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正直葡萄Y49
#点评我的车24年十月提的车,25款宋plusDMI112续航! 一、用车情况摸底 开了6个月总共跑了1.2万公里多了,市区占70%(8400公里),高速占30%(3600公里)。加油主要在三大油,新车还是让吃点好油(最近油耗4.6L/100km),...查看全文
YJ涛哥
百分之97的电量195-24=171,实际跑了189公里,一个三吨重的大玩具,他的存电续航表现的非常棒了#坦克500hi4z到底有多强
刀锋刘和某牟李
不知不觉坦克700已经开了10000公里了,聊聊驾驶感受! #坦克700 #坦克700hi4t #坦克700驾驶感受#坦克700上市
要啥自行车嘛啊
真的想要50-100km 价格20以内,不需要200km 40度大电池!!!定价只可能太飘了! 先说说为啥等星越L插混。 毕竟都快2023年了,真不太想买油车 看过太多油车车主开个车 距离两位数时就想着开车的油钱 看着都头疼。所以排除油车,剩下油混、插混、纯电。suv 20w价位,自动排除纯电。所以就剩下混动了。 油混和插混的选择,油混 一个是没绿牌,一个问题时短程用车为主情况下,插混可以靠电。 但是也要看两个差价。但是油混的价格真的是有点飘,实际销量也是作用不大。可见定价真的有问题。 对于插混 其实想要的100km左右续航 这样心里预期合理价位应该在19.5w,落地20w。。。200km续航真的超的太多,吉利先报200km真不知道在想什么。 好多贴还有觉得价应该参考拿铁的,不知道是不是看不到那个扑街的销量,是想让星越L也一样跟着重蹈覆辙嘛?星越L全系主要对手是16W到20W区间车,不去和这些车比 比拿铁是真无语。而且现在销量也是类似十名 销量上不去下不来尴尬位置。而作为phev,最主要对手就是现在销量马上就是汽车销量第一个宋的110km旗舰。 星越L 如果处100km这种,比宋高两万应该是能吸引大量宋排队的用户的。 宋dmi rav4 crv 这些都可以是星越L phev潜在可以吃的份额,但关键是价格要有性价比。 看到好多贴里有支持出大电池定价打唐的???。。。 关键是现在紧凑级suv整个市场出了宋dmi这么个怪物,总不能说看不见房间里有大象。然后盯着说合资油车,而且这个大象也是插混也是紧凑级。。。更恐怖的是这个大象订单积压几个月,快涨到汽车月销量第一或者准确是产量第一了 月产量=销量。在这个时候还在说看那房子里角落的合资油车,真的就自欺欺人了。毕竟合资油车也在被这个大象挤压着。
乁琴酒Gin
🔧保养分享 先上爱车靓照 🗒情况介绍 3月最后一天提的车,智远豪华松林灰,落地36.5,当时想要加装宝华的,因为受芯片影响厂家对加装的订单都要等2个月交车,当时不想等就直接提的现车,现在想想是真的蛮遗憾的,如果当时等车,不仅有了原厂宝华...查看全文
LYWBY
1.有人拆了坦克500的发动机油泵,是没有机械调压结构的,存在一个电子控制机构,之前大多数为什么有机械调压结构的存在,因为油泵电机是以定转速定排量工作,任何时候的的喷油压力都是一样的,那么由于燃油喷射量公式:单位喷射量=喷油脉宽*(燃油油轨压力一喷油嘴前压力)*燃油系统的流量系数和喷油器空隙直径这些常数(燃油系统硬件不变,常数定死),也就是说不同的进气压力(油门开度下)喷油压力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调压结构把一部分油流回油箱,但是机械机构有延迟,所以才会造成压力过大的多喷油。