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140万买极星1到底值不值?看了这篇文章再下结论

    E电园小编辑头像E电园小编辑头像
    E电园小编辑2020-08-12

    有很多关于极星1身上的疑点都是来自于价格,比如它是沃尔沃集团目前最贵的车型,又比如它可能是现在国产车型中最贵的一台。“贵”这个字眼在互联网时代看上去尤其刺眼,甚至会有一点点贬义。没人会觉得花30元买一杯潮流奶茶喝很贵,也没人觉得花35万甚至更低买一台S90贵。但为什么觉得极星1很贵呢?因为它看上去并不值,看上去同价位会有比它更好的选择。那么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就来一探究竟。

    加载中…

    说起极星大家也许不会很熟悉,Polestar之名本为沃尔沃打造更极致更赛道化的性能车种。但在宣布集团全面电气化后,一向在“油转电”方面走得很激进的北欧人开始思考是否还有必然留下没有什么销量却要增加大额成本的性能车部门。极星品牌开始成为了沃尔沃集团旗下的高性能电气化子品牌,再把维度放到更大的母体吉利汽车旗下,极星-几何-枫叶,短短数年已经有了如此多高低错落的新能源品牌。而极星1作为最高端的精神领袖,我在意的不再是它的基础产品力,而是集团为它塑造了怎样的独立人格。

    [ ·驾驶体验:排量变得弥足珍贵,但马力却开始廉价·]

    我已经不记得上一次在中国市场上有出现1000N·m的车型是什么样的情景了,在这个大排量显得格外罪恶的土地上,这就像是一个生命景区。一台2.0L进气量的车型发出如此骇人的动力,可能只存在于改装车的范畴内,也就可能意味着巨大的Tubro lug。但极星1线性、精准、干净又直接的动力输出让我感到有些新奇。无论是内燃机转速的爬升,还是火电直接驱动到车轮。它的速度来得都非常轻易,不再显得滴油的车间里那般油腻。为什么明知道电动化汽车有那么多不便利,却还能以惊人的速度推进,我想“马力的平民化”也是一个重点。当30万的Model 3性能版的加速让488在赛道内颜面扫地时,可能140万的1000N·m的极星1也真的不是那么贵。

    买到140万的车型,你对驾驶质感有什么期待?有弯道犀利者、有赛道达人、有舒适狂魔,极星1几乎每一项都沾上了一点。它作为一台豪华的GT跑车,舒适性和动力性都已经很充盈的前提下,它的操控能力也超出了的期待。作为沃尔沃车主,我深知悬架生硬颠簸代表着你买到了正品。但这不是被火锅的DNA洗礼后,开始对中国消费者变得友善。Ohlins提供的DFV双流阀减震,能够提供多达二十余级的调整,总有一个硬度是适合你的。手动调节的模式,也带了一丝丝玩味。这种不算太难上手的参与感,真是豪华车与普通改装车玩家们的云泥之别。

    [ ·外观内饰简单回顾:包包长得都一样,爱马仕却能买一车的Coach·]

    坐在同行的BMW i8上,我和同行的人都说到极星1看起来就像是一台40万的车型,可能也就跟奥迪A5差不多级数。确实在粗俗的我们来说,讲再多的设计语言只能说是浅尝辄止。但我想起了当初为什么买V60,而不是更实用产品力也更加出色的大众蔚揽的时候。虽然蔚揽在任何一个维度都远胜当时的V60,甚至大众的品牌在中国人心中的形象也更加高级。但从设计上看起来,同样是理工男的风格,大众就是要比沃尔沃更“灰头土脸”。也说不清这样的感受从何产生,正好再次出现时就是这台极星1身上,我说不上它比沃尔沃的产品高级在何处,甚至看起来完全一样。但那些细节的拿捏,更有质感的氛围,哪怕是更高价位带来的心理暗示,都让我觉得也许140万花的昂贵,但可能也不会完全没有道理。

    [ ·总结聊聊消费观:买极星1的人一定信奉“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上了一百万的人买车可能都是买家开心就好,但对于极星1我特别想聊聊消费观。我曾在公众号里对我喜欢的阿尔法罗密欧写过这样一段话,同样可以送给极星:很多人会嘲笑它的销量,同价位买张三更值买李四更值。“我认知里的车才叫值,我认知的不值就是不值”。这是典型的中国互联网懂王的逻辑,什么样的人会花几千块钱去看一场,只有百度才知道叫什么的音乐家的音乐会?还不如吃十几顿海底捞更划算吧?

    有人会选极星1,有人会选911,有的人在失火的美术馆里救名画,有的人就会救猫。有的人花100元贴手机膜嫌贵,有的人花60万加价买LM。我们的社会林林总总几十亿人,没有对错,只是每个人选择了不一样的生活。

    次阅读
    36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36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