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CX-50提车作业喜提爱车马自达CX-50·极夜黑·2.0领行版 一、个人情况介绍 我刚提的爱车CX-50·极夜黑·2.0领行版,11月末定的车12月中旬回来的目前还没有上牌,临牌行驶中。在丹东本地购买提的车。目前驾驶了不到400公里。主要用于市内通勤用。 二、购车预算 当时购车预算就是20以内,选择CX-50除颜值正好卡在我的审美上以外,再就是价格也能接受。 三、选车过程 购车前其实并没有换车的打算,因为有一天本地举行车展就与爱人无聊前去逛逛,先是看了一下新能源展区的各个品牌的车辆,本人针对新能源并无感觉单纯就是逛逛。在燃油区域看的时候,不是车型不喜欢就是价格太昂贵。当走到马自达展区的时候就被CX-50的外形吸引住了,又看了一下价格还可以接受就在站台跟销售简单的了解了一下。回家以后就开始做攻略了解车企。又针对同等价格别的合资车企车辆进行对比试驾。最后还是马自达车企也好CX-50的车型配置以及价格最后盲订的这辆车。 马自达CX-50·极夜黑·2.0领行版。指导价16.78万。裸车价14.2万。保险4600元。人寿保险。1.2万多点。贷款8万两年免息无手续费。大客户补贴3000元。置换补贴6000元。贷款补贴2000元。最后上道价格是15.8万左右。4S店送了脚垫与后背箱垫,车玻璃膜,座垫套,行车记录仪,8桶机油。 五、购车攻略及建议 多走多看,网上真实车主口碑,以及车企的背书。 六、用车初体验 1、外观感受方面 外观可以说在我的审美上,后排空间最让我满意,因为都说马自达的后排空间小。但是CX-50的后排空间真是够用。外观目前没有槽点。 2、配置感受方面 我选的是领行版,当时也考虑了安行版价格能多出1万块,也是稍稍的纠结了一下,安行版多出的配置跟爱人商量了一下又结合我们的用车要求不是很在意这些配置,最后还是定了领行版,因为现在还没有上牌行驶证还没下来,车机媒体目前还没连上暂时用不了。 3、内饰感受方面 内饰也挺满意我爱人不是很喜欢大屏幕的车机CX-50的车机屏幕大小正好够用,因为上一辆车是丰田在看丰田汽车内饰的时候我爱人总是有一种似曾相识感觉所以第一个就把丰田品牌的汽车去除了。 4、空间感受方面 在看CX-50同时也针对展厅里的CX-5的空间大小做了一下对比,又对日后的用车需求最后定的CX-50。 5、动力加速方面 因为新车才几百公里,在加上最近的暴雪天气路面积雪严重目前还没有大油脚驾驶。 6、操控感受方面 由于没有高速行驶方面的数据我就先说一下市内通勤这几天驾驶后的感受,因为上一辆车是一个1.6自然吸气的轿车,动力超控方面还算可以。所以担心CX-50,2.0排量的SUV超控与动力会差一些,在这些天的驾驶过程中我觉得完全够用了,不论是方形盘的灵敏度,指向性,转弯半径都很满意。减震偏硬非铺装路面会有些颠簸,但是市内非铺装路面毕竟不多。毕竟以前是开的是轿车,轿车与SUV的舒适性不能对比,这个在购车前已经有了心理预期。冷车启动的时候由于压缩比的原因发动机噪音较大但是时间维持的不是很长。变速箱的换挡还上很平顺没有顿挫感但是上4档的时候转数会偏高一点,不知道是不是正常稍后继续观察。 7、油耗感受方面 可能因为新车第一箱油,再加上我以前开的是CVT变速箱刚换6AT变速箱驾驶不熟悉,以及东北天气寒冷热车时间较长目前15个油耗。后续应该不至于这样继续观察。 好了,写了这么多, 以上就是本人为大家分享的提车日记,欢迎大家评评论留言!最后,感谢圈主指导和推荐!
