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爱分享的汽车研发工程师,电动化智能化坚定支持者
刘宏山083
再聊阿维塔12 之前广州车展已经聊过,感兴趣可以翻看之前的微博,我当时对比体验几乎所有纯电动轿车,依然把心中的奖状颁给12,班级里的“优秀生”必须表扬一下,当时就说值得所有做纯电轿车的新势力学习。 至今已经上市4个月了,交付量突破1w,大定破4w,也充分说明用户已经接受了这台30万+豪华中大型纯电轿跑,成绩属实亮眼。 但来到现在这个时间点,市场竞争更加残酷,尤其纯电轿车这个品类,老玩家#极氪001#迭代更新,手机界超级流量王#小米su7#也来了。为了打赢这场硬仗,阿维塔12也焕新上市,时隔几个月再聊12.。 新12作为5米级别的纯电轿车,直接来点狠的,26.58万起步。标配3激光雷达,华为全国都能开的智驾,全量推送,只要有导航的地方就能开启NCA,这个可以说就是中国智驾的第一梯队,哪怕这次价格调整,阿维塔12依然标配全套ADS 2.0的硬件,一点都没有缩水。 造型的美学价值,我一直认为是汽车工业艺术品的第一驱动力,当时小米su7刚发布官图时,我就写过一篇《米子vs塔子》,再次贴出来不再多说。这次12新增了晖金车色,看官图确实不错,建议大家去店里看看实车如何。 其次,截止目前,我心中静态体验NO.1的车型依然是12,包括造型美感营造,乘坐舒适体验,整车品质质感,功能配置上,即使对比手机界的网红su7。这点大家可以对比便知。 我主要强调一点,目前纯电轿车后排有“三座大山”导致后排体验一坨屎,分别是:坐垫短,臀点高,靠背陡。这点12都不存在,甚至为了乘坐体验,后排脚位置下凹设计,乘坐舒适体验很棒。至于su7,如果大家看小米卢总演示后排空间的视频,看膝盖窝的状态便知一二。 今年的纯电轿车真的特别多,我甚至认为都已经远超供给侧的需求了,但如何才能用户关注到你,选择你?这是目前所有车企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答案只有一个:给用户一眼难忘的设计,最强的技术实力,最好的体验,这就是现状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确定是汽车媒体人?不是汽车广告人? 无聊坐在星巴克看了B站几个车评,真的是随便刷刷的那种。那车评视频搞得跟拍MV,跟拍电影,跟拍电视剧似的;就是不像评车。 BGM放着,车辆静态和动态运镜放着,妹子浓妆艳抹的站在车前,聊着有的没的。用户真的需要看这些东西吗?真的需要吗?真的需要嘛? 车子是用来开的,不是让你车评人拿来拍电视剧,电影,MV的。哪怕通过一期视频,让用户了解一些不会用的功能,知道了一些新的汽车知识,打破了一些误区。我都认为是好的车评,但现在来看很多真的是汽车广告人,真的不能叫车评人。 不过也习惯了,汽车广告人靠什么活,大家都懂得。 ps:哇哈哈纯净水好久没有喝了,买了一瓶还是原来的味道,支持一下。也了解一个道理: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句话不一定全对。
#你对坦克700 HT价格满意吗在广州车展坦克700就发布了预售价格70万,当时我看很多网友评论“坦克是不是疯了?敢买这个价格”。当时我就发了条微博说,70万的价格一点都不贵,还有不少人骂,害。现在正式上市,限量版还是70万,普通版来到40万+,现在我依然认为价格比较良心...查看全文
#你对坦克700 HT价格满意吗原来的四个圈,上汽的那个,一个月没来已经换成坦克,换手真快。 我一直认为这个品牌口号挺好“铁汉柔情”,很符合品牌的调性。另外700还么有到店,可以再期待期待。
你可以叫雪地胎,实际上更准确的名字-冬季胎,因为总是叫雪胎,容易产生一种误导“下雪天才需要换这种轮胎”,直接叫它winter tire就行了。 冬季尤其气温低于零下7度,即使再便宜的冬季胎的抓地力性能也要好于昂贵的普通轮胎。况且现在国产轮胎品牌发展的特别好,普通家用车1000块就能买到四条冬季胎,在京东或者途虎购买还能包安装,连工时费都省了。 千万别小看这四条winter tire,在冬天制动刹不住车,加速疯狂打滑时,你就可以应对自如,甚至某些危险的情况可以保命。
