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各汽车电子领域内的发展阶段变化

    储能热管理研究院头像储能热管理研究院头像
    储能热管理研究院2023-04-15

    “储能热管理研究院”的研究员撰写并发布了这篇《各汽车电子领域内的发展阶段变化》全套文章

    各汽车电子领域内的发展变化

    采样线束分几个阶段

    1)电池模块

    一开始是通过导线将极柱测量点延长至接插件,再由接插件与LECU连接。采样的线束长、接插点多、且未设计过流熔断机制。



    存在的突出问题:

    如果接插件方面没有仔细考虑,线束短路会引起这3种不同的失效模式:不同电压间的短路、连接器凝露和进水 ,或者是ASIC芯片内部的短路。


    2)采样线采用电路板代替部分采样线



    3)FPC的线路板

    一个是可以采用不同的工艺材质连接采样点,

    一个是可以设计线路保险丝,还可以给温度传感器NTC留出位置。

    总的来看,FPC可降低Module集成工艺复杂度,减重和节约成本,所以成为采用较多的主流方案。

    Yazaki在日本的电气化车辆里面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应用了

    在其他领域里面,FPC也用的有些多了,传统铜线连接方面有所改变:

    仪表系统

    灯光系统和手机摄像头


    动力电池 FPC 广获应用,替代铜线线束趋势明确。

    采集线,是新能源汽车BMS系统所需配备的重要部件。主要功能有三,

    ① 实现监控新能源动力电池电芯的电压和温度;

    ② 连接数据采集和传输并自带过流保护功能;

    ③ 保护汽车动力电池电芯,异常短路自动断开等功能。


    传统铜线线束方案

    常规线束由铜线外部包围塑料而成,连接电池包时每一根线束到达一个电极,当动力电池包电流信号很多时,需很多根线束配合,空间挤占大。并且在Pack装配环节,传统线束依赖人工将端口固定在电池包上,自动化程度低。

    FPC

    相较铜线线束,FPC具有高度集成、超薄厚度、超柔软度等特点,在轻量化、安全性、布局规整等方面有突出优势。此外FPC厚度薄,电池包结构定制,装配时可通过机械手臂抓取直接放置电池包上,自动化程度高,适合规模化大批量生产。

    所以,随着 FPC 展现出的优异性能及规模化生产带来的快速降本,FPC替代传统线束的进程明显提速,趋势明显。


    升级 CCS 单车价值提升

    FPC 厂商正在进一步布局下游的集成产品 CCS(Cells Contact System,集成母排,线束板集成件),通过FPC向CCS的拓展提升单车价值和盈利空间。

    CCS产品由FPC、铜铝排、塑胶结构件等组成,铜铝排将多个电芯通过激光焊接进行串并联,FPC通过与铜铝排、塑胶结构件连接从而构成电气连接与信号检测结构部件。


    FPC/CCS 市场空间广阔

    基于对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销售、FPC 产品单价等假设,对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FPC 和 CCS 市场空间进行框算。

    根据EVTank 数据,2020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331万辆,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1800 万辆。2020-2025年复合增速 40%,2030年预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 50%左右,达到 4000 万辆。根据中汽协数据,2020 年我国汽车总销量 2531 万辆,其中新能源136.7 万量,预计 2025 年我国汽车总销量有望达到 3000 万辆。

    储能电池领域新增需求,预计再增厚33%空间

    全球:

    2015 年《巴黎协定》设定了本世纪后半叶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包括欧盟、 英国、美国、日本、韩国、中国等多个国家和政府提出了相关规划和愿景,带动全球储能市场发展。

    国家: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 2025 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GW 以上;到 2030 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技术创新和产业水平稳居全球前列,装机规模 基本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相应需求。


    储能产业的发展会直接带动储能锂电池的销售。根据 GGII 数据,2020 年全球储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为 27GWh,同比增长58.8%,其中中国储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为 16.2GWh,同比增长 70.5%。 根据 GGII 预计,2025 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416GWh,未来 5 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72.8%。

