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对于smart精灵#1“订阅收费”,一个伪豪华都敢步后尘了?

    知车知底头像知车知底头像
    知车知底2023-01-11

    人民日报刚批评完电视乱收费现象,而这边的汽车订阅收费再次被smart精灵#1(图片|配置|询价)推上了热搜。

    具体来看,smart与其他车企套路一致,都是通过OTA升级趁机对“硬件订阅”,包括了前排座椅加热/通风、方向盘加热三项功能,收费如下:

    前排座椅加热:1299元永久开通,399元/年,129元/月

    前排座椅通风:1999元永久开通,599元/年,199元/月

    方向盘加热:999元永久开通,299元/年,99元/月

    新能源汽车作为超级移动智能终端,盈利模式早已被各大商家研究透了。由始作俑者特斯拉发起的收割韭菜之战,显然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了,传统豪华品牌宝马奔驰紧跟随后,“缺钱”的新能源车企更是将其“发扬光大”。

    “订阅收费”可给到用户新鲜体验,我想没有人会反对,但如果本身就已经支付了硬件费用却享受不了其功能,那必然会遭到用户的抵制。至于收费的界限,当今的汽车行业还未明确划分。

    巨大商业价值在作祟

    打响第一枪的特斯拉,其商业模式为“硬件+软件+服务”一体化。据特斯拉2021年营收显示,包括自动驾驶软件服务在内的营收为38亿美元,占比总营收7.06%。所以,车企竞相加入该盈利模式,本质上当然是“为了钱”。

    从一开始的自动驾驶软件服务到如今的座椅加热/通风等舒适性配置,才是乱收费的开端。带自动驾驶功能的都是中高配车型,其装备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硬件,以及车企自研的软件系统,这类功能本身车企就告知车主是存在差异化的配置。所以,即便它每年还需收取上万的使用年费,用户对于此类收费不会太过偏激。

    而像座椅加热/通风等配置,本身在购买期间就已经对硬件所续费,这些成本都体现在车价上,用户真金白银买来的功能却需要“二次收费”来获得使用权限,这与租车怕是没有区别了。照此发展,以后恐怕需要收费解锁限速、刹车使用次数等等滑稽场面出现。不过,也有车企讲究格局,比如小鹏汽车2022年就在部分标配了X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来获取更多用户驾驶数据进而优化系统的算法。

    相比豪华品牌,伪豪华割韭菜更令人气愤?

    回到本次smart精灵#1事件上,谩骂的声音似乎盖过了此前的车企。前面“薅羊毛”的车企都是豪华品牌,而smart只是伪豪华品牌,看似割富人韭菜,实则仅仅是小资产阶级。

    smart精灵#1指导价19.42-27.90万,虽说以它的尺寸和定价比市面上绝大多数车型多贵,但起售价不到20万显然没有步入到豪华车的门槛,就好比宝马1系、奔驰A级等豪华品牌最入门车型一样得不到消费者认可。

    至于smart到底算不算豪华品牌,其实它停产燃油车那一刻消费市场就给出了答案,至于别人把它捧上天皆因有奔驰在后面撑腰。而如今吉利入股smart品牌50%的股份,似乎排面上又降低了一个档次。

    由于奔驰在纯电领域掉队,smart精灵#1其实用的是吉利SEA浩瀚架构平台打造,所以在底子里它更算不上豪华品牌。这样的尬尴定位,让笔者想起了欧拉品牌,两者光靠颜值和包装起来的品牌文化收割女性市场。两者都是问题多多,都存在过阉割车机系统,而欧拉2022年销量同比下滑了21.28%,这就是市场的理想反馈。

    smart精灵#1,从2022年10月1629台到12月4606台,销量还处于爬升中表现尚可。但在日趋理想的消费市场之下,接二连三暴露出问题,恐怕也只是步欧拉的后尘了。

    次阅读
    2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2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