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架构」算是星越L的卖点吗?小ba认为,大可不必因为CMA架构去选择一台车…… 包括大众的MQB/MQB EVO/MLB平台、哈弗的柠檬平台、宝马的CLAR平台、UKL平台等等。 平台化,只能证明厂商在新研发汽车的时候,可以大幅度降低研发成本;在生产汽车的时候,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星越L在CMA下,在商家的无限暗示下,消费者总以为买了一台“小沃尔沃”,但实际是这样的吗? 即使使用了一样的平台,不同的价位/定位,不同的工艺、质量、材质、配置、调教,可能更影响一台车的表现,大家大可不必因为XX车用了XX平台,脑海里出现这台车会是什么样的「刻板印象」; 如果你出现了这种刻板印象,只能说明厂家的营销到位,给这个平台赋予了华丽外表; 一提到CMA架构,难道就代表安全? 丰田的TNGA架构主打的“操控”、宝马CLAR平台主打的轻量化,到不同的车上表现也是完全不同的。 CMA架构主打安全,难道星越L就一定能保证全优的碰撞成绩? 我看未必 所以不要被“平台理论”蒙蔽了双眼,更多的还是要看这台车性价比如何、实际测试如何~ 哪怕你是因为这个“一米长屏”而买了星越L,也总强过你因为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全靠脑补“的「架构」,而选择一台车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