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管路技术路线下有什么高壁垒?

    储能热管理研究院头像储能热管理研究院头像
    储能热管理研究院2023-03-31

    “储能热管理研究院”的研究员撰写并发布了这篇《新能源车热管理国产化发展》全套文章,这是其中内容之一。

    管路技术路线选择下的高壁垒

    普通管路格局稳定,自主品牌占据半壁江山

    汽车空调管路安装在发动机舱内,连接汽车空调中的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等关键部件。为适应汽车的轻量化趋势,目前汽车热管理管路大多采用铝合金管。

    腾龙股份空调管路产品

    自主品牌占据行业半壁江山。腾龙股份市占率达到 20%,为行业第一,SAAA 与常州盛世达分列第二、第三,三者皆是自主品牌,合计市占率达到 45%,占据行业的半壁江山。此外,自主品牌皆与龙头车企及系统供应商建立稳定的供货关系,例如腾龙股份不仅配套本田、吉利、比亚迪等国内外乘用车龙头,还向法雷奥、马勒、翰昂等空调系统巨头供货优质客户极大程度上巩固了行业龙头地位。

    自主品牌占据将近一半市场份额

    自主品牌与龙头车企及系统供应商建立稳定供货关系

    CO2 方案有望成为新冷媒技术路线的主要选择,门槛提升

    在替代 CFC 制冷剂的过程中,R134a 成为汽车空调中最广泛使用的制冷剂,但随着环保压力的增加,新冷媒已成大势所趋。

    按照新能源车热泵空调的制冷剂划分,主要分为R134a 型、CO2 型、R1234yf 型等。R134a 是一种使用最广泛的中低温环保制冷剂,它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使其成为一种非常有效和安全的 R12 (二氯二氯甲烷)替代品。

    目前,各种电动汽车的空调系统主要使用制冷剂 R134a,但 R134a 仍属于 HFC 类物质,虽然对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但其 GWP 值达 1430,已经在《京都议定书》中成为被限制使用的制冷剂。

    不同制冷剂的热力性能及环境性能对比

    欧盟与美国节能环保政策驱动 HFC-134a 冷媒替代趋势,但具体路线在欧洲、美国、日本、中国区域实不一样。早在 2006 年,欧盟就通过了温室气体排放法案,规定自 2011年后新开发平台的汽车空调内不得使用 GWP 值高于 150 的制冷剂,2017 年起所有销售的汽车空调中禁止所有生产车型的空调使用 GWP150 的制冷剂。但由于受到欧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欧洲各汽车生产主机厂未能在 2011 年1月1日完成所选择替代制冷剂的商业化投放工作,该法规被迫延迟到了 2013 年1月1日才正式实施。

    美国环保部通过其 SNAP目录(重大新替代物政策表)确定入选制冷剂 GWP 值要低于150,在 2011 年接受 R1234yt为汽车空调制冷剂;

    在2012 年接受 CO2为汽车空调制冷剂;

    美国环保部已经收到将 R134a从其 SNAP 汽车空调制冷剂清单中去除的申请,并准备在 2021 年开始实施。

    在替代路线方面,一方面,美国杜邦与霍尼韦尔联合开发了 R1234yf。它具有良好的环境性能: ODP为 0,GWP 为 4,大气寿命为 0.029 年,且其在热力性能方面的替代性能和安全性方面与HFC-134a 类似,因此得到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积极响应。另一方面,戴姆勒 - 奔驰汽车、大众等德系车企质疑其安全性 转而开发使用 CO2 作为替代品,而日系供应商电装等则同时开发 CO与 R1234yf 空调系统供整车厂选择。

    欧洲乘用车二氧化碳排放目标相比中美更为严苛

    CO2制冷剂具备多重优势,未来有望成为热泵空调主要的技术路线。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需要紧跟整车的技术发展趋势。随着整车电气化趋势的确认,热泵系统将是汽车空调系统长期发展的方向。

    相比 R1234yf,两者在最终产品环保性能 (GWP、ODP) 差别不大,但二氧化碳具有制造过程的环保性、低制造成本、高安全性能、高制热能效的多重优势。尽管在制冷性能方面略有不足(二氧化碳在高温(大于 35°C)的 COP 值低于 HFO-134a)。

    但是在制热方面,R1234yf 只能在零下 10 度工作,低于此温度后便需要 PTC 辅助加热除霜 (国家强制性出厂法规要求在零下 18 度可以进行除霜),而二氧化碳解决了 R1234yf在低温下 COP 值较低和低温下制热量不足的问题。对比 CO和 R1234yf 应用于热泵系统的综合性能比较,我们认为 CO制冷剂有望成为热泵空调的主要技术路线。

    相比 R1234yf,CO2 空调系统更具备综合优势

    CO2 冷媒下管路出现价值量的大幅提升。汽车空调管路将空调各部件连接起来,组成套完整的汽车空调系统。汽车空调管路一般由铝管、高压橡胶管、空调波纹管、接头等其他管路附件组成。

    按照压力分类,汽车空调管路可以分为高压管、低压管

    (1)高压管

    由压缩机到电子膨胀阀之间的汽车空调管路 (输送高温高压气态和中温高压液态)和

    (2)低压管

    由电子膨胀阀到压缩机之间的汽车空调管路(输送低温低压液态和低温低压气态); 按照制冷剂分类汽车空调管路可以分为气态管和液态管。相比传统新能源汽车,从数量上,新能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空调管路增加。

    汽车空调管路连接压缩机总成、蒸发器总成、冷凝器总成等构成

    CO制冷剂使得二氧化碳热泵空调系统需要重新设计高压管路,技术提升带来单根软管价值量提升。CO2制冷剂的主要难点在于运行压力远高于R134a 系统,其运行压力高达 14Mpa,因此对系统管路 (管接头、软管和硬管部分) 提出了耐高压要求。

    根据康迪泰克公布的信息,CO2的低压软管部分仍然可以采用带尼龙内衬的多层橡胶管,但由于CO2压缩机运行压力高,压比小使得高压软管部分与 R134a 系统有很大区别,目前只能采用耐高压金属波纹管。至于硬管部分,则可以采用不锈钢管或者双层卷焊管,以保证耐压30Mpa 以上

    目前,从成本构成上看,管路系统在硬管上的成本可以降低,但在软管,尤其是高压软管部分,有可能使成本上升。我们参考 MEB 架构的方案,CO,热泵空调方案下,单车需要软管 8 根(预计 150 元/根),其中空调系统使用 4 根,电池热管理部分 4 根;同时还有4个传感器 (200 元/个) ,预计系统管路的金额在 1800-2000 元。

    假设 2025 年全球1000 万新能源车辆中有 60%(主要分布于欧洲与中国市场)产品选择 CO2方案,年降预计 5%,则2025 年热泵空调管路系统的市场规模可达 69 亿元左右,约为 2020 年增长近12 倍,未来 5年 CAGR将达 64.3%

    CO2 软管未来五年行业市场规模约 69 亿元,CAGR 达 64.3% (单位: 亿元)


    这是《新能源车热管理国产化发展》节选内容,欢迎关注我们更多交流。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