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落魄山下独居客头像落魄山下独居客头像

    落魄山下独居客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6粉丝8关注272获赞关注
    关于M7侧窗出风口的问题图1关于M7侧窗出风口的问题图1
    关于M7侧窗出风口的问题图2关于M7侧窗出风口的问题图2
    用户2482301958581图1用户2482301958581图1
    我的遥遥领先啥时候到呀图1我的遥遥领先啥时候到呀图1
    棒糖哥图1棒糖哥图1
    棒糖哥图2棒糖哥图2
    元气麻酱,来看这里~图1元气麻酱,来看这里~图1
    元气麻酱,来看这里~图2元气麻酱,来看这里~图2
    元气麻酱,来看这里~图3元气麻酱,来看这里~图3
    元气麻酱,来看这里~图4元气麻酱,来看这里~图4
    元气麻酱,来看这里~图5元气麻酱,来看这里~图5
    元气麻酱,来看这里~图6元气麻酱,来看这里~图6
    元气麻酱,来看这里~图7元气麻酱,来看这里~图7
    博学多才的暖阳HnH图1博学多才的暖阳HnH图1
    博学多才的暖阳HnH图2博学多才的暖阳HnH图2
    奥迪A4L发动机故障行驶中熄火油门失效图1奥迪A4L发动机故障行驶中熄火油门失效图1
    奥迪A4L发动机故障行驶中熄火油门失效图2奥迪A4L发动机故障行驶中熄火油门失效图2
    AITO问界OTA升级后的体验——流畅图1AITO问界OTA升级后的体验——流畅图1
    AITO问界OTA升级后的体验——流畅图2AITO问界OTA升级后的体验——流畅图2
    AITO问界OTA升级后的体验——流畅图3AITO问界OTA升级后的体验——流畅图3

    人生哲学离不开华子不说选车和购车过程,一句话机缘+信任选择了问界M5,而且是首发性能版+配置拉满。作为重庆土住人,对重庆的汽车品牌、品质还是了解的,从小康到赛力斯+华为联合设计开发,这个品牌+品质是值得肯定和信任的。 购车一年多时间,小五伴我家近4万公里,我是特别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用车体验,以下是个人看法,还是很希望为选车中的您提供些参考吧! 1、 座舱是亮点,遥遥领先 鸿蒙座舱的功能大家都晓得,不再赘述。智慧座舱+远控+超级桌面这几大亮点功能已经所向披靡了。我的用车体验就从上车开始谈吧:大热天的,远控打开空调,慢慢走到停车位,上车瞬间就凉爽了,不过要吐槽一下,座椅远控不能打开通风。上车四步骤,小艺免唤醒呼叫直接下达指令:打开空调,打开座椅通风,导航回家,播放音乐一系列语音指令,小艺娓娓道来,操作完毕,我不慌不忙的出发,开启行程,有尊贵车主的“虚荣感”。当然,自动抬头显示、自动泊车这些功能都是非常好的。另外,还有就是座舱的超级桌面功能简直太爽了,车机连接手机使用app功能,开会、微信视频、bi站等等,我经常用bi站+ACC功能来打发堵车时间,简直不到太爽,什么焦躁心情都没有啦!!! 2、电动智慧车,科技与舒适、安全共存 我平时上下班通勤70+km,里程算适中吧,所以一年多时间就干了近4万公里了。 电车提速就是快:自开电车以来,偶尔放纵享受零百加速4s级的刺激,感受一骑绝尘的快感,记得第一次上高速稍不留神就170km/h,动力还在输出,限速120,庆幸没有被抓配。 ACC自适应巡航功能,控制我的路怒症:我们都晓得,在路上开车路况是千奇百怪,险情都在一瞬间发生,所以自动辅助驾驶的技术是势在必行的。日常通勤ACC自适应巡航功能是常开的,车道保持与车速控制,这两点对我来讲非常友好,为我避免了好几次的险情(路况大家都懂),可以杜绝大多数险情,减少路怒症,让驾驶员心态平和的驾驶,平平安安出行。 另外,升级109版本后,常用常新的OTA体验再次升级,尤其是ADS2.0过坑、减速带车身更稳定了。 初级自动辅助驾驶都这么爽,那么问界智驾会是什么样的体会呢?那天一定要去试驾亲自感受对比一下,作为草根用户再给大家分享、对比一下吧。 3、家人喜欢的车,就是好车 家人喜欢的不仅仅是外观内饰的低调奢华,还有娱乐功能,驾驶我说了算,娱乐功能嘛,我家小公举说了算。时常一家人在小5里一展歌喉、欣赏一下电影(或汽车电影更爽哦,影院级影响效果+舒适的观音环境,我敢说50万的燃油车是没有这种体验的),为此,我们还参加了AITO平台举办的“AI唱就唱”活动,小公举还获得了个二等奖(网易音乐会员),意外之喜。 4、用车成本 用车费用主要有:保险、油费、电费。行驶4万公里,大概花费16000块吧。 1)保险:买了2次了,新车6000左右,第二年自己买4700左右,实际上跟同价位的燃油车差不多吧! 2)油费:具体没细算,但4万公里中只有5000+公里烧油,就算0.6元/km吧,一年多用了3000块吧,大部分还是自己强制性烧油维护发动机吧,假期长途也使用一下。 3)电费:日常用车电费占大头,平均每月差不多要跑2000km,日常家充0.52元/kWh,每月250+元左右的电费(看图,1、2月疫情封控)。6月中旬申请了波谷电0.36元/kWh,电费一下就下来了。一个月跑2000km,充电470度,算下来每公里不到1毛钱。可油可电的优势怎样?我是觉得挺美的。

