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七万说车
#说车聊车 #汽车知识分享计划 #买车那点事儿 #抖音汽车 #带你懂车 燃油车会不会被淘汰
终极小腾
快乐987快乐
超了10个预算,本以为能和m7一样,会有惊喜,最后只能失望….
用户9669315239936
问界官方App发布的应该不会有假吧,38.8万起还有其他车什么事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时髦可乐dV
10号过去了,没有任何惊喜,闲来无事从一个汽车小白的逻辑认知角度谈谈大家比较关心的盲订价格,先上我自己的结论:离开配置讨论价格,最终都会走向引战(关于配置决定售价的观点已在我之前的帖子有阐述)。 拿S7为例,正式公布价格前,资料显示最初报价区间为35-40(M9为50-60),实际报价时为25-35,主要区别在于增加了一个无智驾的丐版25,拉低了报价区间,单从有智驾车型来看,实际报价区间为29-35,与最最初35-40差了5、6W,主要差在哪,差在限时权益,官方给出首购5.5W权益,加上这个权益实际上和最初报价区间的35-40是一致的。那我们再来看看M9,如果说权益定在5W左右(不包括智驾包),那么很大概率可能售价会在45-55W,M9大概率是不会出无智驾版,所以正式发布时45-55W区间,是符合基本逻辑的。 所以大家在讨论价格时,除了要考虑以配置为基本原则的价格体系,还要考虑首购限时权益,离开这两点,真的没有说服力。 再啰嗦一下配置决定售价这个观点,M9除了全系标配四驱和空悬外(途灵底盘),官方没有额外的标配信息发布(三电技术、电吸门、冰箱啥的就不算了),那就拿此版本作为基础售价参考,举例为41.98,智慧大灯2W、Ar-Hud1W、光场屏/投影1W、副驾和二排右0重力1W、越野模块1W、独立音区(30喇叭音响)1.5W、6座均权舒享调节1.5W、电动门1W、电动脚踏0.5W、22轮毂1W、内外饰颜色1.5W,预估接近13W的配置,如果将其中一部分列入标配,那么起售价就在41.98基础上加上去,比如大概率会标配的智慧大灯2W、Ar-Hud1W,44.98起步,然后送你5W权益(内外饰颜色1.5W、光场屏\投影1W、6座均权舒享调节1.5W、副驾和二排右0重力1W),自己可加价选配剩余的8W配置。 不知道说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吗?很多人一直强调这个车预售价就是50-60,正式发布时不可能低于50,低于50就不买,低于40就调档,其实核心点在于配置和权益,如果说什么都没有的41.98你说这车真低廉,那么把配置给你加到55你就觉得有面子?摆在你面前有两根金条,你能说哪一根是高尚的、哪一根是龌蹉的? 小结:离开配置和权益的讨论价格,都是在别有用心的带节奏。 配置拉满55,不拉42,其中作梗的就是配置标准和权益,拿S7来说,内外饰1.5W选配,0重力1W选配,舒享调节1.5W选配,4W的权益理应是标配的,结果美其名曰说是限时赠送,硬把S7的售价从35-40拉到29-35,个人认为出于两点考虑:一是拉低售价提高竞争力、让买主乐呵的花35的钱买到40的配置(典型的阳谋,拿捏国人小心思),也是为了堵住很多喷子说这车不值这个价,两全其美。二是为了照顾尽量少背刺首购车主,比如一年后取消4W赠送权益,车总价下调4W,里外里大家花同样的钱,一样的配置,后买的车主也乐呵(总价降了)、先买的车主也乐呵(白P了4W赠送权益),再给后买车主送点跟车毫无相关的什么积分、电子产品(首购车主不在乎、后买车主心里乐呵),大家你好我好,其乐融融。M9大概率同理。 总结:M9拉低售价、增加权益,并不妨碍这个车就是50-60的产品,大家不要被表面报价所迷惑,还是要看具体公布售价时给的配置和相应权益,虽然我也很讨厌这种拉低售价、把该有的配置当权益免费送的做法,但这个做法确实可以照顾到很大的车主范围、吸引客户、占领市场。 实际报价低于预售价是惯用做法,不要大惊小怪,也不要觉得价格定低了就是丢面子,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这个面子该转转向了。让我们静静等待26号,少些骂战吧。 PS:一分钱一分货,1000W以内最豪华的SUV指的是安全,可别拿50-60W的车的内饰去跟什么GLS相比或者说要更胜一筹,不切实际,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放宽心态。
哈库拉玛云
看看到时候有多少装逼的退订单
#干货分享 #汽车知识分享 #说车聊车 #带你懂车 #抖音汽车 插混跟和增程应该怎么选
HD说车
#问界m9 #华为 #2023广州国际车展
奇幻露珠Eu5
我上周天去试驾m7智驾,问了两句m9有不可靠消息称增程款有60度版本。有没有大佬分析一波有可能嘛,续航大概多少