而坦克500的油箱里面的油泵是电子芯片控制的喷油油泵,他根据 ECU 经过各路传感器的信号通过 PWM 脉宽调制方式直接控制电机转速,减少控制的延后性进而省油。 2.足够优秀的燃烧室设计,坦克500发动机的滚流比打到了3.8,我知道的目前乘用车汽油机最高滚流比是丰田的 Dynamic force 发动机的4.0,这真的是非常高的数据,滚流比是什么概念,气缸内可燃混合气的滚流同发动机的转速之比,这个数据决定着发动机缸内可燃混合气和混合充分程度,滚流比越高,将喷入气缸内的油滴打的就越散,也就是说,油滴的分布越均匀,同时粒子直径也就越小,和周围空气混合越均匀,这样的话,点燃一个油滴,的火焰会更容易找到其他油滴,就是说同等喷油量下火焰传播速度更快,速度功率混合气和经济混合气的喷油量就都会降低,进而减少发动机油 耗。 3.缸径/行程比,坦克500的缸径/行程比打到了1.22,同样是500mI的排量,缸径小了,行程就长了,由于扭矩= BMEP (平均有效压カ)*排量*行程(曲柄长度),相当于把更多的气体,压缩在一个直径非常小的圆柱,根据发动机原理燃烧学的一点知识:对于点燃式发动机(汽油机):火焰先由火花塞产生电弧(前燃期),电弧点燃周围的混合气形成火焰中心(滞燃期),火焰中心向周围扩散形成火焰锋面,火焰锋面继续扩散燃烧直到缸壁的边界,把缸径缩小,打到燃烧完成的边界就快,打到边界快,单位时间燃烧压力增大的速率就快(压力升高率),同等量的可燃混合气会产生更多的燃烧压力就会作用到活塞,同时曲柄长度长,这样既能增加低扭,又能降低燃油消 耗。但是过长的曲拐转动惯量也很大,转速变化慢,响应相对差,也侧面证明了坦克500的发动机是省油和低扭取向,无法装在运动型车上。 4.多点歧管喷射+缸内直喷,双喷射就是为了在不同的工况下,达到最好的汽油雾化程度,两者多重模式多重组合,效果天差地别,实际标定开发非常复杂,这里简单举几个大部分双喷射发动机的运行例子 1.发动机冷启动:当发动机处于冷态且冷却液温度较低时,每次发动机启动,就在压缩行程中通过高压喷射系统直喷缸内(如果歧管喷射,歧管有油膜堆积,且发动机温度低,蒸发量少,只能加浓喷油打到雾化效果,用直喷的高压力和压缩时的滚流混合起来效果更好) 2.暖机和催化转换器加热:此阶段,在进气和压缩行程中进行双重直喷,进气行程中进气歧管低压喷射,圧缩行程是高压喷射系统进行高压喷射。此时点火点有一定的延迟。(同等喷油量多了喷油油孔数量,降低油滴粒子直径) 3.发动机在部分负荷范围下运行:如果发动机温度较高,并且发动机在部分负荷范围中被驱动,则发动机切换到歧管喷射模式。(部分负荷,动力需求不大,低压喷射就可以满足喷油量,同时温度高,歧管中通过高温蒸发比直喷雾化效果好,且歧管油膜有冲刷效应,降低气门背部积碳) 4.发动机在全负荷下运行:基于高性能需求,系统切换到高压模式。在进气和压缩行程中进行双重直喷。进气行程中进气歧管低压喷射,圧缩行程是高压喷射系统进行高压喷射。(全负荷动力需求大,高低压同时工作喷油多) 5.关于曲轴,多缸机很大的技术难点其实就是在于曲轴,因为曲轴的曲拐夹角是 120度非平面曲轴,四缸机是180度平面曲轴,因此6缸非平面曲轴加工需要先将每个曲拐同方向锻造成型,随后扭曲成 120度夹角,扭曲过程有大量晶粒破坏,因此对加工参数和后续热处理的工艺要求极高 个人才疏学浅水平有限,如有不足和错误之处请大家交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