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4发布于:ZEEKR 001车友圈
极氪001的顶配重量比小米SU7的顶配重了270公斤,这绝不是内外饰的重量导致的。 从底盘角度分析,极氪前双叉臂悬架是全铝的,后副车架是铝合金的,连杆也是全铝的,小米SU7前悬架和极氪001一致,后副车架是钢板,除了主连杆是铝的,其余是钢的,也就是说极氪001的底盘件是比小米SU7轻了至少20公斤以上。 再说车身,两个车都是使用了后端一体压铸铝的,那重量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就是其它车身结构了,举几个位置做对比: 1.极氪001的门槛梁是10孔的铝挤型材,小米的大概是五孔吧,重量差距很大,当然强度和防侧面碰撞也差异很大 2.极氪001的电池包底部是10mm厚的铝挤型材+0.7mm厚的高强度钢板,小米SU7下面只有一层0.7mm厚的高强度钢板 3.极氪001的A柱是三层分别是1.6+1.6+1.6,小米的A柱不清楚这里已碰撞表现优秀的modelY做对比,ModelY是两层1.2+1.7,而且1.7那一层只覆盖了上半部分2/3,材料都是1500MPa左右的热成型钢。 总结: 极氪的浩瀚架构就是安全性高,用料足偏重,安全不仅是结构设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不是舍得投入成本,用料扎不扎实,车身构造都差不多,说轻量化的都是外行,A柱不舍得用高强度的而且厚实的热成型钢,那么小一个空间你还能怎么设计。 浩瀚架构的总工程师是来自沃尔沃的Kent,瑞典人,那老头七十多岁去年退休了。沃尔沃的人对安全有一种偏执的重视,为了那很小概率发生的安全事件付出极大的成本代价,这一传统被极氪继承了,到底是优势还是负担,看用户怎么看待安全了。 所以车重是有原因的,为了安全牺牲部分能耗被人诟病,增加看不见的成本,对极氪来讲到底值不值得,就看市场长期表现给出答案吧。但是对于吉利和极氪而言,已经将沃尔沃的技术和开发体系,开发规范和性能要求引进这么多年了,已经完成植入了,想改变应该也不太容易吧,看看沃尔沃的销量真的要捏一把汗啊。
还是设计的问题,小米的车身设计完完全全领先极氪001一代,CTB带来的好处一个是重量减轻一个是加强车身扭转刚度,5万扭转刚度相当高了,比奔驰大G都高。安全性不用说,SU7底盘还比001多了一根高强度横梁,大面积2000兆帕
用扭转刚度谈安全,你懂不懂啊。小米车身设计领先一代又是从哪里得出的结论?
20万鸡毛轻量化,全铝车身还是碳纤维?就是粗的变细,有的变没有。壳子大车轻的低端车里一找一大把。 CTB底盘都省掉了,用电池吸收震动颠簸扭转形变,目前只有零跑比亚迪这么干。油车开久了底盘都松垮,时间一长烧不烧让米粉先测。
为什么重就等于安全?动能和质量是成正比的吧,哪天撞到大车或者墙上,同结构和材料下,越重的不是越危险吗 真安全,用料足的话极氪自己怎么不出来宣传?都分不清你是真孝还是水军了
重,他的动能是更大,比如两车对撞,轻的车从80码降到0,那么你需要承受的能量是你的体重乘以80的平方除以二。而对方车重速度只是80码降到40,需要承受的能量体重*40的平方除以二,你说谁收到的冲击力更大,谁受更重的伤。再简单点,坦克破墙都没事,你的车去撞个墙试试
谁教你撞完后受到的冲击不同,可以一个归0一个40的啊,体育老师吗? 对撞时受到的冲击是相同的,最终会以同样的速度向轻车方向移动 如果不是对撞,撞同样的东西,重的受到的冲击更大 坦克?坦克什么护甲什么速度?坦克安全来着超强的护甲,重量只是附带的
@极拉梅氪:重,他的动能是更大,比如两车对撞,轻的车从80码降到0,那么你需要承受的能量是你的体重乘以80的平方除以二。而对方车重速度只是80码降到40,需要承受的能量体重*40的平方除以二,你说谁收到的冲击力更大,谁受更重的伤。再简单点,坦克破墙都没事,你的车去撞个墙试试
车宽,车高都不一样啥子分析师吗5系和x5都一样才啊,怎么重量差这么多
所有载具,包括汽车、坦克、飞机都是朝着力大砖飞的方向发展的,也是经过真正的实战考验的。当然重量提升会带来弊端,但在科技和其他益处面前,这些弊端全部可以弥补和克服。而且出乎你意料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减重、轻量化的工作从来也没少做,重量提升只是结果。如果没有轻量化,新材料的运用,重量的增加是无法想象的。举例子就是鼠式坦克。
极氪001毫无疑问是一个经典车型,续航是所有新能源的通病,只能等电池技术升级。做正确的事情,坚持下去就是百年名企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