古月三金彡
关于M9的定价,说下个人看法,欢迎讨论,不喜勿喷! 从华为的发展战略出发,华为明确说过不造车(短期内5年,未来不可知),而是帮车企造车,造好车,那么华为想要什么呢? 华为的目标应该是想成为超越博世的智能汽车配件商和方案提供商,不去涉及工厂部分重资产,来实现利润及品牌最大化,现在还是处于推广华为智驾的一个阶段,起步阶段! 从这个角度来看智驾新M7在9月12号发布迎来订单大爆发,64天就大定90000台,最大原因还是降价,把门槛降低,让智驾的热度一下就起来了,所以从智驾普及角度来看,问界M9最应该采用的策略是平价走量,抢BBA的客户,让智驾M9进入商务以及家庭兼顾的用户群体。最终加强大家的认知,智驾=华为,智驾只有华为能做的才是最好的潜意识! 从合作方赛里斯工厂来来看,三个工厂规划100W年产能,第三工厂就有70W的产能,说是生产M9的,这么大的产能全部拿来生产M9是不可能的,得什么价格一年能卖70W辆,后续肯定会生产其他比如说目前产能紧张的M7或者传闻中的M8(M8目前遥遥无期,明年都一定上的了),从这方面看,M9还是需要走量,工厂投资这么大,却不来走量,光靠一个M7顶得住吗?不管是从实质的物质生产,还是软件层面黏贴复制,只有量大分摊成本才能快速回血, 从竞品的角度出发,很多人说L9拿什么和M9比,不是一个层次的,但是我想说的是,M9上市后,大批的车评人肯定会把这两个车子放在一起对比的,有对比就会下意识的把他们两个拉到一起,而且从目前几篇小作文来看(不知真假),M9的一些配置是不及预期的,智慧大灯被限制,光场屏可视角度问题,幕布投影白天效果差,这两个实用效果不怎么高,车内没有220V等,M9剩下的就是遥遥领先的智驾,鸿蒙座舱,底盘也不错(没有试驾实际怎么样不知道)发布会还有没有惊喜的黑科技暂且不论,如果价格和L9相差过大的话,消费者会用脚投票的,不在乎价格的人还是少数人。 从目新能源之间卷的不行和迭代速度现在是个爆发期,第一批车主被背刺的概率是很大的,M9是没有经过市场和消费者考验过的,这点L9是有优势的,如果花了几十万的车能开几年不落伍还好说,今年买的车,说不定明后年就改款有更好的技术就落伍了, 综上所述,我的判断就是M9会拿来走量,如果需要竖立品牌和标杆,个人觉得找红旗合作开发个百万级以上的才够意思。走量的话价格就不会太高,目前的传言是增程和纯电各有两个版本,标配和顶配,那么增程的标配落地很大概率是在45以下的,纯电的在50以上! 预计售价的50到60万是四月份公布的,到现在变化很大,期间所说的车顶光伏没有了。后轮转向没有了,空悬变单腔等,价格是会变化的
用户8667336234227
你喜欢什么车就去买呗,还要过来评论一下问界m9不好,你有评论那功夫多买几台你喜欢的车不好吗?就算是问界m9车不好,那你就让我们这帮人买呗,花钱买不好的产品不是更好吗?你还过来善意提醒我们车不好吗?反正我觉得友商的车就让友商的脑残粉买就是了,买的越多越好。坑的又不是我。
星月形象穿搭
有没有预定M9的,来交流交流,一起分析一下值不值得入手
JYJJYJJYJJYJ
估计低配得46起了,然后给一堆选装权益。
只有十三万块钱
有车有钱是大多数人的梦想,我想请问一下,懂车帝这么多有钱人,你们的第一桶金是怎么来的?
众泰逆向研发部
问界M9即将上市,有的小伙伴觉得不好看,也有小伙伴觉得年轻时尚;M9整体圆润,造型显年轻,不过,作为中大型SUV还是稳重一点比较好,本人稍微改了一下车头和侧面造型,对汽车造型有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探讨一下外形设计。 先看看原版M9前脸造型 ...查看全文
家有懂车妹
电动车门有多危险?这期实测绝对超乎你的想象...查看全文
堂吉诃德的长矛
迪迪最喜欢拿销量说事,是,销量确实牛皮。拿钱投的票准没问题。 但是细看销量分布,给迪迪量立下汉马功劳的是dmi系列、海鸥、海豚、元,15万以上纯电EV,除了汉之外,没一个能打的,更不要说20万以上了。走点量的秦EV、宋EV,同价位连AION都打不过。 明白咋回事了吧,选择比亚迪的就冲着低价、性价比高、没有里程焦虑、省油不省心来的dmi来的,群众对迪迪纯电根本就不放心,除非便宜。超过20万纯电,绝大对数人压根不考虑迪迪。群众可不傻。 刀骗电池、ev受限、品控、生锈、智驾,除了会造词什么云辇,没啥优势了吧,整天还飘得不行。150kw的祖传三电么?就算外观,个人感觉也没竞品好看。 迪迪继续努力啊,不降价个几万,卖给谁啊
风云小兵
提问42左右的预算,大家说有没有机会呀?
壹百事可乐
还有需要优化的 1,车头抬高2厘米 2,淡化俯冲式设计(前后底盘离地高度一样,从图片上看,现在M9前后底盘是前低后高,没气势) 3,胎宽305mm以上 4,提供7座版本 5,多幅轮毂
zwm图图qwerty:问界m9改装项目,欢迎大家讨论并:加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