试驾体验极氪007,我比较关注的车型,写点体验笔记,供参考。 先说说造型设计,比较有争议的点是这个前脸的光幕,有的说丑的要死,有的觉着很吸睛。我觉着挺好看的,属于先锋的设计那种,至少在辨识度上比贯穿式灯带高多了,贯穿式灯带满大街,早就看烦了,分不清谁是谁了。优秀的设计,刚出来的时候总是存在争议,在不断的讨论中发现它的美,这是我的观点。 另一个好玩的造型设计,以前几乎所有车,尾门外板都是曲面设计,007特立独行,加上类似水波浪的纹理设计,会不会掀起“尾门外板纹理”设计的风潮? 抛弃领克多年打造的具有辨识度的,青蛙眼设计,说的好听点是对之前设计的颠覆,说的不好听就是否定前设计语言,这点我不太认同。但可以理解,品牌之间的重新定位,彻底脱掉领克的“外衣”,希望极氪品牌在新的设计语言上坚持下去,形成新的辨识度和品牌调性,摇摆不定那就不好了。 动态体验上,如果你之前开油车,初次切换到电车,会给你不错的感受;如果你本身是电车用户,特别是特斯拉,感受就会相对正常,没有太多惊喜。 加速踏板线性细腻程度会稍微差些,试驾感受前段偏肉,动力反应较慢,中后段动力输出相更猛更跟脚,单踏板模式同样问题,不跟脚,不如毛豆3舒服可控,期待后续OTA优化升级;值得表扬的是,急刹车点头控制不错,挺好的,比之前试驾的领克08EM-P还要好。 转向手感偏重,有三个模式舒适,标准和运动,即使放在标准模式还是手感偏重,这点没有好坏差别,仅仅是偏运动风格的转向手感,类似毛豆3的感觉;整个转向反馈力度也挺好的,典型的U型力度控制,总体来说偏重的运动转向手感。其次,静谧感相对一般,环境音传入车内明显,推测跟前后排都没有使用双层隔音玻璃相关。 功能体验上,有优点也有吐槽,先说吐槽,整体车内材质感都挺高级的,但唯独后排三角窗和车门处一大块硬塑料,确实跟整车内饰材质,影响体验;还有后备箱上方,没有任何饰板,直接裸露钣金,虽然不太容易看到,只要看到一次就有一种简陋感。优点是后排座椅可以调节,能更舒适的乘坐,其次空调出风口可以通过双击来关闭出风,算是优势的体验。 总体来说,007尺寸主流,比例和谐,动态运动中带着舒适,再结合20多万的起售价,注定成为极氪品牌最主流,受众最广泛的车型。虽然纯电轿车竞争激烈,但依然看好007的销量表现,毕竟脱离价位谈体验,都是扯淡。 以上083的体验结果,欢迎关注欢迎讨论,我们下次见。
用户对隐藏式门把手抱怨不断,车企却坚持大量应用,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看到淘宝售后配件,出现大量贴纸,教用户如何使用隐藏式门扳手,挺可笑的;还有冬天结冰冻住的,用热水浇的,也是大开眼界。冻住这个问题,随着传感器加入和加热装置的扩大应用,解决方案就有了 关于隐藏式门把手,我是不讨厌,也不喜欢,保持中立态度。毕竟这玩意,配合电动,伸手自己主动弹出来,还是挺有仪式感的。 你啥看法?欢迎讨论,下次见。
最近汽车圈挺流行“护城河”这个词,来展示某品牌的技术实力,用户体验等,我借着长城这次“Hi4冰雪英雄会”来聊聊,长城的护城河是什么? 传统燃油时代咱就不多说了,挺多的,比如3.0TV6自研发动机配9AT动力总成,这都不能说是护城河,可以说是整个自主品牌的独门绝活,绝无仅有。那到了新能源时代呢? 我个人特别推崇长城的Hi4技术路线,可以说对行业电混四驱普及,有巨大推动意义。主要区别于其他品牌电混四驱“堆电机”的操作,Hi4巧妙的将双电机串并联分别布置在前后轴上,也就是P2+P4的机构。 整个动力系统可以发挥双电机和发动机的动力和能耗性能,成为行业非常精简的电混四驱结构,实现四驱性能和两驱油耗。更关键少了一个电机成本更低,目前没有任何一个串并联插混可以做到种状态。 搭载的车型,如哈佛新能源枭龙MAX和猛龙,仅需15万起售即可做到全系标配四驱结构,这个哪怕对比市场上的竞品,同样价位也就能买个两驱,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产品力提升点。 Hi4可以说就是长城在新能源插混领域的护城河,直接把四驱插混带入到15-20万主流价位区间,对推动行业四驱普及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Longer than Longer 自从22年新能源杀入MPV领域,呈现出“长就是好,好就是长”的趋势,堪称离谱。 5.2米级极氪009,腾势D9…… 5.3米级小鹏X9,岚图梦想家,理想Mega 5.4米级魏派高山行政版,目前全球MPV长度之巅? 像奥德赛这种4.8米级别灵活家用的MPV,趋势是逐步被新能源中大型SUV蚕食,新能源MPV只能向更加bigger领域生长。
70万贵吗?真不贵 坦克700Hi4-T边境限量版,自从广州车展预售价70万公布后,一堆人说“CC飘了,作死敢买这价格”。 说实话,作为汽车从业者可能感受更深些,这个预售价真不贵。就冲这个动力总成3.0T V6,配合9HAT纵轴混动专用变速箱。大胆推测,此刻是这套动力总成最后荣光时刻了,也是自主品牌自研燃油动力总成的最后荣光时刻了,所以从这个角度限量版70万真的不贵。 当然这仅仅是边境限量版的预售价,真正极限越野爱好者更关注的肯定还是非限量的普通版,更具有改装潜力,售价肯定也会降低,推测应该比牧马人4xe相同价位区间。 边境限量版本身就是彰显技术实力和秀肌肉的纯在,同时在新能源大趋势下,带着一丝丝的“燃油荣光”的悲伤。
谁能撼动BBA传统豪华品牌的地位?你的答案是什么,我之前的答案是雷车,但我现在不这么想了。