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宋PLUS EV车主·车龄3年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べfwㄒo:安ル
本人2021年8月4日喜提新车宋PLUS EV旗舰型白色,有着10多年的驾驶经验,也略懂一些汽车的基本常识,在提车验车时也叫了朋友一起来验车,检查无误后交钱提车。也就开启了我和宋PLUS EV的旅途,到现在开了有13个月,一年的时间过的很快就在2022年8月28日突然发现汽车的机盖上有车漆起泡现象然后就仔细的检查全车又发现主驾驶车门也有一小片,然后就联系手机APP在线客服,客服叫我到店检测。 第一次协商、然后等休息也就是9月1日到店检测,售后看到后直接蒙圈状态,自己都说没见过原车漆起泡的,我跟售后说我家里三辆车算上以前的一辆10的车我都没见过原车漆起泡的,我就怀疑是不是二次喷漆了,售后跟我说这应该不可能二次喷漆,现在谁也不敢这么卖车,我说那你给我测测,然后叫师傅看了一下,店里没有漆膜仪,说您这车我们都知道肯定是原厂漆,然后售后就开启联系老板和厂家,说让我先回去等消息。然后我就去了朋友的贴膜店拿他的漆膜仪测了一下,发现机盖副驾驶前面在140微米左右,而主驾驶前面起泡的位置只有116微米,数值基本是原厂的数值,这质量确实不太好,傍晚售后来电话说厂家说只给免费喷漆没有补偿,我这一听气就上来了,我一个原版原漆没嗑没碰你质量问题把我原车漆都铲掉重新喷漆一点补偿都没有,直接拒绝了。 第二次协商、9月3日售后给我打电话说店方给您喷漆后送您全车封釉然后再送您一次保养,我说这补偿都是你们店方给的吗?咱先不说多少的问题,店方是因为从买车到现在都相处的很好,我说厂家就一点意思也没有吗,喷漆厂家不给补偿没有个说法我不可能接受,再次拒绝,到这里厂家开始让我很失望,反而售后还是比较积极。后来我提出给我换试驾车或者展车的机盖和车门,至少试驾车上的还是原厂漆,再给一定的补偿这个要求我觉得不过份吧,因为我车身上的装饰也都是钱买的还有自己的心血和时间在里面,售后说和老板商量一下,看还是来自店里的补偿,哎,比亚迪厂家啊说你什么好。 第三次协商、9月5日也就是今天去店里去谈,我从朋友那里借了漆膜仪带着一起去的,到店后售后说老板同意给你倒一下试驾车的件,但是房山现在店里试驾车都是灰的,帮您留意一下下次换试驾车如果来白的在联系您,我说这不展车是白的吗?换这个车的,售后说这展车不行这个还卖呢,我这人也是比较实在的一个人,我一想也是算了,等你们来试驾车吧,这过程完全没提赔偿的问题,后来叫来喷漆师傅说轻抛一下看看能不能抛掉,我说估计没戏是里边的问题,后来拋了一下师傅说不行,是里边的问题就没在继续,师傅说也可能是喷漆时里边有灰,可能不是起泡,正规厂家生产线都是机器无尘车间怎会有灰,同一平面两边的漆相差20多微米这真是质量问题了,我用自带的漆膜仪去测店里的其他车机盖基本都在140微米左右,看来140微米是是正常数值,这次协商中只说了处理方法完全没提赔偿问题,而且都是店方在配合,厂家是不闻不问,真是太失望了。目前只是口头承诺了一下也没谈赔偿问题,所以最终还没定方案和补偿,先开着没有处理等待厂家给我回复。 下面发图,机盖由于在室外阳光的照射下拍不出来,就在车库里拍的,灯光的原因有点发灰,单张图片放大就看出来了。
向着朝阳下田
去年6月提的车,基本就我自己上下班开。快一年了总结一下,大问题没有,但是后视镜这个BUG对强迫症患者来说真的无法忍受。 1. 倒车自动下翻功能根本就是垃圾,明明你设置好了,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又不能正常工作了,要么不翻,要么只翻一点点没鸟用。 2. 由于倒车下翻这个BUG,现在导致正常开车时的后视镜位置都经常自己变来变去,任性的很。 恳请老比,不舍得采购质量可靠的下翻功能组建就干脆别上这个了,真的无法忍受。 如果没有这个bug,这个车我打90分,因为这个BUG,只能给70分。 真是气死强迫症患者!!!!!
开不动赛车的手
高层(年薪百万):BBA最多。个别嚣张的保时捷 中层(年薪50W):大众迈腾、帕萨特;奥迪A4;奔驰C/E系列、宝马三系;SUV汉兰达/霸道等吧 基层(20w以下):15W上下徘徊,个别嚣张的也上迈腾和雅阁。 各位老铁,你们年薪咋样,开啥车呀。看看我的,二手神车😅
我的倒后镜,不能记住之前调整好的下翻位置,感觉好任性,经常下翻的角度都不一样,有时候直接不翻了。各位车友有没有遇到过。
今天只有6℃。原来没有开暖气的计划,因为在车内也不冷,穿了厚衣服,但是想保持车内通风,就打开空调(之前停留在25℃),然后把空调界面那个雪花关闭了,过了一会感觉有点热,手一摸出风口,暖的,暖的,暖的! 之前看这里有车友写什么要调到HI才能开,吐槽暖气不能开。今天我才发现,暖气只需要温度调到25℃以上,关闭雪花,关闭雪花,关闭雪花,就是出暖气了
之前一直用7kw慢充,广东冬天能耗最低能到10.3。最近小区装了快充桩,试充了一下,发现快充的电果然要虚很多,能耗到12.6。超过20%那么虚。
收到升级通知(车机通知),我没点。有没有已经升级的车友,具体升级了什么?