    安全稳定运行是储能电站核心要求,对储能电池运行状态的监控和信息传输同样是 非常重要的环节,FPC 应用有望进一步拓展到储能领域,公开信息显示业内已经有部分 公司有相关方案。储能传感器研究院预测,2025年、2030年全球动力锂电池出货量预计出货量为 873.6GWh、4704.1GWh,全球储能锂电池预计出货量为 167.5GWh、1566.7GWh。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1 年 1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按车型划分的平 均装车电量 44.4kWh,其中纯电动乘用车平均带电量分别为 45.2kWh,假设新能源单车电力容量40-60 度,参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FPC、CCS 单车价值量 400-600 元、1000-1500 元假设,按照电池规模进行框算,则 1GWh 的储能电池 FPC、CCS 投资有望达到 800-1200 万元、2000-3000 万元。


    国内FPC具备优势,需求端/供应端向国内集中

    据起点锂电统计,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航锂电、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多家企业规 划产能已达到 3155GWh,相较于 2020 年底 461 GWh 的总产能增长幅度巨大。其中,国 内动力电池厂商占有超 40%优势份额,有利于带动国内供应链发展。


    供应端同样向国内集中

    FPC 领域最早由欧美等地区主导,随着欧美等地生产成本的提高等逐步转移日本、 韩国、中国台湾等为主的亚洲地区,近十年来国内制造成本优势和需求规模充分体现,海 外 FPC 厂商在国内设立厂,同时国内制造占比大幅提升。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印制线路板的主要生产基地。PR Newswire 数据显示,2020 年中 国大陆的 PCB 市场空间占据全球市场总额的约 53.8%。FPCworld 数据显示,按制造地来 看,2018 年中国大陆 FPC 产值占比达到 56%,中国台湾占比 6%。

    车载动力 FPC 具有一定门槛

    由于每台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模组形态和数量不一,因而动力电池 FPC 的规格和用量也存在差异,前期需要定制化设计开发。一般电池模组容量越大,所需的 FPC 长度相应越长,FPC产品在工艺难度和成本方面相应也会越高。此外,当前行业内以单面板产品为主,未来随着动力电池密度的进一步提升等,FPC 产品材料工艺等也面临进一步升级。并且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FPC 产品需要一定的验证周期,在设备、工艺等环节存在壁垒,FPC产品在长度、可靠性等方面要求高于消费电子,有一定门槛。

    由于车载动力 FPC 具有的门槛,及早年各厂商的投入策略的差异,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FPC行业的竞争格局与消费电子领域截然不同:基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FPC 行业的广阔成长空间,包括弘信电子在内的厂商积极在动力电池 FPC 领域进行布局。国内供应商已经成为宁德、比亚迪、中航锂电等核心电池厂商的主力供应商。


    新能源汽车FPC全面替代传统线束方案,行业需求迎来爆发

    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FPC 空间更为广阔,预计 2025 年全球、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FPC 市场空间有望达到 64-108 亿元、32-54 亿元,2025 年全球、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CCS 市场空间有望达到 160-270 亿元、80- 135 亿元。2030年全球、国内新能源汽车 FPC 市场空间有望达到 140-240 亿元、72-120 亿元, 2030 年全球、国内新能源汽车 CCS 市场空间有望达到 350-600 亿元、180-300 亿元。

    此外储能产业步入高速发展期,带动储能电池 FPC/CCS 产品需求,2025 年、2030 年 规模贡献有望达到新能源汽车领域的 19%、33%。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 FPC、CCS 市场空间有望达到 12-21 亿元、30-51 亿元,2030 年达到 46-79 亿元、116-198 亿元。

    这是《各汽车电子领域内的发展阶段变化》节选内容,欢迎关注我们更多交流。

    次阅读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