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淮汽车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看完这份年报,笔者的感受就是:这家老牌车企正在经历转型,而且“很痛”。营收421亿左右(同比跌6.28%左右),净利润亏损17.84亿,整车销量下滑7.42%,这些数字相对刺眼。但另一边,研发投入增加55%达到34.64亿,占营收比例8.23%,又让人看到破釜沉舟的决心。这种"左手割肉、右手输血"的财务表现,可以说是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的写照了吧。


先看伤口在哪:燃油车断崖拖累了一部分业绩,40万销量里,商用车占比估计还在六成以上(参考历史数据)。而去年重卡市场整体下滑15%的背景下,江淮的工程车、货卡业务可以说有一定的冲击。而乘用车板块没能接住接力棒,思皓电动车、蔚来代工业务,则表现中规中矩。

从年报里"研发人员数量增长30%"的细节推测,江淮正在搭建智能电动车的核心团队。特别是与大众合作的纯电平台、与华为合作的智能座舱,这些项目需要人才。现在大力搞研发,比当年燃油车时代"逆向开发"有远见。另外,注意到管理层在年报里特意强调"深化国企改革",结合企业背景,笔者认为可能在酝酿类似奇瑞的混改方案。要是能引入华为、宁德时代这样的投资者,现在的研发投入,或将更有机会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不过,别看商用车现在拖后腿,其实新能源物流车正在爆发。江淮轻卡的电动物流车已经进入顺丰、京东体系,这块B端市场一旦起量,可能比乘用车更快盈利。只是目前财报还没体现这个潜力点。

现在的新能源赛道更卷,资本耐心更少。江淮投入34亿研发,这次是动真格了,那么未来会有怎样得表现,笔者对此保持期待。
(文中财务数据,及管理动态均引自江淮汽车2024年年度报告及相关公告)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