    智驾问界m5后驱版体验一月有感图1智驾问界m5后驱版体验一月有感图1

    #用车心得问界M5的小问题还是比较多,发个帖子说一下,希望不要被平台和谐了,也希望华为粉和车商的号不要喷,都是为了问界好。问界M5也有很多优点,不然我也不会买了,我这个帖子就不说优点,紧紧说说我遇到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我买的是智驾四驱增程版,从7月上旬到现在提车3周,遇到下面一些问题。 1、NFC钥匙感应时间太长,要大几秒,非常不方便,有时候还要10秒以上。强烈建议改进感应时间。NFC在哪里都是秒刷,这个车要这么长时间,简直是丢脸。 2、多次出现人脸不识别,然后被判断为访客,座椅和后视镜调为访客模式,然后再次登录识别人脸,再次调整座椅和后视镜,浪费时间较多。如果不使用人脸识别,就需要强制使用手机刷二维码登录,简直是嫌司机没事干,浪费时间。有时候这个车从用NFC开门,到能开走,需要花个几分钟设置。华为的工程师的脑回路真的只能去做IT产品,这种华而不实的设计说明开发人员就不体验开车。强烈建议取消访客模式,人脸不识别就保持原状态。车是私人物品,不需要访客模式。强烈建议取消扫码登录,学习特斯拉的设计,点击用户名就可以切换用户模式,如果车内其他重要应用需要账号登录,比如APP内支付,在需要的地方添加扫二维码登录,不要在每天都要用几次的地方搞个扫码登录。 3、遇到过2次没有4G信号,需要按SOS键重启4G模块后再重启车机才能有信号。 4、遇到过2次麦克风失效,叫不醒小艺,车载蓝牙打电话对方听不到声音,需要重启车机。 5、华为Mate30 手机,链接车载蓝牙播放手机的音乐,声音不流畅,有卡顿和爆破音。我开了比较多的车,第一次发现车载蓝牙会有声音卡顿的。 6、仪表屏出现过一次ADS显示异常,等10分钟左右后消失。 7、出现过多次倒车时摄像头画面卡住或出不来。 以上就是我碰到的华为鸿蒙智能座舱的问题,作为已经上市2年的产品,还有这些基本设计和稳定性的问题,实属不应该,应该早就迭代升级解决了。遥遥领先不能只说说。 除了车机的问题外,个人对于这个车体验最不满意的就是NVH。 1、除了胎噪和风噪比较大外,电机的啸叫声也是我比较不满意的地方,我的特斯拉基本听不到电机的声音。这是电机的硬伤,估计靠OTA是解决不了的。 2、纯电模式下,如果把温度设置的较低,空调压缩机的震动会传递到驾驶舱,最重要的问题是低频共振比较厉害,有轰头的感觉,所以我现在只能把空调温度设置在25度以上,让空调运转速度降下来,避免共振。 3、增程器启动后,在高转速下噪音比较大,主要是有共振轰头的感觉。在低转速下还好,而且停车增程器就停,开动增程器就工作,这种逻辑比较好,让噪音被行车时的其他噪音遮盖。 噪音本身不可怕,主要是共振轰头比较难受。我的特斯拉的空调在高速运转时也有噪音和震动传到驾驶舱,但是没有共振轰头,感受会比较好。噪声的大小也不可怕,主要是噪声的频率成分要合理,目前M5的噪音成分比较难听,这也是主观感受噪音大,仪器测试噪音分贝低的原因。NVH确实是靠时间和经验堆出来,不是简单能靠堆料做好,希望厂家后面多考虑。 目前我的版本是SP07版本,油门跟随不是很好,虽说我的M5是四驱版本,但油门踩下去的动力还没有我的特斯拉单电机的好,感觉动力不足,非常影响驾驶体验,希望能在下一版软件上有所改进。 辅助驾驶就不说了,遥遥领先还没等到升级。目前是城市道路的LCC都没有,我习惯开车有车道线就启动LCC,然后就可以间歇性看看微信消息。NCA没有就算了,LCC都没有就有点过分了。 总体来说,我觉得销量差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口碑是靠车友传递的,媒体的宣传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如果朋友买车,我会推荐M5吗?还需要进一步体验才知道。

    用户8270123532697视频1用户8270123532697视频1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