#马自达CX-50提车作业一、个人情况介绍 2013款老英朗gt开了10年,开的不多,总行接近9万公里,在江苏的一个不大的地级市,家到单位单程就5公里,所以车对于我就是个交通工具,但老英朗毛病实在太多年年修,今年修的次数太多不胜其烦,决定换车。 二、购车预算 ...查看全文
刺客037:个人感觉这个问题可能有很多车友关注,所以本文说的感受比较细,也可能说比较啰嗦,先抱歉了 提车55天,跑了近六千公里,提车以来一直加95#,今天心血来潮,总觉得每个探险者的推荐者都不忘说一句“这辆车只需要加92#”,如此大的吹点,自己不用似乎有点不平衡于是乎跑到表显续航50公里时,92#加到跳枪。 测试路段:本人驻外工作,常年习惯自驾回家,这条四百公里的高速我每年至少十五个来回,路况非常熟悉,现在单程时差不大于10分钟,驾驶习惯比较固定。 自己这台大探提车当天就跑了这段路,今天是第九次上路,此前的数据比较稳定,可作为参考。 正文:加满92后在市区用运动模式开了20公里,感觉和95#运动模式没啥变化,恢复标准模式直接上高速,高速上感受还是和平时有些区别的。1,发动机噪音增大,特别是发力时,涡轮声音比平时明显增加(可能是行车电脑还没有调整好92汽油的点火时间,也许多用一阵子会好转吧)。2,中后程加速,尤其是后程加速能力减弱。130迈再提速明显感觉脚软,以往那种搭脚就过的自信少了三分。3,140时速发动机有轻微抖动,以往开到200都没出现过(再快我也没开过)。4,全程下来,在基本保持习惯速度下,百公里油耗增加0.5左右(后附图1是92#汽油的本次油耗,图2是提车加95#第一次跑这段高速的油耗,图3是我的大黑)。 感受:发动机噪音增加可能是行车电脑调整问题,而且只在发力时比较明显,日常行驶影响不大;这台车是我开过的中大型里中后程加速非常优秀的,仅次于Q7和飞行家(我也没开过啥好车),轻松碾压一众日系大排量,所以中后程加速能力的减弱是我不能接受的;之前高速跑过200时速,极稳,但今天出现了抖动,不知道是不是也与点火时间有关,可能一直加92会好转,不确定;油耗应该可以更低,毕竟我全程110时速巡航曾经跑出过7.3的成绩,即使92号,也不会差太多。 总结:个人感觉长期市区的话,92足够用,我才不会听专家们的积碳论,汽车没那么娇气,特别是美系日系尤其皮实,而且也别说什么探险者车主不在乎油耗的屁话,谁钱是风刮来的?无谓的浪费能免则免。但是像我这样的使用需求,高速长途偏多,还是加95好。首先,中后程加速能力确实不一样,驾驶感受会提升;其次,噪音降低无抖动,舒适性会提升;最后论证一下经济性,按我这次计算,95续航会比92多个五七八十公里,这样按我们这里的油价差,实际一箱95也就比92贵二十五块左右,我年轮三万公里,应该比大多数车主跑的多,算下来一年也不过多花一千二到一千五的油费,想想我每年在车上的时间可能会超过600小时,每小时多花2块钱就能提高驾驶感受,我是愿意为这个买单的。 啰嗦了这么多,都是自己的真实客观感受,谈不上加哪种更好,看自己的使用需求而已,仅供各位探长参考。最后说说我眼中的大探,自己从45动感的A6换成现在的钛金,真心觉得太适合自己了。虽然大探操控同级非常出色,但毕竟块头摆在这,起步也不算快,加上有点傻的变速箱,市区拥堵路段其实还是挺笨的;跑去越野,估计昆仑都跑不过那些纯硬派,何况我的小钛金😂;但是高速长途跋涉,或者国道省道的小烂路,大探真的舒服。动力充沛,操控精准,稳的过分了,单冲底盘和前置后驱,我都觉得值这个价。经常高速的我,开大探的时候,真的觉得很踏实,底气十足,也许“城际SUV”才是探险者真正的角色。 以上全部,希望能给各位探友一点参考,愿稳健的大探保护各位探长路路平安 “请探险者圈主推荐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