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或许是今年国内车市最为精彩的一个月了,因为两年一度的北京车展即将在4月举行,因此各大车企也是卯足了劲在3月提前为自家的新车造势。
除此之外,国内油价的飙升、新能源车集体涨价等消息,也是将新能源车市场推上了新的高潮。并且从工信部申报的新车信息来看,已经有车迷开始调侃,今年将会是“北京新能源车展”的元年,因为传统燃油车已经不能够同新能源车相提并论了。

但其实,如今3月已经接近尾声,如果我们回过头盘点这一个月中哪款车的讨论度最高、流量最大,说到底却还是一款传统燃油车——宝马X5(图片|配置|询价),原因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因为宝马X5这一豪华中大型SUV市场的标杆车型,已经在华晨宝马的工厂投产(国产化),并计划在3月31日正式上市。至于国产宝马X5为何能牵动众多汽车爱好者的神经,这其中究竟蕴含着什么信息,接下来我们一一说明。
在我们国人的普遍认知中,以BBA为首的德系豪华品牌尽管在国内都有合资企业,但此前并不会把品牌高端车型引入国产,例如奔驰S级、奥迪A8、宝马7系等,而是以全进口的方式在国内售卖,一是美其名曰纯进口车型的品质高;二是维持品牌的B格,毕竟国人就好这一口嘛;三是高端车型的利润高。所以BBA高端车型只进口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它们有什么动力要推动国产化进程呢?
这也是为什么宝马X5引入国产后,国人纷纷侧目的原因,因为这很有可能预示着以BBA为首的德系豪华品牌,将加快高端车型的国产化进程。但其实,这背后并不是BBA的高管在推动,而是中国车市近些年的变化,使得他们不得不这样做。
第一点,便是文章开头提到的,中国新能源车市的迅猛发展。作为全球汽车行业电动化改革的核心区域,中国车市这两年可谓是精彩纷呈,不管是合资品牌还是豪华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品牌号召力几乎是荡然无存,销量成绩被国内的自主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压得抬不起头。
虽说BBA已经在积极开展自家的电动化战略,但眼下咄咄逼人的造车新势力已经用坚实的产品力在30万以上的价位大肆挖BBA的墙角(传统油车客户),如果等到BBA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出世,燃油车基本盘也已经大受威胁了。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BBA加快高端车型的国产化进程,我们可以理解为要快点“割韭菜”。要知道欧洲地区的排放标准愈发严苛,因此想要在当地卖更多的高端大排量豪车只会更加艰难,而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一方面是可以降本增益,另一方面则可以延续自家高端燃油车的生涯周期,使其燃油车基本盘不被造车新势力所掠夺,毕竟现在高合的销量节节攀升,已经奔着70万的成交均价去了,那如果中国再冒出个“高合”“蔚来”呢?

从我的表述中,以及现实中的新车销量成绩,不知大家有没有在潜移默化中觉得,国内的自主车企、造车新势力已经能在高端豪车市场威胁到BBA等豪华品牌了呢?虽然这句话有夸大的成分,但也能说明我国的汽车工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能够同BBA等豪华品牌掰一掰手腕了。
这就引申出国产宝马X5释出的第二个信号:“乘用车合资股比限制及合作伙伴限制,永久性取消”。从今年1月1日起,中国不再有合资股比限制,而宝马紧接着在2月11日宣布,正式持有华晨宝马75%的股份。

这意味在华晨宝马之后的经营中,德国宝马集团将握有主动权,同时从合资企业中收获的利润比例也将会更多。所以将宝马X5等高端车型引入国产,只会赚得比以前更多。据相关资料统计,宝马X5在2021年累计卖出5万台左右,是豪华中大型SUV市场销冠。而引用华晨宝马内部人士的说法是,国产宝马X5的计划年产能或突破12万辆。
当然了,并不是合资股比限制取消就意味外资车企更好割中国消费者“韭菜”,毕竟随着年轻消费者成为购车主流,他们不再盲目追求品牌力,而是考虑到实际的车辆产品力与性价比,例如这次的国产宝马X5网传的价格(55.8万元起售)就相比进口版本便宜了许多,消费者也确实占到便宜了。

最后,则是BBA等豪车品牌推动国产化进程的一个表象,它们更加关注中国市场了,这个我们在它们的年度财报发布会上就能看出端倪,从中普遍能看到一些关于“中国市场”“中国战略”的词汇。

总而言之,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要想打败BBA,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