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同样都是混动车,上了高速,才明白插电混动和增程式的差距有多大

    车主看点头像车主看点头像
    车主看点2023-12-17

    混动车解决了纯电动汽车续航短的顾虑还比燃油车省油,很多人都说混动车是不错的“过渡”车型,但真正体验过之后才发现,同样都是混动车型,插电混动、增程式之间的差距却很明显。

    其实,前几年谈到混动车型,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中都是插电混动车与油电混动两种车型,但随着技术和用车需求的变化,以理想为代表的增程式,逐步得到了更多车主和车企的认可。

    但是选择多了,有的人就会纠结,插电混动、油电混动、增程式这些车型,他们之间差距有多大?谁更省油?这里从油耗、经济性、续航、动力、驾驶体验、保养等方面来详细聊聊插电混动与增程式之间的差距。

    一、动力方面

    增程式车型有发动机和电机两套动力系统,但发动机并不参与驱动,日常行驶中,电池有电,它就相当于一辆纯电动车型,电机驱动,都是纯电行驶,当电量不足时,发动机启动给电池充电。

    电机驱动,瞬间可以提供较大的扭矩,动力性能方面比同级燃油车有优势,可以说一辆20多万的插电混动车,其动力性能可以和四五十万的燃油车相媲美。也正因为如此,现在的新能源越野车,很多都选择走增程式这条路线。

    而插电混动车型,同样也是发动机和电机两套驱动系统,但驱动方式比增程式复杂,可油可电,串联、并联都是根据用车场景进行智能切换。当电池电量够用,默认都是纯电动行驶。

    当电量低于20%,发动机启动,根据场景,可以直接驱动车辆,同时给电池充电,也可以是串联模式,只给电池充电,由电机负责驱动。遇到急加速、爬陡坡、满载等需要大扭矩的场景,默认以电为主,发动机为辅,同时提供驱动力。

    大部分插电式混动车型,亏电状态下,当车速大于60-75km/h后,也就是说,上了高速后,发动机启动,直接驱动车辆。

    从动力来看,日常在市区用车,电池电量够用的情况下,插电混动与增程式车型都相当于一辆纯电动车,动力性能大同小异,但上了高速,插电式车型主要有发动机驱动,而大部分插电式混动搭载的发动机都以中小排量为主,因而动力性能比不了增程式车型。

    二、续航与油耗方面。

    插电式混动车型一般搭载的电池容量偏小一些,大部分都在20kw左右,标称续航在120千米上下的车型比较多,而增程式车型的电池容量普遍偏大一些,一般都在40kw左右,续航在200-270公里这个范围。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如果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在市区周边用车,电耗都差不多,但增程式车型的续航更长,开起来更接近一辆纯电动汽车。

    上了高速后,车速较快,尤其当车速大于100km/h以上,这时候耗电量几乎是市区的两倍,耗电高,意味着发动机也需要向电池提供更快的充电功率,这样才能保证车辆正常运行,因而油耗自然也会增高。

    而插电式混动车型,在高速路上,默认都是直接驱动车辆,加上都是专用的混动发动机,热效率普遍能达到40%-43%以上,经常跑高速的车主都知道,高速路上燃油车的油耗普遍都比市区低。

    换句话来说,跑高速时,增程式的油耗会略比插电式混动车型的油耗高,看到有问界M7的车友测过高速路上M7的亏电油耗大概在8升左右,而比亚迪唐DM(图片|配置|询价)-i插电混动车型的百公里油耗大概在6-7升左右,插电混动的油耗略低。

    同样,在市区亏电状态下行驶,插电混动可以根据不同路况,选择更高效的驱动方式,发动机可以是增程式的串联方式,同时还可以给电池充电,这时候增程式车型的综合优势似乎就没有插电混动明显。

    三、驾乘体验方面

    增程式车型毕竟是电驱模式,驾驶感受几乎与纯电动车型一样,即便发动机介入,也没有前几年的那种突兀感,坐在车里并不会感觉到有发动机的抖动、噪音,显得很安静,舒适,而插电混动车型,上了高速后,本质还是一辆燃油车,这一点要比增程式略逊一筹。

    四、保养、维护方面

    从结构来看,虽然都是两套动力系统,但插电混动车型,有纯电EV、串联、并联、发动机直驱等多种模式,结构更加复杂,越复杂的机械结构,后期故障率也会越高。

    意味着几年后,插电混动车型的发动机保养、维修等费用可能会比增程式略高,当然了,这是从理论上来说,实际上还是与整车可靠性有关。

    而增程式车型只有纯电EV和串联这两种模式,整车结构相对来说更简单一些,发动机几乎不涉及复杂的工况,稳定性更高,后期维护、保养的费用可能会低一些,但是,这需要排除动力电池方面的因素,比如自费维修、换电池等情况。

    五、综合对比来看

    从新车性价比来看,可以看到,纯电续航差不多的两款车型,增程式车型的价位普遍比插电式混动车型低,原因之一就在于整车结构更简单,当然了,如果纯电续航较长的增程式车型,其价位也不见得比插电混动车型低。

    毕竟电池成本高,很多增程式车型的电池容量都达到了40kw,按照动力电池装车的综合成本来看,这样的电池成本也在4万以上,而插电式混动车型的电池一般都在20kw左右,相当于成本少了至少2万以上。

    从用车成本来看,区别主要在于跑高速的里程占比以及所处地区,如果经常跑高速,增程式保电比例略高,很多车型当电量低于30%左右发动机就会介入,目的就是要保证给电池充电的速度赶上耗电速度,再加上,高速油耗本身略高,因而增程式的综合出行成本也会略高。

    此外,在亏电状态下,如果是冬季低温天气,尤其偏北方地区,动力电池受低温影响偏大,这时候增程式的电耗会增高,意味着油耗也会越高。

    抛开冬季,平时基本上都在市区周边用车,电耗差距并不大,增程式更省心一些,毕竟纯电续航更长,充电频率远低于插电混动车型。

    总之,还是根据自己的用车场景来看,比如说,家里只有一辆代步车,难免要跑高速,对于大部分家用车来说,每年跑高速的比例可能在30%以上,这时候插电混动车型的综合优势比增程式车明显。同样,如果地处偏北方地区,也是插电混动的优势略微明显。

    如果说,跑高速的占比非常少,日常几乎都在市区周边用车,那增程式的优势会略微明显,或者说纯电动车型的优势更明显。

    .万次阅读
    评论
    6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6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