超级爱喝酸梅汤
音响改装过程中,还在等待W6的物流
比亚迪的品控呀,真是。 突然发现右边倒后镜在倒车时不会自动下翻了。有空再去弄吧。 再次吐槽比亚迪,有技术了也得把品控做好啊,不然永远做不强
老渔夫1688
转眼提车回来10天了,新车交付时的电量是63%,累积公里数是9公里。 出于新鲜感,开着车子四处溜达了一圈。吃过晚饭,找了一个价格便宜的充电站把车子电量充满,并记录了累积公里数是23公里。 接下来几天,很随意的开车新车四处溜达了五天,市区道路停停走走行驶了正好300公里,车载电脑显示剩余电量39%,花一个小时再次把车子电量充满,充电中断一次,两次合计充入正好50度电。 首次获得百公里电耗是50度电/300公里,百公里电耗16.67度。但是车载电脑显示我的百公里电耗是12.3度,继续观察。 接下来的五天行驶330公里路,再次充满电充入48度,计算百公里电耗48/330为14.55度。两次合计平均的百公里电耗是98/630为15.56度。但是车载电脑显示我的百公里电耗是12.8度电。 昨天去办理了高速公路ETC收费,配置了一只非全尺寸备胎。今天找一个跑高速公路的长途理由,三个人满载单程高速公路180公里,继续观察宋PLUS EV车子的续航能力。 感兴趣的车友们一起观察。
在公司停车场充电,尝试了好几个桩,都是充电一会就自动停止,需要重新链接,过一会又自动停止。 有没有车友需要同样问题的?准备周六去店里检测一下。
明天车子又被老婆拿去开了,我开她的冒险家,再详细体验一下。 记录一下油耗:上次充满100%时总里程是985公里,现在1353,行驶了368公里,剩余33%,显示剩余166公里,打个折,505公里问题不大。
广东晴天能到38℃甚至以上,经常把前挡风玻璃晒的很热(哪怕行驶中)。偏偏这个车的空调出风口设置在中控屏幕下面,无论你怎么调方向,都不能吹向驾驶员前方的挡风玻璃附近。 于是就是热量不断从挡风玻璃辐射到你额头,然后你调大空调一直对着你的手和身体吹。手和身子是凉了,头是热的。 绝对是bug bug
车型:顶配 价格:深圳没有一分钱优惠 买车历程:家里两台车,其中一台不是深圳牌,年初就有计划换掉。当时看的是宋plus dmi,也下定了,发布会后立马转定了,然而几个月过去了都没有车,于是准备退定。后面发现原来这个车型还有个ev版,也是刀片电池(只考虑刀片电池),而且提车很快,就没多想转了 使用一周,开了300公里左右,说说车子的优缺点吧。 1、外观不多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说说内饰,个人感觉从设计角度来说,还算ok,我也没有感觉部分车友提到的关于中控硌脚问题。最不满意的是新车内饰味道比较大,需要出动我的独立车载空气净化器才行。 2、驾驶操控感,开过的车不是很多,日本几个大牌子都开过了,老车是马自达的2.5L。这台宋plusev给我的感觉,单单从驾驶来说,没有什么问题,算挺好开的,动力非常足够用了。唯一不满意的就是方向盘太轻了,哪怕调整助力模式到运动还是轻,有虚位,如果可以再增加一个运动plus模式的话,感觉会更好。 3、关于能耗。这个车是我自己开,每天上下班,单程38公里,深圳的交通,基本就是堵,高峰期需要一个多小时,运气好的非高峰时间只需要30多分钟就能回到家。几天下来,能耗在11.5-12之间。我觉得满电应该可以开550以上。南方真的太适合电车了,尤其是深圳这种城市,没有冬天(相对北方来说),到处都是充电桩。 4、关于智能系统:说实话,一般般。app已经出现过不能更新车辆状态,不能定位。昨天充电完成后又神器的可以了。可能是app的问题。 5、关于比亚迪4s店:这个,不能说很差,但是应该是达不到好服务的标准的。相对其他服务行业,再对比林肯的4s店服务(给老婆买的林肯),差距真的好大。不过,不影响车子是好车。 目前还没有搞清楚很多功能,将会持续更新使用体验。各位有问题随时交流。
几个月了,还没车,放弃了,给各位让路。 换了宋普拉斯ev,灰色,顶配,现车,真香
Royqqchen
最近群里已经有很多车友晒出交车作业了,为我们焦急的等待心情带来一丝安慰。但是简单看就能发现,一次过交7-8台车的,都是2-3线的4S店。像广州深圳的,好像总共就没交几台车。难道北上广深的订车数量还不如二线城市?肯定不可能的嘛,这车除了确实性价比可以之外,受欢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上绿牌啊,摇号容易啊。 在这里我猜猜原因可能是这样的,之前已经看到有群友指出,比亚迪4S店进一台宋PLUS DMI 车型,必须搭配若干数量的燃油版车型绑定一起进货。但是,燃油版车型在限牌城市,是必须有燃油指标才能买的,而且燃油车竟品就很多啦,为什么一定要买BYD?这就造成燃油版宋,在限牌城市并不好卖。这里引出的结果就是,如果燃油版宋卖不出几台,4S店就没有更多的资金和场地进更多的DMI车型。所以,像广州,深圳这样的限牌城市交车反而比2-3线城市慢很多了。 企业是要盈利的,比亚迪制定的销售策略,诚然无可厚非。但是这么好的DMI车型,一线城市用户却更加难以买到,这样拖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它车企有更多的竞争车型出来,市场热度肯定会下降。这样在,在最热销的时候确卖不出几台车,最后损失的还是比亚迪自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