30 - 80%充电需要17分钟左右,可补能80公里。
在动力系统层面,比亚迪宋PLUS DM靠着发动机直驱车轮的特性,亏电能耗要稍微有一点优势。如果经常需要跑高速长途,宋PLUS DM在能耗方面的表现会更加出色。

深蓝S07诞生于EPA1全电数字平台,后驱布局实现50:50轴荷比,前麦弗逊 + 后H臂悬架拥有出色的侧向支撑性。这种优秀的底盘设计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更加稳定,尤其是在高速过弯时,能够提供更好的支撑力,减少侧倾。麋鹿测试成绩77.4km/h(懂车帝实测),绕桩平均速度68km/h。低重心设计(电池平铺底盘)与宽体车身提升弯道稳定性,侧倾控制在2.8°,操控表现接近运动型轿车。而且深蓝S07的底盘在2025款还针对底盘重新调教,舒适性和稳定性得到了一个较好的提升。无论是在城市道路还是高速公路上,深蓝S07都能给驾驶者带来出色的操控体验。

在车身平台上,比亚迪宋PLUS DM基于原来的油车平台优化而来,采用了前麦弗逊 + 后多连杆的悬架,原来的“筷子”三连杆也优化为四连杆。虽然白车身的几何参数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整体的调教还是比较舒适的,结合FSD频率可变阻尼减振器(160KM及以上版本配备)有效过滤颠簸。不过由于车身平台导致重心会稍高一些,高速过弯侧倾在3.2°,操控极限略逊于运动化车型。对于那些更注重舒适性,对操控性能要求不是特别高的消费者来说,宋PLUS DM的底盘表现也能够满足日常驾驶需求。

深蓝S07 215Max华为乾崑智驾版采用华为ADS SE智驾系统,采用了10摄像头 + 3毫米波雷达 + 12超声波雷达组合,依旧是一套以视觉为主的智驾方案。高速NCA支持匝道自动汇入 / 汇出,实测通过50米曲率弯道最高车速65km/h。城区LCC可识别外卖电动车、施工路障等异形障碍物,夜间弱光识别距离150米。新增代客泊车支持160种场景,兼容跨楼层记忆泊车。总得来说深蓝S07这套ADS SE智驾先发优势明显,华为云端数据每日学习超3500万公里,模型每5天迭代,智驾表现更接近人类驾驶员风格。这意味着深蓝S07在智能驾驶方面能够为驾驶者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驾驶体验。

在智能驾驶领域,比亚迪在开篇就打出全民智驾的口号,宋PLUS DM搭载DiPilot 100辅助驾驶系统,硬件包含3目800万像素摄像头、5毫米波雷达及12超声波雷达。支持高速NOA领航辅助(自动变道、超车)、自动泊车及车道居中,识别准确率98.7%。但城区领航能力一般,无法处理无保护左转等场景。虽然宋PLUS DM的智能驾驶系统在功能和性能上不如深蓝S07,但它的普及性更高,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享受到智能驾驶带来的便利。
综上所述,深蓝S07和比亚迪宋PLUS DM各有其独特的优势。深蓝S07有着更长的纯电续航和补能续航,日常城市用起来使用成本更低,同时它基于EPA平台打造,后置后驱 + 后H臂悬架的设计,有着更好的操控性,加上年轻化的外观和无框车门等配置,以及华为先进的智驾系统,更加适合年轻人和小家庭。而比亚迪宋PLUS DM的优势在于它的DM - i插混系统效率要稍高一些,假如跑高速长途会有一些能耗优势,其传统稳重的内饰和外观设计,以及较为实用的配置,适合追求稳重的中年消费群体。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喜好来做出选择。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