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ID.4 CROZZ车主·车龄3年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dycspy
开了半年多,1万公里,确实比油车好开多了,再开油车各种不习惯,5.1把家里占号的油车也卖了,新能源的好真是谁用谁知道。B档模式下踩不了几脚刹车,就是感觉减速不是很线性,高速时减速一般,60以下减速很快,有点刹车的感觉,需要稍稍适应。吐槽下app吧,说实在的这段时间更新不少,比以前各种卡死不显示好多了,但功能确实太简单,这个不能只跟自己比,多向新势力看齐。另外优驾计划的积分规则似乎也更改了,也没个具体规则,只是说综合研判,我看是结合每天的总耗电量和平均功耗,再加上车卖的多了高手纷纷加入,像我这样每天开的多高速多的混个保底积分也很难,希望随着用户数量的扩大加大活动力度吧。
狡猾的风水先生
看车时间其实不长,两个月兜兜转转看了好多车,预算从几万看起,最后经不住家里劝说 来,还是一步到位上到20万。本来心目中理想的配置是20万的油车搭配几万的电车,后面不折腾了,直接全押宝去年年底上了新能源,结果今年油价涨了,新能源也涨价啦,内心有点小确幸。 当初看了特斯拉,埃安Y,宋plus ev,领跑C11,大众id4 ,各有各的特点,一开始觉得id4真的很中庸,啥啥不是,开起来没激情,就四平八稳的感觉,后来渐渐感觉,还是id4满足我的要求:空间够用,加速平稳,油车过度没有不适,稳重扎实,续航精准,转向感觉没有特斯拉那么直接,调教更偏向日常舒适性驾驶,方向比较轻,特斯拉的不能说很重,也确实比一般车重,有点像自己的3系。底盘也比特斯拉软,也是偏家用调教,海南国道有一些绕山路,尤其中线地区,说实话开特斯拉感觉比3系还有意思。我觉得ID4整体更适合日常代步的女性驾驶,特斯拉估计女生开着有点累。 2,动能回收比特斯拉做得舒服很多,D档跟油车几乎没啥区别,松油后可以滑行很远。B档在松油后的刹车感觉比特斯拉线性很多,也比较容易控制速度。特斯拉松油后有明显的拖拽感,这是我觉得最不喜欢的,为了消除这种感觉,右脚有时候需要很敏感的控制油门开合,可能开了十几年油车,适应特斯拉的单踏板真的有点难,我自己觉得并不像论坛上很多人说的那么容易适应,还好租车公司的model3还能调整动能回收的力度。 3,空间方面碾压同价位的model3,这个没啥说的,ID4纯家用,新能源的后排果然还是suv有优势,自我感觉腿部支撑不错,坐起来也没有小板凳的感觉。 4.喇叭声音low,单音喇叭声音太差了,犹豫了很久,想到要拆保险杠,就放弃更换的想法了。 5.四平八稳,家人坐车里感受很好,不晕车,我想是跟加速慢,动能回收没那么强有关系吧(跟特斯拉形成鲜明对比)。 6.续航真的很扎实,现在这个季节,不开空调,冬天室外10度,在市区100%电能跑600公里左右,高速能耗很高,120km/h速度的话,应该是6折左右 7.已经出了三血,处理下来,一个是屁股不软,二个是漆皮感觉至少比a4硬一些
这个胖子有点浪
官方还是听的到用户的声音的。就不知道啥时候能更新app。
凯米拉吉林
江苏,目前8000多,21款70科技,纯个人感受
YC8193
想在院子里按个充电桩,大家知道有什么步骤吗?
我就扶树
昨天在郑州预订的,蓝色轻享版,大概等多少天能提车?有郑州朋友提过的吗?订单上显示处理中,什么时候开始生产啊?
懂车帝原创
最近,大家针对“自动驾驶”导致事故的讨论增多。自动驾驶辅助功能是否真的如宣传那样神奇?极限状态下,这些功能是否还能保障你的生命安全?...查看全文
深刻的鱼
去医院看病,进地下停车场,有个减速带,速度有一点快,但还是高估了T03的底盘高度,很不幸的托底了。好在但4S检查,只是把保护漆碰掉了,没有伤到电池。想着近期去途虎做一个底盘装甲,在淘宝的过程中,看到一些保温材料,想着能不能给电池涂上好过冬。但转念一想,这样会不会影响散热。拿出用户手册看了下,磷酸铁锂和三元都有液冷,都要加冷却液。三元的冷却液多一些,大概7升,感觉可能是因为三元工作过程中温度比磷酸铁锂高。再结合这次托底的情况看,电池这个位置确实涂了一层保护涂料,而且比一般的底盘装甲涂抹的要厚,感觉像是橡胶一样的质感。目测,这一层涂料的作用应该是防锈防冲击的,比如预防一些路上飞起来的小石子。如果电池包的散热不是依靠底盘通过的气流散热,那么完全可以想办法喷涂一些东西到电池包上,即隔绝外边的环境,还有助于保温,这样对冬天的续航大有好处。有人会说厂家要知道,早这样干了。厂家面前永远都是均衡摆在最前面,性能和成本的均衡。而咱们车主可以适当的往性能方面倾斜,花点小钱,在不破坏原有结构的基础上,改善一下,何乐而不为。说实话,零跑的底子是不错的,只不过有时候过度让度于成本,又赶上今年电池成本涨价,换谁也没办法。
功夫牛待提中
太能跑了。300公里我自己能跑240就行了
喻coco:奔奔Estar国民版市区续航测试5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